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与调整策略_厌学问题成因

    时间:2019-01-06 03:37: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当前不少初中生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厌学情绪。基于厌学的危害性比较大,文章从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状况出发,分析了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该地区农村初中生厌学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厌学心理 成因 对策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与生理症状的厌食相似,是一种生理意义上对知识的厌食行为,是学习主体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对知识的排斥,由此引起学习行为上的懒惰表现。厌学并不是后进生的“专利”,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会产生厌学心理。
      一、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现状
      多项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初一学生厌学比率为41.0%,初二厌学比率为56.5%,初三厌学比率高达66.6%。民进中央关于农村初中辍学状况一份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接近40%,辍学的学生中厌学占3%。另有问卷调查表明现在的初中生厌学倾向非常严重,明确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占总人数的19.20%。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占人数的26.09%,认为现在的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的占总人数的57%。厌学缺课量1到3科的占75.24%,厌学4科以上的占11.43%。51.3%学生有比较明显的厌学情绪,表现为对所学课程中的大部分或全部不感兴趣,仅有5.2%的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兴趣,有67.4%的学生表现出了比较典型的厌学行为,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不完成作业、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迟到、早退甚至逃课、逃学与教师发生冲突等。
      二、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厌学心理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其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学习方法不当
      一些学生学习非常刻苦,甚至课余时间都在埋头苦读,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例,他们的付出没有获得应有回报。究其原因,还是表现为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是一件需要有计划的事情,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不会合理地利用学习时间,上课开小差,下课死用功;对知识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抓不住重点与难点,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由于方法不当,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
      盲目的学习是要不得的,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心理学家罗斯沃克(Rosswork,1997)等人的实验证明,自觉树立目标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高。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形成远近结合的目标体系。通过短期目标的不断实现,来激励自己向更远大的长期目标努力。
      (三)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
      不能将自我评价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自我接受又叫自我悦纳,它是建立在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特别是心理自我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自我的优点和长处给予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自我拒绝是不喜欢自己,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然而,有些学生在自我拒绝方面超过了适当的“度”。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使自己长期处在一种消极体验中。
      (四)缺乏学习兴趣问题
      学习兴趣是个人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他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正如心理学家科勒温克所言,兴趣就是认识一个任何一个人以外的某种事件、情境或可能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们认识到这种关系,不管这种事件或者情绪是否会使人愉快,通常这种关系愈牢固、愈确切,人们的兴趣就愈大。如果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没有一定的计划性,所学知识仅处于理论层面,就不能指导实践,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三、缓解初中生厌学的策略
      (一)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也是最高层次的潜能。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被动的学习。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能使学生实现由自在的主体向自为主体的转变,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同时,因势利导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与满足所引起的,他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完全是自主性的。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
      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最根本的是要注重从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自我的内在价值体验,能够对自己的认识活动感兴趣,能够为自己的进步激动,能够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学生自己创设学习目标获得成功体验;以教师、家长为榜样提升自我;无论是教师、家长都应当以积极的期望和适当的言语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
      (三)帮助学生确立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的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27%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调查结论是: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由此可见,教师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会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总结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N].2005-3-14.
      [2]蔡桂芬.初中生厌学原因的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07:16.
      [3]高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J].教育科学研究,2004,(7):45.
      [4]邓红兰.甘肃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调查与分析――以榆中县为例[J].2008,(9):207.
      [5]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1-216.
      [6]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厌学 成因 初中生 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