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策略

    时间:2019-01-08 03:3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本文浅述了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策略 生活化情境 实践操作 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开始外显于课堂教学之中。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我们感到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偏差。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我们的担忧和关注。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是目前课改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浅述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前提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那些用来装东西的盒子,如牙膏盒、茶叶罐、可口可乐罐、粉笔盒等,并观察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及不同之处。学生在生活中认真地找,有目的地观察,并带了很多的物体到课堂上。我便提议:“你们能把同小组同学带来的物体按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摆放好吗?”提议一出,同学们热情高涨,马上进行小组分工,很快就摆放好了。接着又问:“你们知道这些每组形状相同的物体在数学图形当中分别叫什么名称吗?”同学们一听兴趣十足,猜想出了很多名称,如“长盒子”、“圆柱子”、“方正形”等。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显然,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还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化感情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新课标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摸式,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在课堂中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诱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感情,化感情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与应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不能比拟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学生在校外从事活动的类似形式进行教学,即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天生好动的特点,从学生平时的生活或已有的知识中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动手,以动启思,促使他们思维的发展,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从而被数学活动所吸引,积极参与探究,进而在操作实践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究热情,自主获取知识。如在《克和千克》教学中,从生活例子出发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再一步步渗透数学知识,最后又回到生活,让学生把准备好的苹果、盐、塑料、绳子等实物,进行摆摊买卖,学生分角色充当售货员和顾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买卖中。他们通过称一称、量一量,知道了一千克大概有多重,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循环。再让学生回到生活当中,去发现一些商品的质量,从生活中学,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进行交流,评价,分别说说发现了什么,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学生加深印象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用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用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在教《一百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带来小棒、幸运星、瓜子等物品,让他们用这些物品摆一摆100,叫一位同学到实物展示台上演示,问他是怎样摆的,其他同学也可将自己不同的结果演示。这样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互结合,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使学习的结果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加深印象,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教学的学习。
      五、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些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又永恒的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把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海南出版社.
      [2]梅里尔・哈明[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3]赵毅.在合作中互进,在探究中提升.

    推荐访问:数学教学 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