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从渗透走向融合:艺术中渗透融合

    时间:2019-01-30 03:40: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瑞安安阳实验中学,浙江省 瑞安市 325200      摘要:科学课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科学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科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科学课程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个原则等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学科教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则。
      关键词科学课程;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6(X)-0001-2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自然资源 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入,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人类跨入 21世纪的今天,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从而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道路。在教育领域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共识。本文就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初中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自然选择。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们积极参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白己的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持续发展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此,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其中强调指出:“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使得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2 科学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和挖掘教材中有关的教育因素。在科学教学中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能源、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人类自身保护等内容。如上所述,《科学》中有很多可以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2.1结合学科知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初中科学第6册教材中,专门设有一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与和谐”为中心概念,介绍人类的生存与繁衍要依赖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人类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又会将其影响反作用于人类。讲述本章时,可以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将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如:讲到目前能源利用的现状时应指出,煤和石油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但它们毕竟储量有限,而且开发利用后不可再生(非再生能源),这时可以适时地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决的办法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介绍核能的利用时,在着重介绍其优点的同时,也介绍核能对环境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在讲解人类与生物圈、水质和饮用水的卫生、大气与健康、土壤与健康、环境保护等知识时,教师应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2.2利用实验内容,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利用实验“肥料与水藻生长的关系”,“生活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让学生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赤潮不仅给海鲜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赤潮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对工业污水、农田施肥、生活污水进行监控,了解生活中大力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原因等等,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某些科学实验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应设法减少这种影响,在实验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一些药品用量大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节省药品的用量。同时在实验室及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2.3进行实践活动,体验可持续发展教育
      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应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通过课外活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培养环境保护基本技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为此,在教学中应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环境讲座、乡土地理环境的课外观察、环境问题调查、小设计、小论文等,如学生学习能源这一章后,可以让学生设计节能房,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热学和光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渗透了节能的观念。结合平时的调查,开展有关能源利用的不同观念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明是非,树立正确的观念。另外可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学生针对绿色行动要求自己进行可持续生活。然后进行绿色检查,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校园内费纸减少,水电费支出下降,改变生活中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习惯。
      
      3 科学教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几项原则
      
      《科学》课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多,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3. 1渗透性原则
      在教育内容改革中有一种见解,即是需要什么就增加什么内容,照此处理,在有限的课时内将造成很大的矛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是“渗透”式的。科学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应立足于学科教学,内容求精、说理求实、理论求准、形式求活并注意适可而止。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但教师必需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活动及时在教学中渗透。在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附加品,可有可无与整体教育无关,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种倾向是把所有的知识都牵强附会地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系起来,从而削弱学科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3.2实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理论、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活是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开展社会调查、考察、专题讲座、夏令营、兴趣小组。等等,在行动中让学生体验和顿悟,让可持续发展教育变为学生自觉行为。
      3.3系统性原则
      在教学中应注意遵循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和认知规律,从学生周围常见的事物入手,坚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顺序。此外,教师应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订、设计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评价标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避免教学中出现随意性。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学校教育来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仅是拓展了科学的教育功能,更是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科学教学进行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条根本性措施,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我们期望可持续教育理念能更有效地融入科学教学中,从而实现从渗透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7―9年级)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15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3.人民教育出版社环境教育中心《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
      5.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轻业出版社2002年
      6.张红霞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推荐访问:渗透 融合 走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