•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农业产业化【案例背景:科技资源分散是制约农业产业化一大,“瓶颈”】

    时间:2020-03-31 07:37: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机构缺沟通,技术缺交流,项目缺合作,人、财、物缺整合;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品种和新技术难以推广到位;农业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存在多头、重复、分散的问题。如何将农业科技资源整合起来,实现高效运作?山西、四川、湖北等省采取有力措施,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了坚实科技支撑      1. 我国科技发展与产业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农业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科技发展与产业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约为51%,而欧美国家在7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达80%以上。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大约200万,世界排名第一;研发总经费5802.1亿元,世界排名第三。但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排序,从2007年的第28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31位,再降到2009年的第32位。为什么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投入,不能产生与之对应的科技实力?有文章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科技资源配置交叉化。从2010年国务院各部委财政科技预算看,目前中央各部门掌握科技经费预算的单位有20多个部门和机构。科技资源分布在多个部门,造成科技投入项目重复与支持不足同在;资金投入不足与浪费惊人同在。   二是科技资源管理分割化。目前,我国已建立了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实验室,13项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4个,13个大型科学仪器中心,14个国家分析测试中心。上述科学仪器设备,由于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的研究机构,不能有效合作,大多利用率不到25%。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比我国平均高出5~6倍。   三是科技资源运转封闭化。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评价脱节,许多科研课题从立项、招标到完成、验收,就在科研人员与政府机构间往返进行,导致成果研发与成果应用分离,产学研活动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专利转化率为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之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2. 整合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等问题,特别是科研和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问题”被认为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最重要的创新点。很多科研人员认为,目前科研管理上的最大弊病就是选题立项与成果评价都是在专家内部循环,即专家写项目指南、专家自己组建队伍、专家申报、专家评审、专家验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则彻底打破了这种怪圈,要求体系科研人员必须通过调查,根据用户需求来确定研究方向,而用户主要包括6个方面――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推广部门、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科研体制多年积累的弊端,为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2007年12月21日,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该体系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资源,针对每个大宗农产品设立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同时,为了承接专家的科研成果,在主产区建立若干个国家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进行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带动产业提升。当年,10个农产品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政策思路悄然运行。此举标志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分散等“瓶颈”问题有望得到解决。2008年底,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