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改善教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时间:2019-01-30 03:3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传统教学往往过分注重学科知识,教师通常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使知识成为中心,教师成为主角。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不懂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现实课题,是千万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
       关键词:兴趣;效率;提高;方法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让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千万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现实课题,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自己的教学方法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教师讲授过多,那么教师将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将变成名副其实的一堂课,学生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障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这样他们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下面我就结合数学这门学科来谈一下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增加一些兴趣,减少一些强制
       捷克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心理上就会处在一种亢奋状态,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的时候,通常是老师把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告诉学生,然后学生就反复地做题、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地运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学习数学的心理,影响学习效率。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运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学校前面有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一位同学从学校门口出发,先走了8米,又走了5米,问这位同学现在位于什么位置。这个题目很形象,也很简单,但是这个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从这个问题情境中可以得到这些答案(设向东为正):(1)先向东8米,再向东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东13米,列式为8+5=13(米)。(2)先向西8米,再向西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西13米,列式为-8+(-5)=-13(米)。(3)先向东8米,再向西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东3米,列式为8+(-5)=3(米)。(4)先向西8米,再向东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西3米,列式为-8+5=-3(米)。从而引出同号两数相加及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从这个问题情境引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则,并能够正确地运用。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正确预习数学
       “教学”即“教”与“学”的结合,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比如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也会预习,但是效果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学生预习只是把书本看看,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我每次在学生预习之前,都出示预习提纲,出示预习要求,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理解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例如:我在上“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预习题“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我让学生在制作的时候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怎样剪、怎样折才能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2)剪去的部分是什么形状?(3)剪去部分的边长与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去预习就有了一定的预习目标,避免了盲目性。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方法达到了很好的预习效果。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数学很关键的。
       三、自主探究,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合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这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学习潜能。下面我就以“钟面角”问题(求m时n分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作为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已经知道,钟面角是指时针和分针在某一时刻所成的角,钟面数字从1到12共有12大格,60小格,而1周角等于360°,所以钟面上每大格对应360°÷12=30°的角,每小格对应360°÷60=6°的角,这样时针每走1小时对应30°的角,分针每走1分钟对应6°的角。
       师:你能求出2: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吗?
       (学生都没有很快地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师:钟面上哪一个整点时刻时针与分针重合?
       全体学生脱口而出:12点。
       然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一个钟的模型(图1):
      ■
      图1
       师:要求出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即求图中哪个角的度数?
       全体学生:∠AOB
       师:∠AOB可以看成哪些角的和或差呢?
       全体学生:∠AOB=∠BOC-∠AOC
       师:但是我们能求出∠BOC和∠AOC吗?
       小组讨论片刻后,生1:∠BOC=120°,∠AOC=70°
       有一部分学生回答的稍微慢些,我就接着提问:有同学有补充吗?说说具体的求法。
       生2:∠BOC=30°×4=120°,∠AOC=30°×2+0.5°×20=70°
       生3:∠BOC=6°×20=120°,∠AOC=0.5°×140=70°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而且从不同角度考虑的,那么如何来解一类问题呢?
       接着,我就进行了分析:∠BOC即分针从12:00到2:20转过的角度,由于分针1小时转一周,所以分针转过的角度相当于旋转20分钟转过的角度,即:∠BOC=6°×20=120°,而∠AOC就是时针旋转2小时20分钟转过的角度,此时时针除了转了2大格外还又转了20分钟,即:∠AOC=30°×2+0.5°×20=70°。
       其他同学都略有明白,便齐声回答:∠AOB=120°-70°=50°
       接着,我又出示了求8:12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解决什么?
       生:画示意图。
       (引导全班一起画示意图:图2)
      ■
       图2
       师:∠AOB可以看成哪两个角的差呢?
       生:∠AOB=∠AOC-∠BOC(学生有意识地模仿第一题来回答。)
       师:我们如何来求呢?
       生:∵∠AOC=30°×8+0.5°×12=246°,∠BOC=6°×12=72°
       ∴∠AOB=246°-72°=144°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AOC可以看成时针旋转8小时12分,即8大格加12分钟转过的角度,即:∠AOC=30°×8+0.5°×12=246°,∠BOC可以简单看成分针旋转12分钟转过的角度,即:∠BOC=6°×12=7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师:我们能知道m时n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吗?
       生1:夹角为6°n-(30°m+0.5°n)
       生2:夹角为30°m+0.5°n-6°n
       生3:夹角为30°m+0.5°n-6°n
       (全班表示赞同生3的回答。)
       师:我们设时针与分针m时n分的夹角为α(0°<α<180°)那么α=30°m+0.5°n-6°n
       师:请大家计算一下9:05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
       α=30°m+0.5°n-6°n=30°×9+0.5°×5-6°×5=242.5°
       (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很快做出了这个答案,但有几个同桌在讨论是不是错了?)
       师:按照提出的公式,做到α=242.5°的同学举手。(部分举手)
       师:那其他同学做到多少度呢?
       生1:360°-242.5°=117.5°
       师:补充说明:当α>180°时,夹角α′=360°-α
       师:总结方法:①理解公式,并利用公式求m时n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②自己画示意图,通过12点这个特殊时刻来计算。
       我认为我上这节课还算成功的:首先,这个题目来自于现实生活,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其次学生学会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再次,培养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事实也证明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回顾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就需要我们要通过教学反思来弥补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老师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需要老师在不断的课堂教学中汲取经验,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技巧、现代教学媒体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听讲,从而以提高堂效率。通过多次的思考,我找到了一些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我在讲重点时,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主要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2]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3]王玉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 改善 效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