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如何利用教材上好小学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材课内外知识大全

    时间:2018-12-30 03:39: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新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创造性运用教材
      
      一、创造性运用教材的原则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前者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载体,不要轻易否定;“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二、创造性运用教材的实践与探索
      
      1.单元重组教学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编排教学,其中读读背背、古诗词、专项阅读、口语交际等分散在每个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中,可谓难点分散,记忆分摊,分类科学。人教版作为“国本”,经沧桑洗礼,千锤百炼而成。教师按部就班无可厚非,况且,按序教学可以保证教学与检测的有序。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任何一本教材都难以十全十美,这是不争的现实。教师不应是教材的奴隶,而应是教材的创造者、丰富者。这就给施教者提供了一个创造的舞台,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让教材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可见,教师是教材忠实的使用者,更是教材虔诚的研究者,最具权威的改造者。
      教师首先要考虑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灵活使用教材。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全册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根据新课程精神以及本册教学目标,理出头绪,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整合,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现行教材的安排在教学效率与知识的集中突破方面很难两全。每单元都有相同的内容,每单元又匆匆而过,蜻蜓点水,周而复始,得不到系统而稳定的训练,知识强化不够。如笔者曾将读读背背、古诗词、阅读、口语交际、社会实践等课程进行重组,组合成“古诗大讲堂”、“阅读新园地”等五个研究性学习专题,在一段固定的时间里进行专题训练,师生共同探究并总结出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规律与学习方法,使分散的教学内容得到集中、稳固和较持久的训练。
      其次要进行语言重组、篇章(文章的结构)重组的教学尝试。如《火烧云》一课中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段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写“天空出现什么”,再写“它的样子”,最后写“它的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吸收作者的表达方法,借鉴作者的语言,把想象中的火烧云描述出来,于是,有的学生这样描述:“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浴盆,一个胖乎乎的孩子在浴盆里洗澡,大大小小的肥皂泡冒出了很多很多,我正看得出神,肥皂泡慢慢变少了,孩子也不知哪里去了,只留下一个空空的浴盆,一会儿,浴盆也被天上的仙女端走了……”还有的学生这样描述:“一会儿,天空忽然来了一大群羊,好漂亮,好神奇的羊群呀!有的是桔红色的,有的是淡黄色的,有的是褐色的,还有的半灰半百合色……只有在天上才能见到如此神奇的羊群,我多想牵下来一只,轻轻摸一摸它那美丽的身体,可是一转眼,羊群就不见了。”由简单的模仿到有意识地把颜色和形状进行重组,在重组中超越了文本。
      再如教学《凡卡》一课,在学习完课文以后,教师让学生试着重新编排文章的结构。有的学生用插叙的手法从凡卡挨打开始说起,有的学生用倒叙的方法从凡卡写信开始。即使同一种顺序,切入点也各不相同。如此的结构重组使学生兴趣盎然,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激活了思维,体会到了同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叙述方法,同一件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技巧。
      重组教学使每一知识点得到系统的学习、总结与归纳。学习方式的改变,教材的整合,极大地发挥了师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2.“学生点课”教学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要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格健全,个性得到发展;要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开学第一周,笔者让每位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或读、或背、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的同学帮助。当我问到一位一向讨厌背书的学生为什么也背得这样投入时,他的回答是:“我喜欢!”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我趁机会从他们口中得出他们喜欢的原因,从而了解到学生的情趣与爱好,感受到百炼成“纲”的教材的确在某些方面不尽如“生”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开学之初学生就通读了一遍教材,这对全学期的学习,对教师灵活使用教材,对学生养成预习、自学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
      对于学生眼中不太喜欢的课文,学生既有真知灼见,又有一时的迷惘、肤浅的认识。在教学中,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活动,或质疑、或解惑、或共同探讨、或展开辩论……由于教学活动是由学生的个性爱好开始,以生定教,学习活动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世界走向作品中的巴金、老舍,走向桂林山水、张家界,学习与学生的认识、体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师生共同与作品对话、交流,叩问心灵,质疑解惑,课堂生成出教育的智慧,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感悟到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3.欢乐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培养多角度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开发儿童天真烂漫的想象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欢乐教学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现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体会放进瓶里的石子与水的关系,笔者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具体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学生们你放一颗,我放一颗,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通过实验,学生们不仅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还仔细体会和理解了词语“一颗一颗”和“慢慢”的精妙。最有价值的是,有学生在实验以后还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用这种方法,无论瓶里的水有多少,乌鸦都可以喝到么?于是,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结果发现,水太少的时候无论放多少石子乌鸦都不能喝到水。可以说,是实验让学生多角度理解了文本,把思维引向了深入。
      
      三、结论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要不断地钻研、摸索,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

    推荐访问:语文课 上好 教材 利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