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征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0-03-28 07:4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等新的境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素,综合提出旨在改进和增强实效性的措施,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优化受教育者接受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力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具体来说,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深入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形势下对大学生培养的时代要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就包括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出现一些混乱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变化快,具有多种经济成分,文化也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大学生们也面临着一个选择和评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迷茫、困惑、不解,出现了政治意识相对弱化、理想信仰出现动摇、知行脱节、是非观念淡薄、诚信滑坡、价值体系混乱、缺乏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必要的社会正义感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学生承担了部分教育经费,大学毕业生面向社会,自主择业,使在校生、特别是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和大专生,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正确的成才理念。
      2、理想信念的缺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信仰造成的冲击以及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阐述滞后性的相互影响,造成社会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发展,较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存有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
      3、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础,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加大,一些人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难以承受过重的心理负荷,有的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导致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失和,校园环境气氛紧张。
      4、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不少学生认为政治书上所讲的与现实世界根本是两回事,教师是纯粹的说教者。在人际交往中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如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原则常被一些学生忽视。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考试舞弊、旷课、逃学等现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发生。在尊重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其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术上,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道德上的缺失,对于他人的劳动成果肆意进行剽窃等等。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多种因素的协调配合,它的产生是一种综合效应。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1针对经济全球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与熏陶。我们现在依然迫切需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能战胜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当然,我们现在所主张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和国家应该尊重个人利益,尽最大努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1.2针对信息网络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运用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1.3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首先,要加强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绿化程度、文体设施、各项活动场所等一切物化形态。”其次,要精心培育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学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校园价值体系的精华。第三,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建设,它主要包括师生道德行为规范、校园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以及社团活动制度等方面。第四,要加强行为文化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
      2、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具体的执行者,起着主导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与素质能不能与时代同步。
      2.1营造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环境
      必须提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既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宏观的调节,政策的导向和有力的支持性干预,有利于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2.2建立与时俱进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必须改变沿袭多年的人事管理体制。在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引入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特点,具有开放、动态、竞争、激励特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事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确保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出能进,最大限度地用活人才,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事业环境。
      2.3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修制度和师资培训体系
      要以中青年及骨干教师作为培训的重点,充分认识到重点可以带动一般,稳定一般和提高一般的关系。中青年及骨干教师培训可采取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职学习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国内外访问学者、研讨班、学术讲座、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
      3、优化受教育者接受机制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借鉴相关接受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
      首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就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接受活动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接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要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感。情感因素既是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化为思想信念的催化剂,又是其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推进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情景中的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以达至提高他们思想觉悟和品德水平的目的。
      第三,组织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理解,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我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促进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基于此,我们要在观念上加以重视,在内容上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提出了对于改进高校思政教材的指导性意见,组织实施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同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4门新教材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已经出版,并于2006年秋季在全国530万大学新生中使用。这些工作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5、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根本的落脚点在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5.1拓展理论教育法的教学手段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感,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却过分重视教学内容,忽略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充斥着浓厚的“灌输”色彩的倾向,因此,要提高实效性就必须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巩固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5.2丰富实践教育的实践方式
      实践教育法是一种让青年大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正确认识、深刻体验和正确行为习惯的方法。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了忽视社会实践的教育,以致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3完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是新世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加以创新与拓展。由年级为主的形式向班级、社团为主的形式转变,由单一的党组织教育向行政参与的多种形式发展。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