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对泰勒目标模式评价的认识与反思_泰勒的目标模式

    时间:2018-12-30 03:22: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目标模式由拉尔夫・泰勒提出,他使课程评价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本文主要从目标模式的评价观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可取之处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并分析了它由于本身的缺陷导致的批判。
      关键词: 目标模式 评价 启示 批判
      
      一、目标模式简介
      
      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拉尔夫・泰勒,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他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泰勒所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目标模式就是出于此书。
      目标模式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实践背景。它是“八年研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1929年西方世界开始经济大衰退,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进入学校,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无上大学的计划,中学课程对他们来说既没意义又没兴趣,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自我指导。但是除了学校他们无处可去,改革问题迫在眉睫。而学校又不希望改革,以免影响那些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因此,进步教育协会组织了一个“中学与大学关系委员会”,他们在充分辩论、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验性方案。他们挑选了大约30个学校和学校系统,让他们花8年时间制定自己认为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案,而无需考虑大学入学要求和本州认可机构的规定。学校有责任汇报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有助于大学的新生录取。委员会将确保试验方案得到全面评价。1934年,为满足对评价的需要,泰勒组织了编制课程评价程序和工具,摸索怎样编制课程和实施新课程和教学大纲的方法。评价小组提出了包括课程和教学计划编制必须回答的4个基本问题,目标模式应运而生。
      这四个基本问题如下:
      1.应当帮助学生达到什么教育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习什么?在教育计划中,应当帮助学生发展哪些思维、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2.为了帮助学生达到教育目标,应当提供什么学习经验?即怎样帮助学生学习预期的东西?
      3.怎样组织学习经验以使这些经验的累计效果最大?即怎样的学习顺序和学习经验的整体计划会有助于学生内化他们所学之物,并将其应用于适当的环境?
      4.怎样评价方案效果?即随后采取什么步骤以不断检查期望的学习活动发生的情况?
      泰勒对自己的评价观作了概括的说明:“评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但是,既然教育目标从本质上讲是对人类进行改变,也就是说,目标旨在让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期望中的改变,那么,评估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即判断这些行为实际上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化。”
      根据泰勒的看法,评价的观点隐含着两个重要方面。首先,评价应针对学生的行为而进行,因为教育寻求的正是学生行为的改变。其次,评价应包含在任意一段时间内做的一次以上的评价,因为评价要反映的是行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须通过两次乃至更多的评价活动的相互对比才能反映出来。
      
      二、目标模式评价的可取之处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作为课程评价领域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目标模式曾在国际范围内广为流传,并一度成为评价的代名词。它所讨论的问题奠定了评价的基础,后来的评价模式都和它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我国的基础教育也从中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1.泰勒指出,行为发生的变化必须通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评价,因此,突破了只依据在教学计划结束时对学生的测验来评估一门课程,即后来我们所讲的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过去我国的评价只侧重于总结性评价,即期末测验,在一些重大测验中“一分定终身”,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这种评价方式成了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紧张源。泰勒提出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评价通过学生行为的变化来展示其学习成果,似乎更加人性化。
      2.泰勒指出:“既然评估设计获得有关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那么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想实现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为评估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方法。”泰勒批评单纯的回忆式的纸笔测验无法客观地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种学程设计中的进展情况,而且会使学生误以为这就是期望他们学习的东西,学生可能因记忆具体信息取得良好的测验而受到奖励,但却因此丧失了更重要的东西,如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更惶论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泰勒指出无法用纸笔工具进行评价的行为可通过观察、访谈、调查问卷、档案袋等来收集学生行为的变化,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评价观。
      3.泰勒认为:“通过评估获得的结果,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一个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是表明学生目前成绩的一个剖析面,或一组综合的描述性术语。”这表明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报告学生的成绩,更要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程度,从而发现问题,改进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的方案、方法。这种以“描述”为主的评价改变了过去通过成绩测验学生简单的技能和对信息的回忆,推动了课程评价领域的发展。
      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了评价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此次课程改革立足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得益于泰勒目标模式评价倡导的用“教育评价代替测验”的概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此,虽然评价模式几经嬗变,但目标模式评价也未过时。
      
      三、对目标模式评价的批判
      
      目标模式是建立在严格的“目标―手段”二分理性基础之上的,它开始于确定目标,然后用学生行为的语言来陈述目标。泰勒认为,目标要从学生、当代社会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引申出来,并经过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筛选。评价者的任务不是探究这些课程目标的价值,而是判定目标中规定的学生行为实际实现的程度。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却使课程计划陷入一种预测模式――评价只是将结果与预定目标相比照,而计划的其他步骤中有价值的东西和目标以外的结果却被忽略了。目标模式评价只强调对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同时也忽视了对目标本身的评价。因此,它几乎成了所有后人对之批判的靶子。
      目标模式评价追求评价成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将预定的课程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但它却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目标以外的生成性东西,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具有积极能动性的人本身,这种对实践过程的有效控制的做法甚至阉割了课程实践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因此,目标模式评价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今天遭致了严厉的批评。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师们遵照纲要中提出的各种主旨精神,尝试着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力图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加人性化、主体化。泰勒的目标模式评价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甚至在评价领域界独占鳌头。虽说它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但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教育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评价引向合理的轨道,引向促进我们的教育宗旨得以实现的境域。
      
      参考文献:
      [1]Ralph W.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瞿葆奎.教育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推荐访问:泰勒 反思 目标 评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