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新闻评论节目开头语【把握新闻评论中的语用倾向】

    时间:2019-05-06 03:21: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语言运用,当然需要正确地使用语法。因为正确地使用语法,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方便读者正确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准确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也取决于作品具体的语境——它包括作品内部的语境,即“上下文”;以及作品外部的语境,即作者与读者所共同拥有的与作品相关的事实、知识背景。它还取决于在长期的语言使用(写作)和理解之中,作者与读者共有的某种“默契”。这是新闻评论写作在语言使用方面更为微妙之处,需要仔细观察、揣摩。其中的规律性,也需要实证研究。
      2012年4月间,为保卫我国渔民和宣示我国对南海黄岩岛的主权,我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紧张对峙。人民日报海外版有一篇评论《解决南海问题不能只靠一手》涉及对形势发展的判断。其中第二段的语句关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黄岩岛海域出现中菲舰船对峙的局面,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但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既标志着持续不断的紧张在升级,也可能意味着推动紧张缓解会出现转机。事实上,有很多边界冲突和纠纷都是在碰撞与摩擦之后,才开始逐步缓解并获得解决的。①
      这很短的一段只有三句话,其间的关系却耐人寻味。其中第一句话表达态度;第二句话涉及判断;第三句话则为第二句话提供依据。显然,第二句话表达的是观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于:第二句话是以“并列”的句式(“既……也……”)表达了对局势发展的完全不同的可能性的判断。而紧跟着第二句话的第三句话,作为事实性陈述,则只为第二句话中提到的第二种可能(“转机”)提供依据。
      这是为什么呢?它暗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倾向和认识倾向呢?它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当天的评论课堂上,一位女生谈到她的理解。她认为:
      从评论的标题来看,这篇文章是着重于谈解决南海问题的“另一手”的。前面一手可能是对峙;而“另一手”,应该就是第二句话谈到的后面一种可能性——即谋求缓解紧张局势,寻求转机的可能的措施。所以,在这一段的第三句话就侧重只提供与“另一手”相关的材料。
      而一位男同学则直接把第二句话的含义概括为:在两国关系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往往有转机的出现。
      尽管在课堂上,我只给同学们展示了这一段。但从全文看,他们的理解是准确的。也就是说,作者在第二段虽然用并列句式似乎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判断,但作者的倾向,或者说全文的线索,还是被这两位同学准确地预测到了。这是成功的传播,而这种默契正是评论写作应该把握到的层面。它反映了运用材料的微妙之处。
      那位男生后来在笔者的博客上谈了他对那一句话的感受:
      关键就在于“既”和“又”的句式似乎在一些情境,比如下文有对其中一方的支持时,有顺序轻重的微妙差别。我觉得,“又”重于“既”。这两种可能性的叙述只是一种侧重其一的论述,但是又不能舍弃另一个的原因了。我之所以觉得“转机”是作者的论点,而不只是陈述可能性的体会,就是因为觉得作者罗列两面,重在其后,而前一种可能性更多的是要树立文章全面考虑的思维形象。
      显然,他是在谈到自己的一种阅读经验,即他的“语感”。那么,这种“语感”是否可靠,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在几天之后,环球时报的社评《从朝鲜到巴基斯坦,沟通的困局》中,出现了一段与上文使用情况几乎相同的表达:
      对新发展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外界一方面要尽力劝阻、反对,另一方面也要探究它们形成这种不顾一切愿望的原因。只有消除它们的战略不安与劝阻同时进行,才有可能形成持久的效果,缓解地区紧张。
      显然,与《解决南海问题不能只靠一手》的那一段一样,在这一段中,对于语法上并列的两种选择,作者在紧跟着的一句中只为后一种选择提供了根据。通读全文,这篇文章的论点果然是强调后一种选择的。那位同学的“语感”似乎得到了验证。
      然而,从具体的、个别现象中感受到的语言倾向,毕竟难以得出普遍性的结论。那么,怎么办呢?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没有其他讨巧的办法,只有通过较大样本的量化研究。因为从个别到一般,本质上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样本越大,可靠性越大。
      以胡适研究古文中“吾”“我”——两个在今天看来完全是同义词——的差别为例:章太炎因为看到《庄子》中有《庄子》“今者吾丧我”一句,由此得出结论:“吾”“我”两词为“同训互举”。但胡适却对这个结论表示怀疑,“因检《论语》中用吾我两字之句凡百余条,旁及他书,得数百条,参伍比较,乃知古人用此两字分别甚严。而太炎先生所谓同训互举者,非也。”②
      显然,胡适从数百个包含着“吾”“我”两词的古文案例得出的结论,自然比章太炎从一句话中得出的结论更靠得住。
      其实,这种从大量的使用实例中发现语言含义的方法,与语言本身的一种规律暗合,它被当代语言学者概括为“语用频率效应”。它指的是:因词语及句式在语用中出现次数的多寡而对语言的意义、结构等产生不同影响。”③比如,学者从大量语言现象中发现的“中性词的语义偏向”,以方位词“里”、“外”在实际使用中的不对称现象等,都反映了“语用频率效应”产生的意义倾向。比如说某人“有水平”,“水平”本是中性的,但大量的实际使用中,“水平”在这类话语中就偏向于“高”而不是“低”。
      依我的理解,语用频率效应的语言学根据是:语言的实际意义,以及在通常含义之外的实际倾向,正是大量使用中形成并确定下来的。因此,通过较大样本的观测,可以为语言使用的规律做出实证性概括。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它既是量化的研究,也是文本分析的研究——因为它必须回到具体的语篇、语境之中理解一种词语使用的效果。
      所以,有学者认为:“通过语用频率效应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中的很多问题是不能靠苦思冥想、坐而论道去解决的,必须靠调查分析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谁更多地掌握了事实,谁就更多地掌握了真理,因而也就更多地享有发言权。”④
      语言的这个规律,对于新闻评论的写作和研究非常重要。因为新闻评论作为传播观点的文本,本身就是有一个倾向的。这种倾向自然会体现在语言的使用、选择方面。新闻评论也是有一条议论线索的,这个线索也会体现在语言的使用和选择方面。怎样利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被广泛接受的倾向性表达作者的倾向,展示自己的议论线索,实际有效的传播,是评论写作者应有的写作意识和技巧。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应当是评论教学中评论阅读训练和作品分析训练的一个着眼点。
      这个案例和这个认识过程也使我感到:在新闻评论的写作、教学和对新闻评论的研究之间,有一线“实用”的联系。那就是:从“语感”到实证;从个别到普遍;从现象到规律。这个过程就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从个人的“缄默知识”到可以用来普遍交流、传播的知识。新闻评论的写作、教学和研究,在整体上面临着这样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也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写作、教学和研究有效地联结起来。
      再比如,针对“但是”这个转折连词所暗示的倾向,有同学在阅读分析中谈到:“但是”之后才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而“但是”之前则往往表达的是作者反映的观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但是”这个转折连词就成了在评论作品中辨识作者观点的标志语了。这样一个经验,当然对于我们的评论教学是有用的。然而,关于“但是”的这种语言经验,真是一种表达的规律吗?或者,它只是陈述矛盾现象和矛盾观点时一种中性的语言标记?
      我觉得,我们对它的规律可能还缺少把握。这需要阅读较多的文本,进行较多的观察和比较。这些都是评论写作和教学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它们对于理解评论内部的动态联系,理解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暗示与默契有着一定的意义。成功的写作、有效的传播,可能与这种默契直接相关。
      注释:
      ①载2012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②《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8页。
      ③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④同上书,第4页。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推荐访问:倾向 把握 评论 新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