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自我认同建构对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后现代意义】

    时间:2019-01-14 03:22: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前,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欣欣向荣。从语言交际理论推动交际法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开始,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不断地应用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实践中,推动了应用语言学的多元化发展。外语教学的内部机制决定了其鲜明的学科性质,表明该学科“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造者,而是一个典型的理论使用者…外语教学一直具有应用为主的工具性特点(applicability and instrumentality )。”本研究主要应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对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进行研究。
      
      一、自我认同研究的发展
      
      1.自我认同定义
      “认同(identity)”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社会学理论大师安东尼・吉登斯对自我认同的定义为:“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吉登斯认为自我何以赢得自信是现代社会中得到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边永卫与高一虹认为:“学习者的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自我学能的评价(即自信)以及对母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即文化认同)。”本研究的自我认同主要指英语学习者的自信。
      2.结构主义自我认同观
      结构主义自我认同观认为自我认同“属固定、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范畴,如种族、国籍、性别、地域,或以此为分类基础的主观定位。”
      语言认同结构观在早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起决定作用。拉波夫所开创的语言变异研究试图在言语社团(speech community)和语言变项之间建立对应。这属于按固定的社会结构范畴进行主观定位。波恩斯坦(Bernstein)用复杂语码和局限语码区分说话者所属社会阶层;罗宾・莱考夫(Robin Lakoff)对语言特征与性别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Lakoff,R.1973);兰伯特(Lambert)用“变语配对”试验测定受试对发音人群体的态度(Lambert,W.E.,1967)。
      结构观过于强调外部社会结构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反思能力,忽视了语言学习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复杂多元的联系以及自我认同的动态性,因此在20世纪末建构主义的自我认同观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建构主义自我认同观
      建构主义自我认同观“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将认同视为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个体与外界互动而发展出的多元、动态的身份定位及其过程。”
      建构主义的自我认同观萌芽于甘帕兹 (Gumperz),她不但开创了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与社会认同”这一研究领域,而且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交际情境,注意到了语言与认同的建构特点。她提出“语境化暗示”(contextualization cue),分析了语境中的意思(the situated meaning)的解读,认为说话双方在一定的图式界限内,通过反复“磋商”(negotiation)最终达成共识。
      对建构主义的自我认同观贡献较大的是维果茨基(Vygotsky)和吉登斯(Giddens)。维果茨基是苏俄心理科学的主要奠基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心理学家开始了对维果茨基诸多方面的研究,使后现代主义思想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成为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主客体间的互动,认为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各类工具和符号中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与社会的协商,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概念,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吉登斯所表达的现代性条件下的自我认同是在反思性选择和反思性自恋机制作用下的一种建构过程,其理论最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在于:“现代性条件下自我认同的方向首先是向内,然后才向外的,而传统社会里自我认同的方向则首先是向外,然后才向内的。”首先,自我可以看成是个体负责实施的反思性投射。自我的反思性投射是个体的反身意识作用的结果;没有自我的反身意识,自我就没有意义与价值。因此,一方面,个体的变化依从其参与的重构的努力;另一方面,个体并非为了仅仅了解自身,其服从于更为广泛、更为进步的目标,即建构与重构连贯的认同感。自我的反思是持续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个体会不断地依据正在发生的事件而要求实现自我质问。自我实现的道德线索就是可信性,它的基础就是“对自己的诚信”。因为对自己真实就意味着去发现自己,就有助于去主动地建构自我。在“后现代”的西方社会,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
      
      二、外语角英语学习者自我认同建构的后现代意义
      
      英语角不但是练习英语和提高英语水平的好场所,更是促进英语学习者进行积极自我建构的阵地,其作用不可低估。参加英语角的学习者多数是为了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综合水平,还有一些学习者是为了培养社交能力、扩大知识面、交友、娱乐等。根据对全国英语角的调查显示:“英语角参加者达到预想目的仅占少数……部分英语水平较低的人大多侧重于听……对自己的英语没有信心……在交谈过程中,只被动地接受。”由此可见,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是个亟待剖析解决的问题。
      高一虹、周燕认为自我认同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存在于具体的交际事件中;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协商的过程”。外语角的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也具有多元、互动的特点。
      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受到学习动力、个性、交际策略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从学习动力角度来讲,调查显示:“‘融入性动力’比‘工具性动力’更能促进外语习得。英语角的活跃分子大多数都是能够持之以恒的持有‘融入性动力’的学习者。”在外语角中,“融入性动力”更能支持英语学习者进行长期积累,这个积累过程中的交流成功会帮助学习者不断积极地建构自我认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通过对外语角的英语学习者的观察发现:个性外向的学习者在交流中占据主动,语言输出明显多于内向型者,获得更多的操练语言、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因而也更多地进行积极的自我认同建构。在外语角的真实交流环境中,英语学习者较多地使用交际策略。这在帮助学习者顺利达到交际目的、提高口语流利性的同时,使学习者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自我认同建构利弊参半。
      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进行,且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性互动,认为社会性互动提供了获得语言、改变文化观念的途径,提倡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中,还是参与对他人发表的知识进行评判并使之再形成的过程中,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对学习有四点共识: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理解;新的学习依靠现有的理解;社会性的互动可促进学习;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英语角的互动是多层次的,既有较高水平学习者与较低水平学习者的互动,又有水平相近的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通过英语角的交流和互动给自己定位,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提高英语水平,确立自我认同。英语角的动态交流有利于学习者发现自己的现有水平,并根据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助于学习者进行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自我认同。
      
      三、结论
      
      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直接关系。积极发掘英语角对学习者的自我构建的积极作用不但能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且能增强学习者的自信。部分学生入学时本着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参与活动,但由于认识、态度及学习策略上的偏差,造成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反差,由此产生焦虑和挫败感,进而对英语角活动本身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学习者需要保持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外语角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建构需要经常开展自我反思以达到提高技能和增强自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ernstein,B.Class,Codes and Control.Volumes 1-3.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5.
      [2]Bruner,J.The culture of educa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 P,1996.
      [3]Gumperz,J.J.Discourse Strateg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4]Labov,W.Sociolinguistic Pattern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2.
      [5]Lakoff,R.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Language in Societ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3:45-80.
      [6]Lambert,W.E.A Social Psychology of Bilingualism.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7 (23):91-109.
      [7]Slavin,R.E.Educational Psychology.Boston:Person Education,2003.
      [8]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9]边永卫,高一虹.英语学习自传性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建构[J].外国语言文学,2006(1):34-39.
      [10]陈赢.英语角中的英语习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41-44.
      [11]贾国华.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评述[J].江汉论坛,2003(5):56-58.
      [12]李慧敏.具有理想色彩的自我认同理论――评介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4.
      [13]李玉霞,边永卫.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19-26
      [14]高一虹,周燕.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基础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教学,2008(11):51-55.
      [15]孙艳萍.英语角面面观[J].观察与思考,1999(9):23.
      [16]许晓雯.对学生英语角活动的调查和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9):37-39.
      [17]杨永林,张彩霞.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学科视野下的对比研究 [J]. 现代外语,2007(8):239-250.

    推荐访问:学习者 英语 建构 后现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