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及转变对策_为什么要保护弱势群体

    时间:2019-02-11 03:23: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008年1月山东省召开“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学生将有时间参加锻炼。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总发现有部分体育“看客”,他们不愿加入运动的行列,仅仅满足于观众的角色,这部分学生大部分身体肥胖、体弱多病、运动能力低下或懒于运动,我们姑且称他们为体育弱势群体。
      那么,体育弱势群体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对他们加以转变?这成为摆在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很现实的课题。我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查阅部分资料,作了如下粗浅探讨,仅供参考。
      
      一、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
      
      (一)生理因素。
      造成体育弱势群体的生理原因包括先天原因所造成的身体残障,以及由于后天的营养过剩或者是营养不良等造成的身体肥胖或者是身体瘦弱。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体育弱势群体参加康复锻炼的最重要因素。有些学生认为“学习一些运动技术对他们难度太大,会让他们出丑,怕别人笑话 ”;还有些学生担心会在一些运动过程中“受伤”。这些心理现象的出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往往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运动学习能力,在运动中表现为胆怯、紧张,从而直接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所学项目总是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便会产生逃避心理,不愿主动表现自己,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就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锻炼资源。
      锻炼资源主要指参加体育锻炼的条件资源,包括体育锻炼场地、器材,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同伴、指导者等。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受到“锻炼资源”的影响。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喜欢一些“非剧烈性”的运动项目,比如太极拳、台球、跑步、散步等,练习地点选择在一些安静的地方,练习需要指导者。
      特别指出的是,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体育教育的执行者,位于体育教育的核心位置。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一位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会松懈,容易造成不安全事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良的教学情绪,会导致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学生应付学习的现象会时有发生;教师教学目标要求过高,内容安排过难,远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会强化他们的畏难情绪。
      (四)体育认知不足。
      体育认知主要指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功能、效果的认识和理解。体育认知的水平主要由主体的体育知识、体育锻炼经验水平和体育信息影响效果构成。体育弱势往往缺乏运动体验,对体育的功能、意义(如:“体育锻炼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与成才有较大关联”、“体育锻炼能激发人的潜能”)持怀疑看法。可见,体育认知水平偏低是影响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因素。
      (五)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实施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兼顾这部分同学的爱好和能力,也会影响他们的锻炼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针对策略
      
      (一)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首先,体育教师要尊重和厚爱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不冷落、不嘲笑、不大声训斥他们。其次,将原来较笼统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划分,即针对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体质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发展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素质等;体质较弱的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改善体质状况、巩固和提高运动素质等;对那些有某种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及残障的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够积极参与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保健、康复、养生练习,愉悦身心等。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各有侧重,共同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多样化,并具有层次性和人性化,有利于体育教师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完成大多数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二)立足过程,区别对待。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是评价方法、手段以及评价过程的转变。体育教师在评价中,一定要关注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进步和各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方法要多样化,立足学生实际,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对体育弱势群体侧重进步幅度的评价,目的主要是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把平时评价作为重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体育教师都要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在体育教学中,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身体素质差的、身体情况特殊的可适当降低标准,把练习中经常尝“苦头”的体验化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到练有所获。胆子小的,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并用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总之,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标,调动他们内心的积极因素,改变其消极的自我认识,逐步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三)抓住时机,表扬激励。
      体育教师不要让体育弱势群体经常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应大胆放手,多给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愿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回归集体当中,缩小同学、师生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及时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作为说服教育其他同学的依据,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不再惧怕体育,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断进取。
      体育教师在对他们的教育过程中,要讲究艺术,方法得当。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增加他们学习信心的语言激励法。鼓励的大拇指,及时伸向有进步的学生,加快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步伐的手势提示法。对一些自信心不强,胆小、恐惧、退缩的学生,除运用语言激励以外,主动走过去,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这些细微的做法会给学生无比巨大的力量,让他们战胜困难,尝试成功。
      (四)注重实效,方法多样。
      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变化,必将导致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革新。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将成为今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如针对“体弱特形”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由于大大简化了运动的竞技性,因此,动作的“示范”性教学成分将随之减少,而学生参与练习的成分将大大增强,即学生自主练习与相互合作练习的成分大大加强。
      总之,体育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从其原因的分析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引导,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她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充分调动他们的锻炼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成一名体育爱好者。

    推荐访问:成因 弱势群体 对策 体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