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四部曲双人舞 [语文教学应跳好“四步曲”]

    时间:2019-01-06 03:29: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着诸多的历史使命,如何在有限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得学生“文字”、“文章”、“文学”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呢?我以为,语文教学应跳好“四步曲”。
      一、目标定位,要体现拔高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然而“教学经验”的错觉又往往使得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忽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翻开很多语文老师的备课笔记你会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目标一栏这样写: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够认识和书写生字词;3.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无视学生的实际水平,日复一日的程式化教学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本来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变成简单的机械重复,浪费教学的时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在上课时,心中必须清晰定位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放在比学生实际再高一点的位置,即“跳一跳摘得到”的距离。一节课下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必须首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对一部分学生要求熟练掌握语言并灵活运用;而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可要求其基本掌握,能够替换使用。
      二、课内阅读,要突出引领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自然就应该是学生。受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学习感悟往往浮于文字表面,触摸不到文本语言跳动的生命脉搏。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白居易《池上》时,是这样引领学生体会“偷”字的。
      1.理解诗中的“偷”
      师:“偷采白莲回”中的“偷”字让这首诗光彩夺目,流传千古!可是这个“偷”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拿过来。
      师:哦,原来小娃是个小偷呀!
      生:小娃瞒着别人,悄悄去采白莲。
      师:他为什么要瞒着别人呢?
      生:如果妈妈知道了,肯定不会让他撑着小艇去采白莲的。
      师:为什么?
      生:主要担心他会掉进池塘。
      师:哦,终于明白了,原来小娃不是“小偷”,他只是瞒着大人采白莲哪!
      2.激活心中的“偷”
      师:想想看,你曾瞒着大人“偷”做过些什么呢?
      生:星期天,妈妈去买菜了,让我在家写作业,她刚一出门,我就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师:偷看电视!
      生:妈妈不在家,我用妈妈的化妆品将自己打扮一番。
      师:偷化妆!
      生:爸妈不在家,我偷偷将豆浆机拆了,结果怎么也装不起来!
      师:挨打了吧?(学生点头)知道吗?发明家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生:我要吃枇杷,爷爷说没熟,我就偷摘一个,一尝,又酸又涩!
      师:知道吗?这就是童年的滋味!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个“偷”字,进而激活满堂课的教学,师生互动自然融洽,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境,更让孩子们感悟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语言运用是一门艺术,语言探究也是一门艺术。引导透视语言深刻的艺术内涵,就要求教师独具慧眼,整体把握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居高临下地透视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与语言艺术的结合点,以有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语言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一是要加强诵读,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咀嚼中,体会字里行间的酸甜苦辣,体会人间的永恒真情和大爱无疆。二是要学会角色的置换,教师要能将自己化身为文章的主人公,还原生活,触摸人物火热的内心和复杂的心理体验。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理解巩固,要强化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主要活动,练占突出地位。只读不练,学生就学得不扎实。通过熟读精思和“练”(练口、练笔),学生才能形成基本语文素养。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一篇课文,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却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时,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在延伸拓展的环节,有位老师这样设计:
      1.交流
      站在这样的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司马迁。
      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他(她)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
      站在这株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
      2.填空
      ()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3.写话
      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通过设计这样的练习,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仅实现了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语言的表述能力和习作水平。
      又如在《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中,陶行知要求学生们“每天四问”( 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每天四问”:第一问,字词教学有多少孩子掌握了音形义?第二问,初读课文有多少孩子能读得正确流利?第三问,理解句子有多少孩子能达到一定的高度?第四问,作文教学有多少孩子能出口成章?
      四、延伸拓展,要致力人文素养的形成
      试想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了几十篇课文就能把语文学好了吗?难道所有的语文素养就能在这几十篇的课文里得到充分的训练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而已,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善于利用教材。
      拓展延伸应是在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的,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最终目的的阅读教学活动。在此环节中,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更不能将拓展延伸变成学生不得不承受的“语文阅读之重”。在形式上可以是内化课文语言的读写训练,可以是链接文本资源的“教材例子”发散,也可以是升华文本主题的辩论探讨……《圆明园的毁灭》介绍了这场浩劫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圆明园被毁前后的那段真实历史则是文本的空白。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这课时,课尾和学生一起看纪录片,并出示了吕厚龙《告别圆明园》、樊美平《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再现当时的有关片断――“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人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此时,学生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时不仅仅自豪,还很愤怒,它成了“压在学生心中的一块石头”、“永远抹不掉的耻辱”、“中国人民的警示牌”……由此教师引领学生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应跳好 四步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