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渝西璧玉”的发光之道] 渝西高铁

    时间:2020-03-30 07:46: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1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璧山县观音塘湿地公园。   华灯初上,观音塘两岸灯火辉煌,众多百姓扶老携幼,信步其间。   在象征璧山的“渝西璧玉”雕塑旁,闪烁的彩灯照亮了600多亩的公园,也照亮了公园外连绵的保障性住房和工业园。
      “真漂亮!”人群中,有外地游客一边赞叹,一边端起相机、镁光频闪。
      “你见过以前的璧南河吗?”旁边,当地人热情发问。
      两年前,璧山人做梦也不敢想能拥有这样的公园――那时,璧南河污染严重,半个县城都充满臭味。现在,璧南河两岸变成了公园,恶臭早已被花香取代。
      璧南河的变迁,只是璧山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
      短短两年,“渝西璧玉”为何能迅速发光?
      
      “璧玉有瑕”
      
      2009年12月25日,璧山县城,一群戴圣诞帽的少年沉浸在“洋节”氛围中,相互嬉戏。
      他们身边,一辆黑色汽车缓缓驶过。
      车上,新任县委书记范明文凝视着冬天的县城。
      那目光,露出一丝焦急。
      还有九个月,连接主城和璧山的璧山隧道就将通车。
      通过这座全长4.69公里的隧道,县城到大学城的车程将缩短到五分钟,璧山将整体融入万亿级规模的西永微电产业集群……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赋予璧山新的历史使命。
      市委书记薄熙来视察璧山时提出殷切希望:“璧山要跟上主城发展的快车!”
      市长黄奇帆也多次要求璧山为西永微电园提供400亿元配套零部件!
      “我们如何跟上主城发展快车?”履新之际,这个问题萦绕在范明文脑中。
      为了寻找答案,他一上任就展开了一场“新年走访”。很快,范明文跑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和几十个县级部门,又接连召开多场“服务对象座谈会”,邀请企业主、个体户、普通群众参加,收集意见,广纳良策。
      2010年元旦,璧山县领导班子在加班中辞旧迎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定位,他们要找准璧山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很快,“1365”总体工作思路破土而出。“1365”就是围绕“按照主城定位,全面升级提速,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璧山”的目标,实施城市样板区、优势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示范区三大战略,抓好绿岛新区、工业园区、黛山大道南段、金剑山旅游休闲区、保障性住房和小城镇建设等六件大事,落实品牌党建带动、特色文化推动、生态环保互动、社会管理联动、改革创新驱动等五大保障。
      为承接“1365”总体工作思路,县委、县政府启动了以追求“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为目标的“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
      一场转变发展环境的风暴,随即在璧山各个层面掀起。
      
      “整军备战”
      
