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谁是大赢家?】大赢家

    时间:2020-03-03 07:36: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入世十年,不仅催生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更让一批“入世”后的汽车企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成为全球汽车业的标杆。    在入世十周年的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做了这样的概括:入世是中国“向世界开启了一扇门”、“是中国拥抱整个世界”。在入世之前和之初,我国汽车界最大的担心,是我国汽车能否经得住巨大的冲击,会否遭灭顶之灾。“与狼共舞”的十年,我国汽车业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和发展,汽车业的变化和成绩,有力地诠释了总理关于入世十年的概括。
       在业内专家看来,“入世”后最大的变化是中国汽车市场真正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同时形成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使中国融入了汽车产业全球分工体系。
       不可否认的是借助汽车业“黄金十年”的春风,十年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合作范围变广,层次变深,已经完全地融入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分工体系之中。中国汽车市场急速膨胀,让合资品牌充分享受这个盛宴,对跨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中国合资企业的成功与否,关乎其在全球的成败。
      
       人物索引
       蒋�近十年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跨国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入世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显示了中国巨大的潜力,也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涌入中国,蒋�的工作就十分有意义。他们不仅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传播研究成果,帮助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建议,还为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这位美女博士,现任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副所长,在研究跨国公司的不同领域中,让她感慨最深的就是汽车产业。
       入世十年,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年产销量由200多万辆提高到1800万多辆,由世界第七位做到世界第一大市场,这就足以让中国人“骄傲”一把。
       而这一切是她不曾想到的。就在入世前,她从师国内公司法和竞争法着名专家刘瑞复教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经济法方向,她记得当时刘教授正在为中国入世前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
       那时,主管部门最担心的国内产业就是汽车,并据此制定了“外资车企在华最多有两个合资名额、合资股比不能超越50∶50”这两条政策红线。
       随着汽车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先后进入到中国,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由于对外资进入的政策放宽,引进合资的主体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由市场需求主导,这一重要变化吸引了更多跨国公司的进入,引进产品加快了升级速度。
       “中国加入WTO后对于汽车业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革命性的。”蒋�对《汽车观察》说。
       是跨国公司?是合资公司?还是本土企业?非也!蒋�看来,中外企业的世纪大战中它们都获利不菲,但最大的通吃赢家还是中国的汽车消费者。
      
       20多年前,要买辆车对蒋�来说那是“极为奢侈的玩物”,那时的中国还只有一家合资企业,十七、八万元的价格对于正在上学的她来说都好似天文数字,“普通老百姓想都没想过那东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2001年的入世,在“狼来了”的哀怨中,她和很多人一样对跨国公司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而当她真正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法律咨询等领域的跨国公司中从事实务工作,担任亚行、世行、欧盟等国际咨询项目的法律专家和机构专家时,她认识到,跨国公司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提供就业的机会和提高GDP的指数,还有它们所做出的无法用具体数字体现但不容忽视的贡献,如技术创新经验的移植、国际商业机会的分享、人才的发掘与培养等等。
       更为直观的感受是,车价开始下降了,几万元的汽车步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更多跨国汽车公司进入到中国,她更看到了像奇瑞、吉利这样自主品牌的出现。价格战将曾经的“奢侈玩物”变成了生活的消费品,而开放让普通消费者面临更多、更好的选择空间。
       在今天,如果要问谁是最大的赢家?蒋�说,中外企业的世纪大战中,不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它们都获利不菲,但最大的通吃赢家还是中国的汽车消费者。
      
