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解读高中数学文本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19-05-19 03:17: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中数学强调: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果与过程并重,呼唤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苏教版高中数学特点鲜明,解读文本特点,激发生本兴趣,更易落实高中数学教育理念。
      一、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1.具有趣味性和启智性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融入了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数学家和许多一线教师的心血,融趣味性和启智性于一体。具体表现为该书的主题是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题目是有趣的,教材和物质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智慧。例如文本中这样的一题:中国象棋的半个棋盘上有一象棋“马”,它坐落在A点,开始下棋时,“马”走第一步,他有几种可能的路线?让学生尝试在棋盘上画出来。它能不能从A点走到与它邻近的B点?它不能从任一交叉点出发,走到棋盘上的其他任一交叉点?”这个问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象棋为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思考的不仅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充满趣味性。在思考过程,启发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教材更具亲和力和舒适感。
      2.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挑战性和思考性问题更加明显,文本特别强调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分析和推理解决问题。让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与兴趣。例如,“以长30厘米的铁丝围成矩形,矩形的面积(平方厘米)表示为矩形一边长x(cm)的函数,并画出函数图像。”让学生构图,在大脑里形成空间模型,然后观察图形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找到答案。
      二、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追求知识,认知事物,敢于追求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将文本中的基本知识教给学生外,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让学生感兴趣,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为主题的有效教学。鼓励、培养学生的思维,大胆创新,逐渐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对自己有信心。
      1.联系实际教学,激发兴趣
      实践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社会、科技、经济、生活等为背景,关注社会热点、国家改革、经济信息和体现数学的巨大作用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如在研究函数最值问题时,教师提供案例教学:商场购买单价为80元的商品,如果卖90元一个,能卖400个,该商品单价每增加1元,销售数量减少20个,假如要想获得最大利润,价格应为多少元一个?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很科学,很典型,又很有趣味性,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促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了解数学的概念,教师应该创建一个和谐快乐和有益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教学具体数学知识。
      (1)语言描述情境。如:正弦定理表达式S=1/2absinC,高中的学生是熟悉的,在复习时,学生突然提出:三棱锥的体积能否用它的两个相邻侧面的面积与这两个面的夹角的乘积的1/2倍来表示呢?”其他学生的兴趣会受到激发。面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及时诱导: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1.设三棱锥相邻两个侧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夹角为e,判断V是否为1/2S1S2sinθ,让学生分组探究后,引出问题2:设相交棱长为1,判断V与S1、S2、sinθ、1的关系,并写成与正弦定理类似的式子。让学生思考、沟通,最终可得到公式V=2/31S1S2sinθ,这个过程是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知过程中体验主体的主动性。教师应该下放权力,走到学生中,平等参与学生的讨论,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2)多媒体创设情境。新课程改革下的苏教版数学教材特点是鲜明的,它使用更人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和痴迷数学。让数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文化价值与数学美。
      3.设计推进的课堂提问,激发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基本的知识,更要从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思考,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如:在进行“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变换”的教学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变换”课件,随意的输入数据A、ω、φ,从而得到不同的正、余曲线,通过让学生从解析式和图象的角度自己分析参数A,ω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从感性上加深认识、体会图象的美感,形成视觉冲击,加强教学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通过对A、ω、φ的控制,为什么正弦曲线与余弦曲线可以互化?”“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是不是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这里,教师冷静思考,层层追问,巧妙捕捉多媒体的亮点资源,机智生成新的教学策略,使教学顺利展开。
      总之,把握好苏教版高中数学的人文性和实践性,激趣探究,学生定会爱上数学。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推荐访问: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解读 高中数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