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时间:2019-05-21 03:27: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低碳农业是在保障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政策、管理等措施节约资源、降低投入、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转化效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碳捕获碳汇能力,实现生产全过程(产前、产中和产后)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小化的农业生产系统。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就当前而言,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是我国低碳农业的主要形式,1993年,农业部协同七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在有机农业方面,截至2007年8月,经认证的有机食品标志使用企业600家, 产品总数2647个, 实物总量1956万吨,认证面积311万公顷。未来10年,我国有机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产品将趋向多元化,畜产品和水产品比重将增加,我国有机农业产量将居位世界第一。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制约因素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低碳农业的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由于低碳农业概念在我国提出时间并不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低碳农业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方面尤其欠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已有的《环境保护法》仅对农业环境保护有简单的涉及,未能将农村环境、农业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统一起来; 而且农村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乡镇缺乏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县级环保部门和农业环境监测部门较少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另外,环境统计和检测体系不健全,环境监察和监测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体制障碍制约了低碳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上世纪80 年代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升,成功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但包产到户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和散户经营,追求产量的增长和经济利润是其突出特点,体制下的农业生产主体对环境保护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缺乏天然动力。这种分散、孤立的散户经营,直接影响了低碳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的组织。例如,一个农户或一个种植园实行低碳农业的模式,而周围的耕地仍是石化农业,这个生态模式的土壤、空气和水源就仍会受到影响和污染。
      3.科技支撑较为薄弱,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和转化渠道不畅
      低碳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学、生态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学、环境科学、气象学、加工技术和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技术支撑,而我国农业技术的研发比较滞后,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数量相对少,而能够到农村基层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就更少了,病虫害防治、立体养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防腐技术等一些农村急需的关键技术研发进展都较为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科技需要。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涉及低碳农业领域方面开展了一些实用技术研究,但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和转化渠道不畅。我国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农村技术推广体系普遍存在机制不活、手段落后、知识老化等问题,致使低碳技术引入农业经济速度缓慢,成果转化或技术转让与效益脱钩,影响了低碳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普及和潜在效益的发挥。
      4.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从国家层面看,对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措施和保障机制等缺乏纲领性的规划文件,更没有对低碳农业专门的扶持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将政策导向倾向于一些短时间内就能见效果的领域,再加上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低碳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备,不少设备早已老化,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陷入无人过问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保障,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进程。
      5.农村人口素质较低,观念落后,低碳意识淡薄
      低碳农业的技术含量决定了它对农民素质有较高要求,而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一是受教育程度较低,二是思想观念落后,低碳意识淡薄。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留下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由于科技资源有限,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这种低素质、弱体力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再加上低碳意识淡薄,严重阻碍了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导致了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农业发展规划
      低碳农业不仅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制定低碳农业的发展规划,以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结合、层级性和统筹性相结合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制定低碳农业发展的路线图、低碳农业技术的标准及碳减排的目标;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等,并研究低碳农业的统计方法和考核指标。各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域特点,选择好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务实推进。
      2.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引导和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发展低碳农业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尤其是要增加对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二是进一步完善现行财政补贴政策,改善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农业环境补贴额度与其环境保护投入相挂钩的财政补贴政策,通过加大低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业生产资料,采用生态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三是重构现有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通过开征碳税,扩大资源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提高税率等来实现对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四是建立支持低碳农业的财税政策的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各项财税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便能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各种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财税政策的结构、方向和力度。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修订现有法律,注入低碳农业的理念和内容。低碳农业这一新的发展模式的确立,将对整个法律体系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低碳农业的法制建设涉及到整个法律理念的更新。体现在立法上,就是在制定和修改所有涉及农业的法律时始终都要贯穿低碳农业的理念,要把这种理念融入整个法律体系之中。如应修订《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法律,对农业资源的节约、废弃物的回收、有害物质的使用及排放等作出特殊的规定。二是出台新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考虑立以《低碳农业法》为龙头,其他相关法律为配套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群,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
      4.大力推动低碳农业产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大前提下,把分散的农户以产业化经营的方式组织起来,走“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实现统一配套的产业化经营,如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耕作技术、统一收获加工、统一销售等,从而使绿色农产品的来源品质和生产规模得到保证。实行农业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民合作组织经营方式,二是集体土地经营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5.加强低碳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低碳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要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切实把低碳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作为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当前,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低碳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快建立低碳农业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创新体制和研究平台,尽快推出一批符合低碳农业要求的先进适用的种养技术和加工技术,发展一批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创新型企业;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体系,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区,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加速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的转化与运用。
      6.提高农民的低碳意识,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农民参与是发展低碳农业的社会基础,因此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对“低碳”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农民对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或者对农民举办讲座、宣传栏、分发小册子等形式对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进行普及宣传。另外,要加强农村低碳技术人员的培训,要动用资源吸引相当部分低碳技术和管理人才转向农业和农村,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农业技术队伍,使之成为低碳农业经济技术研究和推广骨干,以点带面,形成发展低碳农业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对策 制约因素 建议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