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数学课堂游戏100例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元”的捕捉策略

    时间:2019-01-11 03:30: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生成一些动态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艺术的高超,不仅仅表现在精彩的预设上,更表现在灵动的生成上,教学的精妙就在于动态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巧妙利用。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元”,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教学稍纵即逝的契机,将其发掘和利用,从而确定新的任务,制定新的方案,形成新的教学流程。
      1.捕捉错误资源
      课堂是一个生长智慧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不断出错的场所。就学习而言,错误本身就有很高的学习价值。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一种经历;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尤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个别关键性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错误,或蕴含着创新思维的错误,被教师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同学新的学习材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起到曲径通幽的特殊效果。引导、比较、发现错误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想品质,纠正错误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求异性,使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更显实在。
      例如,在“双曲线定义的应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双曲线-=1上有一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是4.5,那么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多少?
      大部分学生是这样求解的: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知,|PF|=7.5.由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可知||PF|-|PF||=6,故|PF|=13.5或1.5.但这种解法很快遭到不少学生的质疑,对|PF|=1.5这个结果产生困惑。学生经过交流、探求、争执、讨论,发现:若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PF|≥a+c=8>7.5,与题设矛盾,所以点P只能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故|PF|应为13.5.在探索纠错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了动态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自始至终留心捕捉和筛选这些鲜活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剖析,正本清源,巧用错误资源以促进生成,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反思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悟和反思。
      2.捕捉问题资源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身边的生活现象感到好奇,产生疑问,引起探究的欲望,思维才算真正启动。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是萌发新思想、新方案和创造力的起点;是动态生成课堂的主要标志。在数学课堂上,最有灵性及生命力的动态资源,便是学生随时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很有利用价值。特别是学生经历探究和合作讨论后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此时的学生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生成,认识在深化、体验在加深、个性在张扬、思维在发展、想象在驰骋。这是学生思维与情感共生的结果,是弥足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
      例如,在教学“如何描述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角?”时,有位学生提出:“可不可以用类比平面几何中的概念来描述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角?”这个问题本来我是安排在习题练习中的,既然学生提出了,何不顺水推舟,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我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有一位学生提出:“类比平面几何中的角的概念,我觉得二面角可以看做是一个旋转量,它是一个平面绕一条直线旋转而成的。”另一位学生说:“二面角可以看做是一个半平面绕起边界(直线)旋转而成的图形。”
      我肯定了两位同学的看法,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哪一个说法更准确,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给出二面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对其中关键词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同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指出: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角,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样不仅有大小,而且大小是确定的。
      3.捕捉互动资源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生成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与利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如:安排讨论、合作探究等各种互动交流学习的活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互动中,由于思想交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会产生更多的有价值的动态资源。
      例如在复习“命题”这一节的内容时,遇到这样一道题: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摇?摇 ?摇?摇。其中选项(4)为:不存在实数x,使x+x+1=0.
      备课时,我发现这是一个三次方程(高次方程),教学并不作要求,所以我打算把该题去掉不讲。在实际讲评到该题时,我说了一句:“该题是高次方程,不作要求。”突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插嘴说:“可以用导数。”我心头为之一震,心想可借此机会和学生一起研究高次方程根的方法。于是我鼓励插嘴让学生说出了他的想法,出现了下面一系列对话:
      师:你怎么想到求导的?
      生1:看函数y=x+x+1=0的单调性。
      生1:y"=3x+1>0恒成立,所以函数y=x+x+1=0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
      师:函数y=x+x+1=0单调性与方程x+x+1=0有无实数根有什么关系呢?
      生1:画函数y=x+x+1=0草图,看它与x轴有无交点,若有,则方程就有实数根。
      师:很好,把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的问题?那么怎么判断函数与x轴有无交点呢?即函数有无零点呢?
      生1:函数值有正有负,说明图像与x轴有交点,即方程x+x+1=0有实根。
      (这种解法给了同学意外的惊喜,同学们为他的精彩解法而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说明你们非常认同他的想法,那么谁能告诉我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2:零点存在性定理。
      师:太好了,你能把该定理描述一下吗?
      (学生一边描述,教师一边板演。其他学生都投以敬佩的眼神。)
      师:你们验证了函数值正负都有的情况吗?
      生3:f(-2)=-9<0,f(1)=3>0,所以还可以断定函数在区间(-2,1)上存在零点,所以方程在区间(-2,1)上有实数根。
      师:若设方程x+x+1=0的根在区间(n,n+1)n∈Z上,则n=?摇?摇?摇?摇?摇?摇.
      生4:-1。
      师:这样,我们不仅判断了方程有根,而且知道了其根在区间(-1,2)上,那么你能进一步求出其近似解吗?
      生6:二分法不断缩小区间,最终求得近似值。
      师:很好,请同学们一起回顾解题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生2:遇到不会解的方程时,可考虑研究其对应的函数,比如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等。
      生7:数形结合的方法。
      师(总结):从本题的解题过程不难发现,研究高次方程解的问题,可转化为研究其对应的函数的零点问题,而研究函数常要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极值、最值等,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技术性结合的思想。
      本来我打算到此结束,但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思路吗?就因为这一问,又产生了下面精彩的解法。
      同学8:(站在讲台上,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把x+x+1=0化成x=-x-1,设函数y=x,函数y=-x-1,发现y=x是奇函数,且为增函数,函数y=-x-1为减函数,它们在坐标系中的草图为右图。显然这两个函数有交点,即x=-x-1方程有实数根,即方程x+x+1=0有实数根。
      (同学们都不约而同为其鼓掌,我非常吃惊,没想到学生会有这么好的想法。)
      师:从刚才他的解法中,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生7: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很管用。
      生8:把研究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看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问题,也是一种转化的思想。
      师:太善于反思了,总结得很好,很全面。
      进行到这儿,要下课了,但发现同学们得意犹未尽,于是就索性把题目变式如下:思考探索:方程-x+x+1=0有实根吗?若有实根,有几个实根,并说明理由;若无也请说明理由。
      上例表明,在交流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会出现各种“意外因素”,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会在不经意中冒出来,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及时进行捕捉,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会收获意外的精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出现的思维火花应敏锐地抓住,使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教育理念的转变,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并且要善于在动态中捕捉到数学的本质,及时点燃这些思想火花,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刘晓东.生成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创造[J].教育导刊,2005,(2).
      [2]于世华.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4).
      [3]李�,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捕捉 生成 课堂教学中 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