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语文教学与创新思想]语文教学思想

    时间:2019-02-12 03:34: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能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语文教学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项神圣的、创造性的劳动,它不可能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应该由教师个性去创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树立创新思想,不断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 观念 方法
      
      西方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钱学森也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所以,中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统治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几十年,造成极大危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开智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说语文学科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它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语文教师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走出传统,走向创新呢?我想从教师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创新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我认为从教师的角度讲,首先应学会改变,只有改变了旧有的思想和观念,才能走出僵化和封闭,重新确立新观念,从而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语文教师应更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改变角色意识
      课堂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这关系到谁是学习的主人的问题。以往的观念认为只有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宰,是舞台的主角,而学生只是观众,结果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堂课成功与否就看一个教师表演是否精彩。虽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但至今仍没有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教师在唱着“主角”,略有改进者只是将“满堂灌”改成了“满堂问”,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多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主体性的体现,殊不知所谓“主体性”教学有多层意思,首先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它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作用是指导、辅导、点拨。它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再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照此理解,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终结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空间,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首先必须更新的观念就是改变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而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
      
      2.改变关系意识
      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随之而改变的就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往的师生关系中,“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对立面的,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管理者,而学生则是被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这样的关系,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最终达到的是双赢,也就是达到共同发展。所以,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是“对话人”的学生个体,所以在新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先知先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
      因此,教师只有转变了师生关系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宽容和理解,让学生与教师在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沟通,语文课堂才能闪耀创新精神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思想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改变目标意识
      培养的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还是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关系到民族的进步。以往教学强调的是认知性目标,培养的是知识的积累者,而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学生死记的知识越多,也就成了人才。但在当今社会,知识虽然有很大的价值,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会运用就会成为死知识,成为负担。知识与能力相比,能力理所当然应居于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这是时代的要求。而在新的课改理念中,除知识和能力外,更进一步强调了人的情感与态度,强调了教学目标应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这是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问题。
      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情感性极强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以知识灌输为目标的教学观念,在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能思考知识,创新知识。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的创造性还没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创新的意识日趋淡薄。为了使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最能激发学生创新思想的学科,语文教师就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会改变,学会创造。从教学角度来说,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授课方式,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让学生真正回到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1.改变“满堂灌输”,倡导多元互动。
      唱“独角戏”式的“满堂灌输”是几十年来左右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许多教师热衷于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得兴起,往往陶醉于眉飞色舞的自我欣赏之中。而学生却只是一个旁观者,听得来劲,就应和几声,听得乏味,则垂头而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性。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新颖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互动,这无疑是教学上的一大进步。然而,目前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它是从师到生的单向的线性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有效的互动,应该是一种多元的,回环形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建立师与生(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生与生(包括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多重关系下的互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这表明学习不是被动、客观地接受外部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地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建构内部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我们提倡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提倡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正是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现,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解放。
      
      2.改变“肢解课文”,重视整体感悟。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盛行“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从范文入手解析文章,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到结构段落、中心思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样,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二是倡导读写结合,在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认为阅读文章就是为了写好文章,这样,又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一谈。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完整性、有机性以及这样的特质:形式和内容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表达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德国哲学家谢林更是明确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这些论述说明艺术的生命在于它的整体性。所以,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必须贯彻整体性原则。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前苏联图书馆学家鲁巴金也说过:“读书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从写作目的讲,作者是要通过自己的文章把人生经验传达给读者,那么读者阅读的目的,也就是想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阅读创造新的意义。根据现代阅读学的观点,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维度,阅读是阅读者用心灵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应该是对作的“感知――理解――体验――领悟――创造”。所以,语文教学不是要去专业性分析文结构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点,要知道,对局部的任何孤立的、静止的分析都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自己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理解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而且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解读输入到文本中去,用以激活信息的意义,做到读中有悟,得到某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
      
      3.改变“唯教参是瞻”,鼓励质疑创新。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人为的“设限”。对文本的理解,常常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教参是唯一的依据。但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答案的模糊性和丰富性。著名的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曾说过“在社会科学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章(文学作品)没有阅读者的参与,只是一个没完成的文本。文学作品包含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填充,在实际教学中,给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应趋于统一,而不应有争议,这是不正确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因此,阅读应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有些文句的含义是朦胧含糊而非确定的,而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正在于作品中所含的意义的含混性。文学作品失去含混性、多义性,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特魅力。因此,阅读文本没有唯一的标难答案。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既是对文学的亵渎,又是对学生创造天性的扼杀。我们教师不能用所谓的正确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因素、社会经验等,对同样的文本作出丰富的个性化解读。
      在教学中,首先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不唯教参”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一种学会思考的教育,而学会思考教育的核心在于能否提出独到的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人为的“设限”,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勇气,还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思想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