      2010年2月25日,璧山县委大礼堂。
      “‘发展环境整治年’千人大会”的横幅下,全县上千名干部相继入场。
      大会开始,第一项程序是播放短片《璧山县发展环境调查》。
      大屏幕上,暗访的镜头、直白的话语,直指干部能力和作风短板。20分钟的短片,十多个部门被直接点名。
      会场里,不少干部红了脸。
      “脸红说明曝光有作用!”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林达明说。
      不久前,林达明和同事接到一项任务――针对干部作风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和暗访,并将收集到的问题制作成短片。
      结果触目惊心――各项指标的不满意率均在30%左右,其中效能环境一项高达41%!
      “大战当前,强军为先。没有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再宏伟的规划都是空谈!”范明文说。
      针对这个问题,璧山很快调配了一剂“猛药”:在行政效率方面,全县取消、合并和调整行政项目243个,并开通特殊项目绿色通道,使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在干部作风方面,出台《机关作风建设“十不准”》等一系列新规,在机关确立公开办事、首问责任等工作制度,46个部门负责人也走上电视公开承诺,在制度和舆论上形成强大的整风合力;在考核评议方面,将考核权交给服务对象,对46个重点部门和18家金融、通讯机构进行动态考核评议,同时集中力量打通行政服务“中梗阻”――组织3000人次对13个部门的42名科长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较差者将接受诫勉谈话;在督查督办方面,县纪委出动上百人次主攻机关作风和纪律问题,同时招募6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以匿名身份进行监督……
      与此同时,在队伍建设的另一条战线,璧山也高歌猛进。
      2010年11月中旬,正兴镇政府会议室。
      “正兴镇镇长岗位公推差选竞选演讲会”正激烈进行。
      在上百名人大代表的注视下,六名干部轮番上台,进行竞选演讲。
      时任副镇长陈代忠也在其中。
      两个月前,陈代忠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镇长一职即将进行“公推差选”,他符合要求,可以报名。
      他填写了报名表。顺利通过民主测评、施政调研等环节后,他迎来了竞选演讲。
      按随机抽签排名,陈代忠第二个走上台:“如果我能当选,我将以场镇基础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目标,将正兴建设成农业镇典范……”
      讲演完毕,他相信自己能行。
      当年11月30日,结果揭晓,陈代忠如愿当选。
      上任后,他立即按照施政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和他一样,其他18名干部也通过公开选拔找到了舞台。
      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璧山实行了“1+8”竞争性干部选任办法,内容涵盖镇街部门各级岗位和民营企业中高级人才。
      “组织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璧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向邦俊说,通过对党内岗位公推直选、镇街一般岗位公推遴选、镇街领导岗位公推差选、其他县管岗位公开比选,人才有了舞台,干部队伍活力也被激发出来。
      一边是作风整治重拳出击,一边是民主竞争构建舞台,双管齐下,璧山干部队伍形象大变:2010年全市民调显示,璧山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形象、干部选拔任用和防止用人不正之风四项指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组织工作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二位。
      高分背后,一些改变悄然发生。
      
      “未来之城”
      
      2010年初,暖阳普照璧城街道。
      一间出租房里,73岁的低保户范永兴却将门窗关了个严实。
      这两年,无论冬夏,他都不开窗。
      “璧南河太臭了。”老人说,“半个县城都闻得到!”
      由于沿岸企业随意排污,璧南河成了一条臭水沟。
      此时,县城沿河路,县长吴道藩已在河边伫立良久。
      “民生、环境、发展三大要素,如何才能从对立变成共生?”眺望璧南河,吴道藩默默沉思,“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三者共赢!”
      举目四顾之际,璧山决策层的目光触及到一个陌生词汇――“深绿型生态城市”。
      经过调研,璧山为之倾心。
      “绿化完善、环保得力、低碳循环经济和人文关怀,打造人和城市共同发展的未来之城。”吴道藩这样解释“深绿型生态城市”,“这和我市民生导向以及‘五个重庆’建设目标不谋而合!”
      “未来之城”就此成为璧山奋斗的又一新目标。为此,璧山县委、县政府兵分三路、协同推进――首先,配合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将全县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划分为76个路段,由79个县级部门领导分段负责、强力推进;其次,掀起璧南河整治风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分段包干,铁腕治污;同时,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生态公园、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并为高龄老人、中年丧子的独生子女父母等群体提供补贴……
      几个月后,范永兴做了一件久违的事儿――开窗透气!
      “河不臭了,当然要开窗。”他高兴地说,过了年,河里的臭味开始变淡,水也一天天清亮起来。现在,城里已经闻不到臭味了。
      同时,城镇环境治理也顺利推进:建筑上的广告被清除了,代之以沉稳安详的灰色墙面;老旧的乡镇公路也得到修复和加宽……
      一座掩映在鲜花绿草中的精巧小城,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璧山环境变化大,山水环绕很漂亮!”市委书记薄熙来这样评价璧山环境的改变。
      而让范永兴高兴的事儿,还不止“透气”这一件。
      2010年5月,老人领到了廉租房小区“北城馨园”的钥匙。大半辈子租房度日的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家――一套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公寓,月租只要90多元,老人喜极而泣。
      范永兴的泪水,是璧山民生投入的最大回报――两年来,璧山共投入150多亿元保障民生。
      “花这么多钱搞城建、保民生,值吗?”吴道藩曾多次面对这个问题。
      “城市环境和民生水平是发展环境的两大要素!”他总是这样回答,两者的改善,不仅能释放内需,也会促进人力资源升级,吸引外来企业投资……这一切,都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地方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实践,很快证明了这个观点。
      
