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略论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启示|西南联大精神启示

    时间:2019-01-14 03:26: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西南联大,全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先是在长沙,继而在昆明联合组建的一所战时大学。从1938年5月到1946年5月,它在八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科院院士、12位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和科技工作者。本文从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研究其特点和成就,也为当前的大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一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批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同出于一所大学,表明西南联大较好地遵循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规律,把握了创新人才成长的特点:
      1 造就通才的培养目标
      通才教育思想即提倡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使其融会贯通。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便主张通才教育和选修制。文理不能分科,“习文科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始著名的《大学一解》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为什么?“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2 文理渗透、重视基础、内容新颖的课程结构
      公共必修课的设置:联大在教育目标上提倡“通才教育”,这一点对于学校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校风、学风各方面都有影响。全校性的共同必修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一般包括: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伦理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门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和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原则上共同必修课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不过各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文法学院对上述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必修两门,理工学生对上述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必修两到三门,工学院则可以不修中国通史。
      选修课的开设:配合学分制的严格规定,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又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联大八年内所开设的1600多门课中有大量的选修课。选修课的教材一般都是自编的,而且多是新老教师辛勤钻研的最新成果,因而选修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而且还能发挥教师的专长。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修课程,不受本专业的限制。
      重视基础理论课:联大特别重视基础理论课,一般都由系主任或有经验的教授讲授。而且往往由几个教授同时开一门课,比如:“中国通史”就有孙毓棠、吴晗、雷海宗三位教授同时开,而且是各有侧重地从经济、典章制度和文化史等不同的方面来讲授;文学院中国文学系的“国文读本”有罗庸、朱自清、浦江清、王力等多位教授同时或分段开;理学院的“初等微积分”“普通化学”等基础必修课也是如此。一门课由几位老师同时开,而授课教师又各有自己的体系和侧重面,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比较,同时还能在教师中开展学术争鸣与竞赛,有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
      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联大根据特殊时代的需要开设了一些新课程。例如,共同必修课中曾开设了一门“理想与现实”的课程,在教学与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现实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树立起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3 师资力量雄厚,硕学鸿儒荟萃一堂
      西南联大非常重视教师的聘用,从1938年4月26日的第六十次常务会议到1939年12月19日的第131次常务会议,基本上每次会议都有教师聘用方面的内容,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在思想上重视之外,在教师聘用方式上也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例如,沈从文只上过小学,华罗庚中学没有毕业,钱穆也没有大学学历,但丝毫不影响联大聘他们做教授。另外,费孝通、钱钟书、吴晗等人都是联大期间新聘的教师,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闻名中外的大学者。虽然西南联大的教师数量在当时的高校中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强、最有水平的,教授阵容常年保持在180人左右,其中,有117人在国外留过学,留学七八年以上的不在少数,他们不仅学历高,知识结构新,知识面广,大多数人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修养,而且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的系统训练,是一批真正会通中外、会通古今、会通文理的大家人物。
      4 西南联大的办学环境和学术氛围
      西南联大办学成就非凡,培养出大批杰出的创新型人才,与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固然关系极大,但办学的环境和氛围也很重要。这里说的环境,主要是办学的外部社会环境,比如西南联大与当时云南地方当局的关系,与国家教育当局的关系等;这里说的氛围,主要是指西南联大内部的学术气氛。西南联大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应该说,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造就了一代西南联大人。1939年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统一大学各系科课程设置和统一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的训令,西南联大教授会认为这不符合通才教育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就用教务会议呈常委会函的名义转报教育部,质疑和抵制教育部的训令。
      5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西南联大学生虽然学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课堂有名师指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课外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在众多的社团、壁报、读书会、讨论会上,开展政治、学术、文艺、体育、学生自治、社会服务等各种活动,抒发爱国热情,交流思想观点,发挥兴趣特长,提高文化素养,锻炼活动能力。学生中组织了许多进步社团,如文艺社、新诗社、剧艺社、阳光美术社、铁马体育会等,公开成立并展开活动。联大生活虽然清苦,但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这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很多校友回忆都提到泡茶馆,泡茶馆不是为了休闲,而是求学的一种表现。李政道说:当时学校晚上电灯不亮,无法看书,只好到街上茶馆里去坐,茶馆里有汽灯挂着,比较亮,花很少的钱,泡一杯茶,坐一个晚上或一天,老板都不会撵人。于是一到晚上,茶馆里满是学生,一人抱一本书看,这不妨叫作“茶馆方式”的读书。汪曾祺就曾说过,他这个小说家就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二 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启示
      
      通才教育和选修制奠定了联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之受到良好人文精神的熏陶,联大学子毕业后大多都有留学西方的经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纷纷响应祖国号召,历经千辛万险、艰难曲折,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参加建设。当时大陆刚刚解放,民生凋弊、百废待兴,但他们毅然选择了回国的道路,这与当年联大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不能不有密切的关系,其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的思想内核,对我们今天的高校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1 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
      1999年北大确立了“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改革目标,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也需要过硬的专业本领,现代社会人必须有谋生之技,方能择业糊口――这实际上是价值合理性教育与工具合理性教育的统一。首先,通识教育应该有宽度也有深度,学生既广泛 涉猎多门学科又致力于某一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当前职业变换非常频繁的情况下,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更能灵活地适应工作转变;再次,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学习专门技术,也关涉到学习者其他相关禀赋的发展及其学习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感悟。
      
      2 建立课程内容的更新机制
      我国现有高校的课程内容还是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最新动态,部分课程内容所反映的还是前10年甚至前20年的成果。这一点上,西南联大的做法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通过领导者的激励和促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联系现实需要,讲授最新的研究成果,没有统一和定式,一切都是以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学科的发展需要为依据,通过教授最新、最先进的内容,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3 重视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基础知识是指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了解与掌握一门学科所必需的知识,其作用不仅在于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利,更在于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益。未来就业的趋势将是劳动者的全面流动和跨行业流动,这就更要求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增强其就业的适应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向宽口径、厚基础的方向发展。
      
      4 注重开发校本课程
      1940年在当时的教育部颁布大学课程统一设置的训令时,西南联大的教授就曾联名上书反对教育部统一课程设置和统一考核。事实上课程的魅力正在于日新月异与丰富多彩,惟其如是,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在于展现教育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的资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发展学生的潜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体制,不仅压抑了学校自主性的发挥,而且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近年,一些高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总体来看,由于缺乏具体理论的指导,许多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改革的进展还是缓慢。
      西南联大如今已是历史陈迹,但它曾哺育和润泽无数莘莘学子心灵的恢弘博大的精神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作为实体的西南联大早已逝去,但作为学术研究对象,西南联大总会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来研究。作为精神象征,西南联大还会被与她有过直接间接联系的人们时常怀念。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西南联大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永远的光荣和丰碑。

    推荐访问:略论 联大 启示 经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