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技术

    时间:2019-04-20 03:22: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改变旧有管理思维模式,创新新的管理理念,需要从管理人员、法律、体制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减少工程质量问题,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能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system, chang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new management concept, need from management personnel, the law, the system and so on various common efforts, reduc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avoid safety acci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resourc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ystem; Energy use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各类建筑事故亦频频发生。据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57起,死亡306人,形势非常严峻。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如: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发生整体倒塌,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响;同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源利用率只达到发达国家的30%。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如何做好管理工作,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完善建筑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其制定实施必须由资深的建筑行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来组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理论根据我国实际共同研究制定,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加强法律建设和执行力度
       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 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够完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常常会出现。工程质量受到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建设市场的混乱所造成的。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的运行规则,保证这些规则能够真正落实。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建设单位和建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进行加强。在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方面,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进行重点加强。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四项程序的监督。另外,质量监督手段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增加、更新检测设备,使得监督工作具有较大科技的含量,实现监督工作的现代化。
      放松规制,培育更为积极宽松的行业发展环境
       建筑业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柔性化、个性化趋势要求政府放松规制,也只有放松规制,政府才能保证自身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放松规制在于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自身的创造性。实质上这也是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积极探索,意味着服务品质的不断创新和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创造积极宽松的行业发展政策环境,依靠市场协调各方主体利益、优化资源配置。对政府定价(定额)进行有益竞争的改革,如采取最低价中标、工程量清单等放松价格规制的措施,逐步利用市场机制调节投标交易价格。放松规制实际上是市场权力的回归,同时也意味市场主体责任的强化。如将验收标准作为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标准改为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促进了企业不断开展工艺创新。而市场主体权力的回归,意味着市场风险机制的初步建立,有利于通过风险约束促进市场主体自觉积极的改进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升行业竞争力。
      加强质量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建筑工地的施工队伍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需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要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要切实加强对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要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促使其熟练掌握关键岗位的安全技能。要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主体作用,督促引导施工企业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技能,减少伤亡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发展节能施工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益
      1 )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
       目前我国建筑大型建筑机械得到了大大的普及,已到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机。装配式建筑可算是最符合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了。作为上海世博会18个企业馆之一的远大馆是全球首座正式亮相的可持续建筑。整个建筑由数百个在工厂制作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既无“土建”,也无“装修”。而建造一栋同等尺码的传统建筑至少要产生上百吨建筑垃圾。
       上海世博会的世博中心采用全钢结构,施工速度快、能耗小,施工作业对周边的污染小,建筑材料也选择使用新型环保的节能材料。
      2)减少施工和使用中的拆除和返工
       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有关各方必须仔细核查不同专业的施工图纸的可建造性,对图纸中不清楚、配合不当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返工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如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给自己详细讲解。某党校的教学楼沿走廊的窗按常规设计成了高窗,等墙砌好了领导发现了,说要搞开放式办学,要求拆除改成低窗台的。某商住楼南侧设计了一些遮阳构件,主体已上了好几层,开发商的总经理看到了,说挡住了建筑立面,下令拆除。
       设计单位必须采取灵活性设计,及时与使用者交换意见,尽量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确保当建筑物用途改变时有其他的使用机会,在设计寿命期内避免建筑物本身结构的拆除,那么设计的灵活性非常重要。例如装修的程度、空间的重新分配布局等,根据建筑的预期功能,考虑灵活性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基础设计可以与建设单位沟通,是否需要为将来的加层或建筑物功能改变进行设计,最浪费的情况是在结构寿命没到期时,就因为建筑物无法承担新的设计荷载而拆除它。
      设计单位也应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构件。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设计优化,优先考虑工程区域内的挖填土石方平衡,避免过度开挖,减少建筑余土的产生。
      3) 减少临时建构筑物对环境的冲击
       工地临时围挡应当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砖墙以后又要拆除产生建筑垃圾。
       临时建筑以及施工现场临时搭设的办公﹑居住用房应当采用周转式活动房,或尽量利用已有建筑作为临时设施。要鼓励活动房企业除销售外,另增加拆装、租赁、保管、回收、置换等业务,以提高活动房的利用率。
       在建工程的裙房,在备有足够的安全保证措施前提下,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安全监督站备案,可在稳妥的部位适当安排在建工人居住,以减少现场临时用房的数量。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在建工程住人,建议作出修改。
       在满足文明施工的前提下,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场地硬化,必须的场地硬化,宜与永久性地面或路面工程结合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硬化材料可就地回收用作地面或路面的垫层材料。根据调查,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和场地硬化产生建筑废弃物所占比例很大,与永久地面结合考虑或用可循环材料将大大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减少不必要返工引起的材料浪费,对边角余料要分类整理、堆放,尽量加以利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施工单位把窄的木板背面加木托制成定型模板,连5厘米宽的小木板条也不会浪费。而在普遍使用九夹板大模板的今天,由于劳动力变得昂贵,工人也不再具有那时的主人翁心态,模板摊销不了几次就变成废木材了。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惰性废弃物应进行现场回收和利用,尽可能减少向施工场地之外的排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将施工现场产生并且可以利用的惰性建筑废弃物用于建设工程:
      建筑余土可用于场地回填和绿化用土;
      多余的混凝土可以用来做垫层或临时地面硬化;
      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可以及时清理回收,必要时加水泥搅拌后重新利用;
      碎砖头、瓦片等经过技术处理后可用于道路垫层或其他填充物等。
       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活动空间应当一次装修到位,避免竣工后打凿原有的装修。推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有些城市出台规定禁止开发商出售毛坯房,但开发商除了外立面要统一装修外,户内应根据购房者的要求实行菜单式装修。否则房子到了小业主手里,政府可能无法禁止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装修,那时会打凿得更厉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推荐访问:工程管理 探讨 措施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