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阅在课堂,读在内心_乐乐课堂官网首页

    时间:2019-04-04 03:19: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全可以从一些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关键词,让学生学得“有味”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上。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作为学习的“突破口”。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就抓住了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咯吱”,让学生着实过了一把朗读的“瘾”。第一个“咯吱”是树枝被雪压断时发出的声音;第二个“咯吱”是人踩在厚厚的积雪上的声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靳家彦老师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也抓住了一个“笑”字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有了进一步提高。他让学生分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开始的时候,学生说得与主题相去甚远。但当他们再次与文本进行对话后,学生的感悟就很有深度了。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同样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抓住一个“唧”字让学生体会燕子飞行的“快”。怎样表现出“快”呢?我想,学生一思考就会明白了。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老师要对文本有深刻的解读。
      二、一根“线”,让学生学得明白
      每一篇文章在写作时,作者都会围绕一定的线索来组织语言。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这条线索,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就会更深。因此,我们要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抓手,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他紧紧围绕一个“爱”字,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以及大黑骡子爱彭德怀的句子。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到两者之间的深厚情感。这样,学生得到的信息就会有条理、有深度。
      一些描写人物类的课文也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教学《少年王冕》时,就可以让学生分析:  读了课文,你觉得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学生概括出来之后,就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我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就让学生围绕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来学习课文。当学生接触到具体的语言文字时,我就试着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学生的分析体现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当学生有了学习文本的这根“线”,他们就会学得明明白白。
      三、会取舍,让学生学得“简练”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对文本进行取舍。我们要善于抓住一些重点段落,让学生进行深刻的感悟。这样不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在深刻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一些“空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一课时,我就抓住“我军严词拒绝”这样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想象:我军会说些什么?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样,学生就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会拓展,让学生学得丰富
      张振村说过:“与人的心同样辽阔的是语文。”因此,如果仅凭课文中的那些文字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适时地补充一些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黄山奇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迎客松的地位,我搜集了挂在人民大会堂的一幅迎客松的国画。我先让学生猜猜这幅画会挂在什么地方,接着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迎客松有没有这样的资格。这样,学生对黄山奇松的印象就更深刻了,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多媒体,让学生学得精彩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把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制作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一些写景类的文章,当学生有了形象的感知之后,他们会对这些景物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感情。
      在教学《梦圆飞天》时,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对词义、句意的理解只能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显示出火箭发射上天,卫星在转播电视节目等情景,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以往的生活经验同眼前的形象挂上钩。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当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更新自己的理念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教学的“有心人”,让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生命!

    推荐访问:内心 在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