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非货币金融机构 [浅议金融机构部门分类对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的必要性]

    时间:2019-04-21 03:18: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作为货币金融统计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的金融机构部门分类,对于微观数据质量和宏观政策制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了解金融机构部门分类的必要性。  关键词:金融机构;分类;货币金融统计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1-0022-02
      1 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概述
      货币与金融体系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由货币统计和金融统计量部分构成。其基本目的主要在于获取宏观经济统计中货币、信贷、债务等金融总量数据,从而为国家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建议,该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有其独到的意义。
      其中,货币统计是指一个经济体的金融部门的资产和负债的存量和流量的宏观反映,而金融统计则是指一个经济体所有经济部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和流量的宏观反映。二者都是依赖于微观基础,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金融总量加以衡量。
      根据《MFS2000》中对货币统计和金融统计的定义和论述,我们可以将整个货币金融体系作如下概括,进而形成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如图1所示)。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由目的体系、微观系统体系和总量体系构成,其中, 目的体系由基本目的和其他目的构成,而微观系统体系则由主体识别、客体识别和一致性约定构成,从而通过同质性分量加总得到总量,通过对总量的静态和动态分析从而达到构建该体系总量体系的目的。
      2 金融机构部门分类
      根据MFS2000的定义,金融性公司部门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金融中介或相关辅助性金融活动的居民公司或准公司。主要依据其经济目标、职能和行为是否具有同一性,将其划分存款性公司和非存款性公司,而存款性公司有课进一步划分为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型公司,如图2所示。
      在我国,中央银行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他处于金融体系核心地位,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它具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控制监管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代理国库、主持清算等其他金融部门所不具备的特殊职能,是政府机构,需要单独列出。而央行的划分对于货币金融统计学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下文中会有所阐述。
      金融机构部门分类是金融主体识别的主要内容,也是货币金融统计学方法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下分别从两个角度论述金融机构部门分类的必要性。
      3 从金融视角加以分析
      3.1 从货币政策实施的角度分析
      众所周知,中央银行首先是发行的银行,同时也是银行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他承担着代理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发行货币、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维持币值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其中,央行作为法定支付手段和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货币政策借助银行体系,率先应用于实体经济,通过超导机制发挥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央行希望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实现高就业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利率稳定、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稳定六项最终目的。然而由于这些目标之间自身存在的冲突性是央行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在其中做出适当的选择,以期使国家经济获得最大的发展。央行可以通过例如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间接影响这些目标,但由于政策本身实施和作用的滞后性,直接盯住这些目标是不现实的,于是央行通常选择盯住指标而非目标的方式观测经济运作情况,通常选择对就业率和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的中介指标加以观察(譬如货币总量),同时对例如准备金总量等一系列对货币政策极为敏感操作指标进行控制。即是借助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引导货币政策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由此可见,中介指标对于货币政策实施不可或缺。在我国通常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加以观察。分而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正是以金融机构部门分类为依据。通过衡量金融机构与其他国民经济机构部门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金融交易,进一步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进行核算,从而反映货币的创造过程,揭示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因素。如果不进行金融机构部门识别和划分,则难以依据同质性原理对货币供应量做出准确的划分和统计,难以详尽反映货币创造过程,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制定,违背了货币统计工作初衷,也难以实现了货币金融统计的基本目的。
      3.2 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角度加以分析
      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这不仅需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稳定性测定与评估,同时也需要加大金融市场监管,积极推动金融改革,以改革促稳定。可以看到,无论是出于对系统分险的事前防范预警亦或是事后评估,都难与宏观数据的搜集脱离干系。只有掌握各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金融子市场的交易情况, 才能避免金融市场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的巨大灾难,或是对已然产生的恶性后果加以妥善处理,譬如对受冲击机构实施救助。其中,救助的实施则需要我们对于求助机构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机构的性质、职能、和目的决定了我们需要对其采取的救助方式以及流动性支持的规模。而这一切都与金融机构部门分类息息相关。金融机构部门分类不仅提高了央行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救助时间和处置成本,使得央行救助的以规模化,从而更好的发挥央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为金融市场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同时,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稳定评估框架的建立,都需要我们从微观层次对照国际标准与金融各部门机构自身的性质,设计出一套合理科学的监管指标。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部门分类监管,分类测定,从而及时掌握金融机构运营状况,及时监测金融风险。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部门各自运行特点和局限,制定适宜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制度,从而保证各金融部门有条不紊的运行,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外,推动金融改革,以改革促稳定未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如何能够立足于金融机构各部门特点,对现有金融机构部门分类和划分所存在的滞后性、过渡性和局限性加以变革,在与国际划分标准接轨的同时依据中国国情,保留中国特色,从而能够帮助政府真正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各金融部门发展动态,切实制定相关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从统计视角加以分析
      根据货币金融统计方法论体系,货币金融统计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单位,即微观系统体系,而其中的主体识别系统中金融机构公司的性质、分类及其演变等内容是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从统计数据的获得来说,一切宏观数据的获得与评价都是依赖于微观数据的质量,毫无疑问,对金融机构进行科学的分类,不仅大大简化了数据搜集和汇总过程,使数据自成体系,清晰明了,也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难以想象,对于在性质各异的金融机构中使用同一套统计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所造成的工作不便和获得的统计数据质量各异。只有对开展对金融机构部门加以科学的分类,才可以针对各类金融机构制定适宜的核算范围和特定的核算监管机构,从而确保统计工作的不重不漏,保证统计工作完成质量。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各自的发展和运行状况,及时有针对性的修订金融统计手册,明确金融交易核算范围,从而能够在满足金融统计需要的同时更好地兼顾货币统计要求,提高统计所获的微观数据的可用性和真实性。由此可见,金融机构部门分类不仅决定了其对于可提供分析、有一定质量的宏观金融数据的可行性,而且更好地反映出金融活动的变化的真实性,为国家正确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谢小燕,聂富强,王青华.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若干思考[J].财经科学, 2004,(2).

    推荐访问:方法论 必要性 金融机构 货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