       合资“大合唱”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入世辉煌的十年,也是合资品牌的黄金十年,注定将在历史留下印迹。十年间,合资品牌的由“小”变“大”,是中国汽车产业质变的关键。
       这些年的研究,蒋�记忆较清楚的是,入世十年,中国签约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达到200多家,有近1/4是整车企业。而在入世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都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多数跨国公司只是小规模、试探性地与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合作。入世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出现了超高速的增长,在传统世界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中国成为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的必争之地,谁能在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汽车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谁就能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时间锁定在2002年4月29日,这是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家合资汽车成立的日子。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携手,成立了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十年时间,北京现代今年的预期年销量是73万辆,而明年他们的目标将是80万辆。
       “或许两方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不仅能取得‘双赢’,而且这结果竟然是如此的辉煌。”蒋�感慨,因为当年的合作,双方都是在选择余地很小的情况下达成的。
       当年,现代汽车在决心进入中国市场时,首当其冲想上轿车项目。而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要想在我国生产轿车,只有通过与能拿到轿车生产目录的国内厂商合资的方式来实现,基础较好的几大汽车厂商已被其他先到的国际汽车巨头所瓜分,留给现代汽车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当时处于前途茫然中的北汽集团,也正希望借入世之机能够生产梦寐以求的轿车,以扭转其经营尴尬的局面。可是跟雷诺、三菱等为数不少的国外汽车公司洽谈过合作意向后,都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北汽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现代汽车找上了门,提出无条件合作,双方一拍即合,在短短的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走到了一起。
       之后,在北京的蒋�不断听到北京现代扩产的消息,从成立之初的5万辆产能扩大到年产30万辆的规模,在2008年达到了60万辆,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工厂,完工后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通过这个合资项目,现代汽车挣得盆满钵满。不仅实现了其在中国生产轿车的愿望,而且后来者居上,迅速进入中国汽车制造的第一梯队。除了整车制造以外,现代汽车还通过销售、服务以及零配件的供应等环节挣得了丰厚的利润,为其实现全球五强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也说不清,到底北汽集团是现代汽车在中国遇到的“贵人”,还是现代汽车成就了今天的北汽,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都通过他们的合资公司――北京现代,改变了各自在中国市场的命运。
       除了现代之外,本田、丰田、宝马、福特、日产这些日后叱咤中国车坛的乘用车巨头们全部涌入中国,中国合资汽车企业的发展迈入了全新阶段,开始了黄金十年。
       尽管当年很多人预想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被“吃掉”,而如今却展翅高飞,在蒋�看来这似乎是人们意外之中被“做大”,甚至是理想之中被“做强”一样。在WTO的规则下,中国企业的信誉提高了、投资环境改善了、市场化机制加强了、抑制经济内在发展的阻力减少了……她担忧的是,接下来,欧美发达国家进一步承认中国的市场地位不会像欢迎中国“入世”那么简单。
      
       市场是否换来了技术?
      
       在蒋�出席并参与的不少有关跨国公司的论坛,在她的印象中,2005年,在广州花都的一个汽车论坛上,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直言,在发展汽车自主品牌上不要花过多精力,只要做好汽车合资就能发展好汽车产业。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对此则强烈反对,认为“自主品牌是知识产权的代表,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场有名的“龙何之争”引发了业内持续多时的争论,而最终还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时隔5年,再来看看这个问题。明年,第34届“FISITA世界汽车工程年会” 将在中国举办,年会两年举办一届,每届500篇~600篇优秀论文,截止目前,没有一篇来自中国,这与中国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不相配。没有国际优秀论文可以成为判断市场没有换来技术的依据吗?
       在蒋�看来,市场并非没有换来技术,只是没有换来国际前沿技术。技术分为前沿技术和基础应用技术,基础应用技术大体可以分为制造工艺、设计试验和维修保养三种技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大国,每年都有几十款新车上市。“入世”十年来,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它们的技术进步在突飞猛进,市场所换来的是基础应用技术。
       同时,她也并不认为前沿技术能够简单地用市场来换。“市场换技术的本身就是一种误读,资本和技术天性就是追逐市场的。汽车合资是整合全球资源缩短国内外汽车技术差距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这是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效仿中国走汽车合资之路的理由之一。”
       “在与狼共舞中,我国汽车产业没有被吃掉,从一头羊已悄然转身为一条黄皮肤蓝眼睛的中西合璧的狼。”蒋�很形象地作比,不可否认的是借助汽车业“黄金十年”的春风,十年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合作范围变广,层次变深,已经完全地融入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分工体系之中。中国汽车市场急速膨胀,让合资品牌充分享受这个盛宴,对跨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同时对其本国的汽车产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相比此前,她现在很喜欢思考未来。在她看来,入世对中国汽车业的冲击不是在过渡期,而是在过渡期结束以后。展望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还是面临诸多挑战。而在WTO成长起来的中国合资企业未来发展,更关系到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是让合资企业成为制造工厂仅参与基础研发,还是让合资企业参与全球前沿技术开发;是让合资企业发展壮大,还是让合资企业自生自灭;是让合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窝里斗”,还是让合资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兼并重组,产品销往全球;是总部在国外遥控国内合资企业,还是从销售中心、到研发中心、直至总部都迁往中国……所有这些都值得深思。它们的发生是由市场和政治说了算,历史潮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蒋�说她并不能畅想出未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会是怎样的蓝图,但对于未来,她很期待!

    推荐访问:谁是 大赢家 谁是大赢家? 谁是大赢家歌曲 谁是大赢家游戏规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