      “璧玉之光”
      
      2010年初,璧山县政府礼堂,全县经济工作会正在进行。
      主席台上,吴道藩宣读当年财政计划――“去年,我县实现财政收入12.97亿元,今年财政收入将翻一番……”
      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翻一番?逗我哟!”
      “我们连招商局都撤了,还怎么招商?”
      “人家不去主城,来璧山干什么?”
      …………
      会后,有人这样议论着。面对质疑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信心十足。
      通过转变发展环境,此时的璧山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干部们激情澎湃,政务服务水平迅猛提升;城市环境突飞猛进,生态型花园城市初具雏形;硬件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通讯、物流水准大步迈进……
      精心打磨之后,“渝西璧玉”即将大放异彩。
      2011年7月,世界第三大电脑连接器生产商贝尔维公司入渝考察,欲在渝西选点落子。
      初步调研之后,贝尔维有了投资目标。可就在签合同前,贝尔维考察团队在网上看到了璧山简介,遂抱着“瞧一瞧”的心态,到璧山“微服私访”。
      在没有接触任何政府部门的情况下,考察团队对璧山的政府服务水平、城市环境、投资环境等进行了缜密调研。
      两个月后,贝尔维和璧山县工业园区签订了合同。
      和贝尔维一样,众多信息企业相继和璧山“闪婚”。截至今年10月,已经有85家信息企业入驻,占全市信息企业引进总数的四分之一。食品、装备制造、医药、制鞋等产业,也有上百家名企云集璧山。这使得县工业园区规模从2009年的70多亿元激增到400多亿元。
      企业云集之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食品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在璧山悄然崛起,皮鞋、汽摩零部件制造和建材等传统产业也纷纷改造升级。
      而在辽阔的乡间,另一场转型也成效初显。
      2011年11月7日,璧山县丁家街道。
      占地十多亩的木耳基地里,黄伦和搭档正在整理大棚架。他们的木耳很快就要下种了。
      40岁出头的黄伦来自四川眉山。闯荡木耳行业20多年后,他想找一个物华天宝之地落地生根,辐射川渝市场。
      去年,黄伦听说璧山发展环境好,便携家带口到此创业。“明年第一轮木耳上市后,60多万元投资就能收回。以后,我还想将附近乡亲发动起来,打造璧山木耳品牌!”望着渝西沃野,黄伦充满信心。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璧山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构想,希望成为主城的“菜篮子”、“果盘子”和“花瓶子”。目前,全县已经形成苗木、特色蔬果、特色农家乐等“都市农业”门类,年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带动近5000名农户增收致富。
      2011年初,璧山县政府礼堂,新一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召开。吴道藩宣布新的目标:“2011年,我县将力争实现财政收入再翻一番!”
      这一次,台下再也没人发笑了。
      2009年,璧山财政收入不到13亿元。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0.9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二;同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19.4%,增速居全市第四位;工业总产值跨过400亿元,36.4%的增速创造15年以来的新高……通过优化发展环境,“1365”总体工作思路得到有效贯彻,璧山产业转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渝西璧玉”光彩熠熠。
      由于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璧山在2010年全市考核中,以总成绩89.26的高分雄踞三个“第一”:总分全市第一、同考核组第一、民调满意度增幅全市第一;县党政领导班子被评为先进领导集体。
      “璧山的发展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范明文说,“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将这种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推荐访问:之道 发光 渝西 “渝西璧玉”的发光之道 渝硒玉 渝西玉哪里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