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社会变迁与民族教育变革的回顾与反思】

    时间:2019-01-06 03:37: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教育从无到有,社会与教育的相互促进与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背景下,民族教育面临一系列困境,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社会变迁 发展历程 反思
      
      社会变迁过程,即从历史观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宏观历史研究”。①当前关于民族教育多从狭义理解,即“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②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教育从无到有,教育与社会变迁也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态势。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教育的萌芽
      关于多元的民族是怎样形成“中华民族”的,钱穆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史,只记有氏姓之别,氏指地缘言,姓指血统言。中国古代人又有同姓不通婚之戒。这样由于各民族之异姓相婚而逐渐把各地居民联结融合,成为一个大民族。”③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各氏族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融合,长此以往而形成一些民族共同体,这就是最早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五大先民集团,即华夏、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其中,华夏族团是为主体。虽然各部族相互影响、学习,但是由于地处中原的主体部族因“文化繁盛”而自称华族、夏族,因此周边各部族向中原部族学习、中原部族向周边进行文化辐射成为当时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大体趋势。从中国进入氏族社会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民族融合第一次浪潮。
      魏晋至五代的800年间,是中国民族融合的第二次大浪潮。“各族混战使正统之争和华夷之辨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在分裂时期的思想特征。”④唐初的怀柔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使“华夏一体”的思想得到了空前发展。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北方各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的并立,并以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而著称。⑤这一时期,主要是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文化,并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民族教育均寓于生活、劳作、军事之中,各民族由于各自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环境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虽然在某些阶段,少数民族上层曾有较成规模和系统的教育,但是就整个边疆民族地区而言,以全体成员为对象的成体系、成规模的正式教育形式并未出现。从东北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北方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骑射教育、居住教育、军事教育、勇敢精神教育、伦理和习俗教育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诗歌、传说、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言传身教或是婚丧祭祀仪式均成为民族教育的途径。同时少数民族普遍的宗教信仰使得宗教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而且发挥着民族教育的功能。⑥经堂教育与寺院教育是独特的较为系统的民族教育形式。
      二、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与民族教育概况
      在晚清、民国年间,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民族地区日益被融入国家有效的管辖之下。民族地区的教育随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民族众多的云南为例,在晚清时期,现代意义上的新式教育在云南各地已不同程度地出现,尤其以大批的留日学生为代表的新学传播更是促进了边疆各地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大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众多的各民族土司对新学的热衷与向往更是推动了传统、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与现代教育的接轨。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云南省政府制定《实施边地教育办法纲要》并大力开展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但由于当时在民族地区设立的学校以同化为宗旨,以国文编定教科书,没有考虑到民族因素,造成少数民族群众视之为畏途,逃学、雇人顶替学习者大有人在。少数民族群众的抵制与民族政策的失误是此期民族教育效果欠佳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与边疆民族地区大规模的社会改造相一致,新中国的民族教育体系被提上议事日程。《共同纲领》规定:“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课程教材问题,既要照顾民族特点,又不能忽视整个国家教育的统一性。……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以教育部的规定为基础,结合各民族的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补充。”⑦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民族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新中国建国初,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为各民族创造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扫盲工作和实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加之对少数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和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为民族教育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施行,使得民族教育获得了新生并全面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政府鼓励凡是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的语文教学,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兼学汉语文。这一时期,民族教育发展是曲折的,取得的成绩也是异常显著的。以云南基诺族为例,解放前还处于原始公社制,没有一个人识字,祖祖辈辈靠刻木记事,到90年代初,全区45个村寨,村村有小学,家家有识字人,全区有3所中学,32名大学生,大大提高了本民族的文化素质。⑧民族教育拓展了民族群众的视野与脱贫致富的道路,民族文化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三、民族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实践中,民族教育工作者一直遵循着“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协助各少数民族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并大规模地实施扫盲,帮助少数民族成员提高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能力;并鼓励和支持各个民族自治州建立大专院校培养本民族人才回馈家乡。同时,收集和整理各个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并鼓励有文字和语言的民族用本民族的语言授课,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贯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序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核心课程理念,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适当降低,本土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学、历史、音乐等不同程度进入课堂,为多元文化教育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在民族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民族教育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以“升学率”为核心的升学体制极大地侵蚀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实施空间。由于交通、信息的日益便捷与畅通,汉语在学校教育、信息交流和谋生等方面的变得必不可少,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逐渐弱化,部分民族语言呈濒危态势。在内蒙古、吉林等地,少数民族家长“把自己子女送到汉语授课的幼儿园和学校的情况尤为突出”。⑨这是在面对现代化时民族群众的自然反应。民族地区的低升学率也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均将提高升学率作为首要目标,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则被迫置为次要位置。
      以云南傣族聚居区的学生为例,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中,傣族儿童学会了使用双语与人进行交流,这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收获。而对学生社会行为和精神方面的塑造真正发挥作用的仍是村寨习俗、宗教活动和同伴群体。⑩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族文化在与现代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其影响被弱化也是必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是令人惋惜的,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该语言与文化之所以弱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已经不再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语言是人们长期选择的结果,其作用不外工具性与文化承载。在交往、沟通日益快捷的现今,一些文化、语言被淘汰,一些语言、文化被改造或被新创,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正如马戎先生所作的调研所显示的,在新疆地区无论维吾尔、哈萨克青年在面临就业市场,“还是在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在科技、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潜力这个层面来思考,使用汉语来学习专业性知识至少在目前的历史阶段是最为有效、应用性最强的语言选择”。{11}
      关于民族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间的关系问题,费孝通先生在2001年西北民族大学举办的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我们是要保护人,还是保护文化”{12}的命题作出了精辟的回答。现代社会我们是要保护“人”,还是保护“传统文化”?答案是肯定的,政策、文化等都是为“人”所服务与所有的。我们不能因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而将少数民族排斥在现代化的大门之外。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国但凡国势强盛、民生安乐的时期,必是境内各民族大融合、互相学习的中后期。从民族教育的角度来看,但凡具有通达的视野积极借鉴、学习并沟通外界文明的民族,其发展程度也较高;而一些人口规模很小且长期封闭的部族,它们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属于游牧、狩猎、采集等文化类型,其传统的教育形式因无法应对产业现代化和人口流动的发展态势而无法延续。尤其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中,民族教育似乎更应加强国民教育。其实,“在中国,历来都是多元文化教育与一体教育时隐时现地发展,不同的时代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13}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民族教育任重道远,民族教育的形式、内容、体系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23.
      ②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3.
      ③钱穆.民族与文化.台湾:台湾新亚书院,1963,2.
      ④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2.
      ⑤王鉴,万明钢著.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5.
      ⑥刘永刚.20世纪中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论略.新疆社会科学,2008,(5).
      ⑦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0.转载自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族教育司编.民族教育文件选编.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
      ⑧参见程红涛,孟铸群主编.中国民族教育论丛(三).民族教育编辑部:83.
      ⑨钱民辉.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教育投入与回报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1998,(2).23.
      ⑩参见尹可丽.傣族的心里与行为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80,87.
      {11}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2}费孝通.“民族生存与发展”,《费孝通文集》第十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395.
      {13}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5.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何润.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7]程红涛,孟铸群主编.中国民族教育论丛(三).民族教育编辑部.
      [8]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推荐访问:变革 反思 回顾 民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