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视频【构建中学化学生本化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2 03:1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学校教育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化学教学“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终身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只重视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体意识没有形成。因此,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形成、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以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并在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此作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本文试图结合笔者参与该课题部分研究的实践和思考,对构建中学化学生本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理论依据
      生本教育这一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最初起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研究。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郭思乐教授认为过去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体系,也就是一切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为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育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二、中学化学“生本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
      1.总体思路。中学化学“生本化” 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2.模式涵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中学化学“生本化”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通过教师组织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教学核心环节,以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的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按生本教育理念进行优化、重组,以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过程。
      3.模式特征。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体,是主动又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去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而教师则是创设宽松、和谐气氛的组织者,适时点拨的帮助者和指导者,不同见解的鼓励者和支持者。②过程性。“生本化” 课堂教学不是以最后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为目标,而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积极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除结论外更丰富的知识和方法,锻炼各种研究和创造的能力,并获得情感体验。③探究性。“生本化” 课堂教学把课堂“还原”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把学生带入探索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发现,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④合作性。学生通过结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学习问题,这种合作不是形式上的合作,也不是一种训练方式,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⑤开放性。课堂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共同任务驱使下,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方法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是开放的,贴近生活,追逐科学前沿;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允许学生质疑知识、质疑教师。
      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本教育这一理念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彻底性、总括性、核心性、可操作性,它反映了教育的本体本质和生命本质,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教育的根本规律,它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它在实践中已经呈现的效果,有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新思路、新资源和新方法。当然,由于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的时间还不算很长,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和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从师本教育到生本教育,有许多新的问题要处理,而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激动人心的挑战。”笔者认为实施“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关键是:
      第一,课堂教学设计应“为教师设计”向“为学生设计”转变。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原有的师本教育体系,是一切都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它只考虑教师好教,而不管学生好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教法研究,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设计。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向“为学生设计”转变。
      第二,由“教师多教”向“学生多做”转变。生本教育的改革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即教少学多。学生所学的比教师所教要多得多。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并不是教师完成的。因此,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学生自己,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全面依靠学生,能让他们做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才能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构建 课堂 中学化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