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如何培养幼儿探索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时间:2018-12-24 03:28: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科学教育无处不在,引导幼儿围绕某一物品或事件进行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进行辩论和说理,将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告诉别人,再在一起讨论,幼儿会逐步掌握概念与操作技术,同时学会用书面语和口语进行表述,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是我们探究的重点,即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挖掘身边发生的某种事件或某个游戏中的运动现象。
      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其探究热情不亚于科学家,我们要给予精心呵护和大力培植,使它们得以保持和发展。
      
      一、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
      
      在一次科学活动“不倒翁”的活动中,让幼儿用蛋壳、乒乓球等材料制作不倒翁,首先让幼儿讨论怎样使蛋壳站起来而不倒下。孩子们开始想办法,有的说在蛋壳里放一些泥土,有的说放一些沙子,还有的说可以放一些彩泥、赤豆、米等,我就提供给幼儿这些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进行制作。有几个没带蛋壳的孩子帮着带蛋壳的孩子一起制作,画的画,贴的贴,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在用蛋壳做的过程中,有的孩子由于用力过大,把蛋壳弄碎了,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就提醒孩子们尽量轻一点,小心蛋壳碎了。戴陶华、吴欣斓、王浩等几个孩子一会儿就做好了。他们几个开心地玩了起来,一边玩,一边比着,看着自己做的不倒翁左右摇摆的样子,孩子们高兴极了。在“吹泡泡”这一游戏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吸管、积木、铁丝圈、笔管、纱网、竹筒等,这正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出的“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这一要求,让幼儿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这正顺应了“生活化、游戏化”的新课程理念。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能吹出泡泡的材料的特点,并能真实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且用语言表述。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自主的互动氛围,放手让幼儿去猜测、去尝试,让幼儿在充分操作、探索、记录、交流中建构科学概念,分享实验结果。活动的内容和材料要根据孩子当前的需要进行更换和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的活动兴趣不断被激发,从而持久地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二、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动手解决问题
      
      一天,彭宇彬小朋友带了一个风车来幼儿园,好多孩子看到了都非常羡慕。据此情景,我就给孩子们每人两个插片,垂直插成一个像车轮一样可以滚动的“风车”,用嘴吹就能向前滚动。我问他们:“不用嘴吹它能向前滚动吗?”孩子们猜想,一个幼儿说在雨天时风车能转动。他想雨点砸在“风车”上,肯定会动起来。另一个幼儿说不如放在水盆里试试,一部分幼儿假设用扇子扇,他们觉得有风就可以让他滚动。还有人说用脑门顶、手指弹、玩具车撞。听到幼儿的不同猜想,我没有急于评判幼儿的错误,没有告诉幼儿正确答案,对他们的回答始终保持听取的态度。对正确的回答,也不表扬鼓励。错误的回答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是正常的。这种态度可以为幼儿提供一种自由的气氛,幼儿在这里能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从主观意愿和个人角度出发。教师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只是猜想,没有亲自尝试过程是无法获得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尝试解决问题首先是、也可以说是按照自己的方法操作,试着解决问题。
      如在“认识镜子”时,起初,孩子们通过观察镜中的“我”等一系列镜子游戏,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性。在此经验基础上,孩子们又发现并收集了放大镜、凹凸镜等多种镜子。孩子们通过操作,摆弄感受了各种镜子成像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已不满足于这样静态的游戏,他们拿着镜子到户外游戏,到太阳下玩反光的游戏,知道了镜子通过阳光照射可以反射出光点;把镜子放进玩水池游戏,发现了镜子在水中会产生光的折射现象。孩子们通过探索,不仅使“镜子”的问题得以深化,而且在科学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一要求。因此,在《吹泡泡》这一活动中,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材料,如:纸杯、积木、铁丝圈、笔管、纱网、竹筒等,让幼儿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这正顺应了“生活化、游戏化”的新课程理念。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能吹出泡泡的材料的特点,并能真实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且用语言表述。为了有效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活动中我尽力为幼儿创设自主的互动氛围,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猜测,去尝试,让幼儿在充分操作、探索、记录、交流中建构科学概念,分享实验结果。
      
      三、为孩子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是新观念的体现。通过让幼儿探索影子,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活动开始,我以手影游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孩子迅速地集中精神,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造精神和思维能力迸发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图片“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操作,并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二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活动中,我始终以欣赏和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对于那些表面上看来“失败”的实验,我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和品质,接纳尊重同伴的观点和经验,看到同伴的价值。最后,向幼儿介绍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弊端,可惜的是孩子们这方面的知识特别匮乏。
      四、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发展他们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在“吹泡泡”这一游戏中,幼儿已进行了“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的活动,现在让幼儿进行“交流发现、分享经验”。以表现和记录为基础的交流和分享能培养孩子们对物体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在交流中,孩子也可能因为实验方法的不同,得出的实验结果也不同,教师适当地帮助幼儿释疑。最后是“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在实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必要过程。引导幼儿向科学概念迈进,通过两个竹筒的比较及尝试,将杯底打通,从而得出“一般有洞的,相通的材料就能吹出泡泡,不通的就不能吹出泡泡”的结论。
      以上是我在实践操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因为切实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幼儿也就愿意记录、乐意记录。但应强调:科学记录并非对记录技能提出高的要求,而在于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录,目的是萌发幼儿记录科学信息的意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真正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利用辅助材料,创设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启蒙,创设适合幼儿生长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教育幼儿、发展幼儿,只有适合幼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让幼儿在玩耍中再发现,再认知,再创造,不断获得科学知识。

    推荐访问:幼儿 探索 培养 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