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19-01-28 03:26: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学生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释疑,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与机会,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自控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创设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创设尝试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数学活动中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的。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变得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用8个等底等高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5个涂色)拼出正方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涂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利用发下的教学材料,通过折叠、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把图形转化成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也要求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尝试操作,看出图形虽变了,但涂色部分所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没有变。在此基础上我又问:“如果把这些三角形任意分散组成不规则的图形,那么涂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为什么?”由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了事物的本质,所以很快回答出问题。学生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系统探究,认真验证,亲身体验的发展性习惯。
      
      二、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合作交流是促使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数学活动,把学生引入一种积极参与状态,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思维的火花不断闪耀,创新成为可能。
      例如:教“乘法初步认识”时,我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了几个几。在此基础上,我出示“3行苹果,每行4个”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议一议,这张图表示的是几个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个几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讨论完毕,学生个个举手,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表示4个3,有的说表示3个4……我听了,表扬了他们,正当我要转入下题,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这张图表示2个6,我一听愣住了,略带疑惑地问:“这张图表示2个6吗?”但学生并没有因为我的疑问改变自己的看法,很肯定地回答――是的,我没有剥夺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微笑着说:“请你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看这张图的好吗?”那个学生非常高兴地跑到黑板前面,手拿教鞭在图上比划着,一份是6个,另一份也是6个,这张图里有2个6,学生听了他的发言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创设实践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发现规律。通过“我猜第三个角度数”的游戏,很多同学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接着问是否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请你们开动脑筋,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多种方法证实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最后我问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学生思考回答:房梁、三角板凳、自行车……,那为何要用三角形而不改成其他形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只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大量的探索实践中,同学们丰富了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实践能力。
      
      四、创设标新立异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自由与解放中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例如:教“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我出示了一道题目:“一段路长300千米,一辆汽车3个小时行了全程的3/5,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要几小时”这道题目,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先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的线段图形构成一个整体,学生在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视听信息,很快就理解了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300÷(300×3�5÷3)。在学生沉浸于成功的喜悦时,我突然发问“还有更简单的算法吗?”学生冥思苦想,此时,多媒体技术再显作用:“具体长度300千米隐去,只剩下3个小时和3/5有红色的一段线段图上闪烁。学生恍然大悟,写出了两种新颖的方法:(1)1÷(3�5÷3),(2)3÷3�5。这时学生的思维已完全不受定势思维的局限而处于相对独立而又富于创造性的思维之中,探究出的结果既合理、灵活,又体现出创新精神。
      智慧不可言传,只能在实践中去感悟,因此,在新课改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再是轻易地讲解、暗示,而是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适度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从而切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

    推荐访问:主体性 发挥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