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五要点\六反思”,铸就名师的桥梁|名师送教训前反思

    时间:2020-02-29 07:30: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五要点、六反思”,是铸就名师的桥梁。“五要点”是:微笑、平等、示范、倾听、教学相长;“六反思”是: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反思教材、反思学生、反思自己。
      关键词:要点 反思 名师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做着成为名师的梦想。而真正的名师,他所驾驭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
      在认真拜读了许多名师的文章、聆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后,加上自己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领悟到,要成为名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所谓的高素质教师,就是要有高尚的教师修养和优秀的专业水平。而要达到高素质,我们必须坚持“五要点”“六反思”。换言之,“五要点、六反思”,是铸就名师的桥梁。
       “五要点”,是提高教师修养的需要。
      1、微笑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师进入课堂,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并发自内心的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我们点点滴滴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亲近,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平等
      从人格上说,人与人是平等的。从情感上说,平等有利于相互交流与探讨。我们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愿意与我们沟通。我们的理念才能与学生碰撞,我们的“教”,学生才能愉悦的“学”。
      3、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努力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运用榜样力量教育学生。从一言一行到工作态度,从教案撰写到课堂板书,从日常行为到生活细节。一丝一毫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能与你融为一体了,教与学自然就和谐了。
      4、倾听
      倾听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法。倾听能够让对方倾诉自己的心声,发泄不良情绪,从而心情舒畅。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被老师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励。从而达到更加和谐的效果。
      5、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丝疑问,沉思积累,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点。殊不知“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相长,是教与学关系的最高境界。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所以,“六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保证。
      1、课前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三维目标的形成,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些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所以,我们课前要反思,如何在备课中体现这一理念,并且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接受。
      2、课上反思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所以,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掌握的效果、流露的情绪,随时反思,调整我们的进度与技巧,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3、课后反思
      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与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每堂课下来,一有所得,就要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做到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的收获。自己的专业素质就会在反思中逐渐提高,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反思教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更不是简单的权威文本,只是是一种参考资料。所以,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教材,成为开拓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新力的引子。
      5、反思学生
      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教师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创新的细微之处捕捉、整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课堂更精彩的同时让学生更自信。即使在课堂上因疏忽没有即使捕捉到学生的细微表现,通过课后及时总结,反思记录,也可以提炼出得失体会,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
      6、反思自己
      成功的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教师必须进行自我反思,在课堂内外是否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否让每个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是否让每个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当然,我们还要不断反思自己所做过的反思,不断的进行微调,然后整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使之更加成熟。
      总之,铭记“五要点、六反思”,不仅是提高我们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化素质的需要,还是和谐“教与学”关系的保证,更是铸就名师的桥梁。
      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亮奎,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09(11):3-6.
      3、邹远航,教师应引导学生“敢问”和“会问”,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8):29 .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