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高频电子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探讨】新区域一体化理论

    时间:2019-01-06 03:28: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引发了对学生的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本文具体阐述了《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从教材选择、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的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频电子技术》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频电子技术》是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科教学中该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理论体系为线索的课程体系,其实验内容以验证性试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基于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我们对“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确立了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目标,制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选择了配套的教材,实行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用教材
      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首先确立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高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测试方法,了解其在通信与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学生除了学习有关高频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外,必须学会职业岗位的相关技能和具有初步的项目制作、调试经验,学会使用各种高频电路测量仪器。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提出教材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尽量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强调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教材《高频电子技术》。该教材的特点是采用双循环的结构体系,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为高频电路实验与分析,通过对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的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使学生在高频电路的基本技能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并使学生对系统和由系统引出的基本单元电路的作用、特点、技术指标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定性的了解。第二篇为高频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通过建立单元电路的数理模型阐述高频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注重介绍实际电路当前发展的水平及在不同系统中的最新应用,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析高频电路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该书选材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在高频小功率放大电路中,用放大器的一般模型代替晶体管进行高频等效电路的分析,在高频功放、频谱搬移、非线性频率变换和反馈控制等章节中涉及到的应用电路与器件包含许多最新科技的成分,注重介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多数章节中避免了冗长的数学推导。
      该教材还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通过第一篇涉及的13个实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高频电路的安装、调试、检测、电路稳定、抗干扰等技术要点方面获得实际的经验与体会,从而提高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率具体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能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教材的叙述体系力图反映认识知识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最基本的实用系统出发,从实际问题入手进行技能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从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力求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循环深入地认识高频电路的实用理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完善教学大纲,尝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高频电子技术》的教学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结合教材对该课程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修定,逐步完善。我们大纲的特点是:1.课程的基本要求制订得非常详细,在基本理论方面对每一类电路都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求定量分析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要了解的;在技能方面,规定对元器件要能正确识别、测试、安装和布局、查手册了解其指标,对哪些电路要能正确调整和测试,对哪些仪器要熟练使用以及用电脑绘制电路图、印制电路板图,等等。2.有一个详细的教学说明,规定了双循环的教学模式,每一个循环的目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时等。3.对教学条件有明确规定,包括对教师的要求,对实训室、仪器设备、元器件、仪器使用手册、工具等的要求。如此详细的大纲,当然便于实施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尝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第一循环中,涉及的实验实训项目,其作用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作为学习的一个阶段,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电路的作用与概念的实际含义,在前导课程的基础上获得操作技能的进一步训练。同时对高频电路获得一个总体的定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第一堂课我们就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不是讲绪论,而是在介绍了课程要求之后,就让学生上实训操作间,把自己本学期要用的实验电路板装配起来。这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动手是真正学好《高频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先决条件之一,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13个实验实训项目,从一个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系统开始,逐步完善这个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实际系统,能收到电台的节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体会到系统的性能在一步步提高,从始至终兴趣盎然。这13个项目的制作和测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的;每个项目都会提出若干个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电路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再由教师组织学生来讨论解决,印象非常深刻。这样以大量的操作性内容代替枯燥的说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都明显提高。通过第一个循环的教学,学生在高频技术的基本技能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同时学生对系统,以及由系统引出的基本单元电路的作用、特点、技术指标等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定性的了解。第二循环为高频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目的就是建立单元电路的数理模型,阐述高频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以实际电路、新器件为例,介绍高频电路当前发展的水平与最新应用,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析高频电路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从而在新的高度上加深对系统的总体认识。这部分理论知识较多,如果一味由教师讲解,必然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去。我们通常采取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各小组讨论后可指定一位学生公开作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根据讨论情况,给每个小组统一计分。这样就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由浅入深、由实践到理论、由定性到定量的双循环过程,用问题引导、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的教学方法,不仅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教学改革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考核模式的改革。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将过去单纯的理论考试改为操作能力和制作水平考核、理论考核、平时考核三项,它们分别占总成绩的40%、40%、20%。操作考核包括项目的制作水平、仪器仪表使用的熟练程度、调试方法是否正确、测试数据是否准确等几个方面,每个人必须单独通过考核,操作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可采用闭卷也可采用开卷方式,近两年我们采用了开卷考试的方式,着重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高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要求学生去背那些复杂的定义和公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
      三、对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体会
      近几年来,在《高频电子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尝试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搞好课程教学改革,一是要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和职业教育“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目标相一致。职业岗位对高职学员的要求不是以有多少知识为准,而是以具备多少能力为准,即“以能力为中心”。二是要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这个模式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宗旨。所谓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就是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像《高频电子技术》这一类理论性比较强同时又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课程,应首先选定一个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背景”,用来带动整个课程教学。这个项目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的、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要尽量覆盖到整个课程。应实行先感性认识后理性认识、先动手实践后研究规律、先定性了解后定量计算的教学模式,这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三是选择与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材。四是强化对课程微观进程的科学设计与实施。五是改革考核方式。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刘波粒主编.高频电子线路.科学出版社.
      [2]王卫东主编.高频电子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3]高瑜翔主编.高频电子线路.科学出版社.
      [4]林春方主编.高频电子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荐访问:电子技术 探讨 实践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