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吴良镛:为中国建筑业求索一生|一生求索

    时间:2019-05-05 03:18: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2年2月14日,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这位如今看起来身体已有些虚弱的老人,却曾经用他身躯里蕴藏的那种巨大能量,为中国的建筑业求索一生。
      作为梁思成事业的继承者,现年90岁的吴良镛倾其一生探索中国建筑业的现代化之路。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8岁时获美国罗马奖金竞赛荣誉奖;66岁时,他主持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的改造规划,4年后获“世界人居奖”;77岁时起草的《北京宪章》,被公认为21世纪建筑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86岁时,他病倒在南京红楼梦博物馆的建筑工地上;2010年,康复后的他又重新投入工作,因人居环境科学的成就而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我庄严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我为什么要选择学建筑呢?这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70多年前的那次日军大轰炸,让吴良镛记忆犹新。1940年7月的一天,他刚在重庆合川二中参加完中学统考,日本轰炸机就来了。吴良镛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赶紧躲到防空洞里,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瓦砾碎片、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来,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时,发现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的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了。”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促使吴良镛在内心早早地树立了“谋万人居”的伟大理想。
      几天后,他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志向,挥手告别合川,走进了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深造。
      战争摧毁了城市,却没有摧毁吴良镛求学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微缩胶片上看到一些西方建筑杂志,其中提到战后恢复、战后重建。“就是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战争迟早是要过去的,才知道有重建这个概念。”吴良镛说。
      从此,他毅然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转为研究城市建设。“我们那时候的学术研究,都是与科学救国、技术报国联系起来的。”吴良镛说。
      上大学期间,吴良镛在油印的校刊《建筑》上发表了题为《释“阙”》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因欣赏其才华,故而让他到身边协助工作。1948年夏,经梁思成先生推荐,吴良镛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探究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给吴良镛寄去一封信。信中“百废待兴”四个字,让吴良镛立刻做出了回国的抉择。
      1950年底,和那个时代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一样,吴良镛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几经周折,从美国绕道回国。
      回国后,吴良镛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1959年,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84年退休后,他筹建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95年他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年轻的时候,我曾在书本上了解到,西方城市有交通拥挤、住宅缺乏、失去自然等毛病,当时天真地认为,这些跟中国没什么关系。”然而,随着旧中国民生凋敝的景像在一批批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一座座百废俱兴的新城市身后渐渐淡去,吴良镛的心头却萦绕着日益浓密的困惑:现实和理想呈现出较大偏差。他认为,数十年间,中国城乡变化虽然巨大,但却并没能绕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患过的“城市病”。他曾觉悟的讲到:“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我庄严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吴良镛常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的历史”。因此,中国古建保护比西方更为不易。 然而,让吴良镛揪心的是,近年来国际上一批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很多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导致有的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实验场。”吴良镛痛心地说。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吴良镛在很多场合都在强调,“不是不能借鉴西方建筑,但不能照搬照抄,拾人牙慧。”
      “自古太守多诗人”。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吴良镛说:“希望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市长,都能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
      熟悉建筑界的人常说: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的建筑观。在吴良镛的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他一生不变的理想。他常常说:
      “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从1978年起,吴良镛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危旧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项目更使他达到了规划生涯的巅峰。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但在1989年前,这里的环境却是与诗意毫无关系的另一番景象。以胡同里的41号院为例,建筑密度高达83%,许多家庭无日照,这个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
      1988年,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
      20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展开危旧房改造项目。但是,菊儿胡同又属于古都风貌的保护范围。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因此,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另外,由于项目不大、费用不高,牵涉面却不少等问题,使得很多设计单位都不愿接受这个项目。后来,北京市房改办找到了吴良镛。出乎意料的是,吴良镛对于这个建筑面积仅2700多平方米、设计费用仅1万元的项目却显示出极大热情。
      “衣服破了就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点的补丁,或者绣上图案?”吴良镛一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吴良镛认为,北京旧城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因此,北京的旧城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要创造一种社会住宅。于是,他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在这场“有备之战”中,吴良镛的理论在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中得以充分展现。
      据吴良镛的助手左川回忆,在菊儿胡同改造方案审批时费尽周折,前后审查了七次之多。但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到了施工图阶段,光图纸就出了95张。
      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倡导的“有机更新”观念,延续了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北京城来说,可谓是探索出了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路子。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北京老城区改造的典范之作。1993年,这一危房改造项目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居奖”。
      “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未来。”1999年6月下旬,在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时任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的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有机结合已为世界建筑师所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作为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的首部宪章,它成为指导新世纪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并在2002年以中、英、法、西、俄5种语言出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头衔、荣誉、成就,却没能让吴良镛停下前进的步伐。
      “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不说空话,只做实事,这是吴良镛一生的坚持。数十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在中国,无论你是往来于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生机勃勃、改革开放的前沿大都市,还是流连于苏州、桂林、丽江等古典与现代气息交融、自然与人文色彩竞艳的新兴城市,你肯定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的建筑观念。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拜万人师到教书育人,吴良镛不知疲倦地奔忙着。
      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他始终站在国际建筑学界的最前沿。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担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的顾问、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委员会委员以及其他若干城市的规划建设顾问。1976年唐山地震后,在余震未停时他就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
      改革开放后,他积极参与了北京、上海、深圳、桂林、苏州等城市规划设计的论证和专题研究。他主持的北京亚运会建筑的规划设计研究,提出“以集中为主,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被付诸实施,节约了大量财力。
      他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他提出建筑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他还是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
      他所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亚洲建筑师》一书称誉吴良镛为“人民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
      虽然毕生都留在清华大学做建筑教育工作,但吴良镛始终也没有忘记战争中人们流离失所的惨境,他坚信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是致用之学。
      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正是吴良镛做每一个建筑项目的目的所在。1990年,英国一位知名建筑评论家曾说,菊儿胡同的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改都具有指导作用。吴良镛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之后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设计项目,也是他较为满意的作品。为了能做好这个项目,吴良镛不但认真研读相关历史文化,还先后73次深入到工地实地勘察。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然而,吴良镛这位已经90岁高龄的建筑大师却异常谦逊:“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2008年夏天,86岁的吴良镛又承接了南京红楼梦博物馆的设计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他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前往远在南京的建筑工地。夏天的南京高温难耐,吴良镛最终还是没撑住,得了脑梗,病倒在工地上。
      “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少有的坚强”——这是60多年前林徽因对吴良镛的评价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吴良镛一直在医院里进行康复治疗,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城市建设。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吴良镛的工作至此就划上了句号,医生也判断他这辈子不可能再站起来。然而,病魔却并没有将他击垮,反而激发出更加顽强的拼搏精神。
      在康复医院医生眼里,吴良镛是一位“模范病人”,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认真完成医生制定的每一项康复训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告诉记者,当时86岁的吴良镛被确诊为中风,右侧的半个身子不能动弹。医生提出的康复目标是手能动,但吴良镛的想法却不是这么简单——他要能写字。
      从2008年夏天到2009年年底,寒来暑往,在北京一所康复医院的一个病房里,总能看见吴良镛坐在病床上拿着笔吃力地练习。“恢复好了,才能继续工作呀。”吴良镛的这个想法很简单,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能一直躺在病床上。
      面对脑梗造成的手脚不便,吴良镛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康复治疗。“别人一天练4个小时,我就练8小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尽早站起来,回到我热爱的建筑领域。”吴良镛暗下决心。
      “当时,吴老的半边身体已经完全不能动了,在医院里,才刚刚清醒的他就招呼我到身边,询问北京奥运会的进展情况。”朱文一回忆说。“在病床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问吴老有没有信心战胜病魔,吴老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但要站起来,还要能走路,还要恢复到能写字、能绘画。”
      正是因为有着远超常人的毅力,吴良镛很快就可以走路了,不听使唤的手也能握笔写字了。医生都啧啧称奇,认为这样的恢复效果太不可思议了。尽管这样,吴良镛仍不满意,他心里较着一股劲,一定要恢复到之前书法家的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出院那天,吴良镛送给医院一幅亲笔所写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是给康复课程交出的最好答卷。医生们都说,他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在康复医学领域中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面对这一奇迹,让熟悉他的人想起了一段往事:当年在吴良镛赴美前,林徽因看到了梁思成写好的推荐信,她提笔动手修改起来,她说“对良镛的介绍应该这样来写。”——“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少有的坚强”——这是60多年前林徽因对吴良镛的一段评价。
      2010年,吴良镛又重返工作岗位了。尽管不能像生病前那样健步快行,但他每天仍旧“挺忙活”:如今他带着7个博士生,还亲自教授一门《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的硕士课程;他领衔的研究小组搞京津冀区域规划第三期研究报告,正在最紧张的阶段。他还担任着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很多事情需要他去运筹帷幄……做这些事情,吴良镛觉得“挺有意思,就是时间不够用”。他笑着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能再好一些,要是还能出差就好了”。
      吴良镛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出了他最质朴的愿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这是对吴良镛人生的真实写照。
      吴良镛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运用这一理论,他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责编 任志)

    推荐访问:求索 建筑业 中国 吴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