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全区文化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工作回顾2018展望2019

    时间:2019-05-21 03:27: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年来,全区文化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以加快推进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民族文化创新为动力,加强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展望“十二五”,全区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民族地区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思路,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向文化强区建设的新跨越。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持续增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重大文化工程进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
      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到2015年实现“一县两馆”、“一乡一站”、“一村一室”标准化建设目标。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突出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开放,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基本文化服务。定期举办“内蒙古群星奖”评选活动,开展内蒙古“农牧民文化节”和“社区文化节”活动,引导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打造区域性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城镇社区文化中心建设,阵地文化服务与流动文化服务相结合,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三是继续推进重大社会文化惠民工程。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工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的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按照“四有”标准,促进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文化单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综合文化站要配备专职人员,社区(村)文化室逐步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文化服务队伍。
      二、民族文化产业稳步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步入快速发展、培育主体的新阶段,产业政策日趋完善,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向深入,文化产业集群化日渐明显,文化会展业快速发展,文化娱乐业发展迅速,文物复仿制和工艺品业亮点突出,民族工艺品和文物复仿品等有较大发展优势,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起步很快,文化产业“政银合作”也取得很大进展。
      “十二五”全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实施重点骨干企业培育战略,重点发展演艺业、动漫游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数字制作与服务等领域,培育100家骨干龙头企业。二是实施聚集发展工程,规划建设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等50家各具特色的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实现规模化、聚集化,形成具有强大示范和带动效应的产业孵化器和发展极。三是实施区域优先发展工程,以“两圈一带多点”、京蒙合作、沿黄沿线等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构建文化产业富集区,辐射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四是实施文化科技推动工程,重点发展动漫、网络游戏及数字内容产业,推动融合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实施文化品牌工程,重点打造国际草原文化节等活动,支持发展歌舞、文化产品交易等专业化、特色化文化会展活动,培育知名文化品牌。六是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工程,重点培育10家外向型骨干文化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做好做实中俄蒙文化产业博览会,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七是推进“政银合作”走向深入,建立健全我区文化企业融资平台,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八是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合理、科学用好自治区文化产业政府专项引导资金。
      三、文艺创作进一步丰富繁荣
      “十二五”期间,将本着“优中择优、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原则,每年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打造3-5台大型优秀舞台剧,力争推出2-3台在全国有影响的舞台剧精品。同时,支持鼓励创作生产一大批成本较低、短小精干、便于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小戏、独幕话剧、小舞剧、小歌剧、小音乐剧等小型作品。形成总量丰富、质量上乘、形式多样、优秀作品竞相涌现的艺术创作、生产、演出新格局,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制定出台《“十二五”全区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和《加强全区舞台艺术创作工作意见》,积极探索“规划一批、扶持一批、推开一批”的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实施重点剧目资助评审制度和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立项、招标、签约制度;成立全区舞台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建立全区舞台艺术创作题材资源项目库。二要建立内蒙古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多元投入机制。自治区财政设立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专项资金,到2015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营销领域。三要实施“内蒙古舞台艺术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举办舞台艺术创作论坛、专题研讨、知识讲座、与院校联合办班、委托代培等形式,重点培养亟需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经营管理和各类尖子演员,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内蒙古舞台艺术发展的领军人物。四要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奖励制度。设立全区舞台艺术创作政府奖,每三年评审一次,奖掖优秀艺术人才,使其享有崇高荣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每年遴选推荐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加全国性艺术活动和重大奖项评选,对获奖作品,按照1∶1的比例实施地方奖励。五要完善舞台艺术产品的演出营销机制。开拓公益性演出与市场化运作并举、“走下去”与“走出去”双赢的演出营销渠道。各级财政要建立公益演出补贴制度,用于支持本地艺术院团开展公益演出。加强演出项目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延伸演艺产业链。六要建立舞台艺术作品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群众评价标准,明确市场评价标准,注重专家评价。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先导和引领创作实践的作用。七要改进和加强艺术院团管理,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专业艺术院团评估管理办法》,把艺术精品创作作为根本指标,提高艺术院团核心竞争力。重视民营艺术院团建设,促进不同所有制艺术院团共同繁荣发展。八要举办重要艺术比赛和节庆活动。举办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重要艺术赛事和节庆活动,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艺术活动品牌,为新人新作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
      四、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弘扬
      近年来,我区文化遗产保护成就明显。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已查明全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总数达2万余处;全区各级各类博物馆达133座。所有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已免费开放,被评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建立了六级名录体系。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仍在继续,重点文物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行政执法、文物对外展览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下一步还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继续深入开展全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努力推进全区博物馆事业的改革,把各级博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建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景点。要提高展览和接待服务水平,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的《内蒙古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纲要》,加强全区民族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加大对全区民办博物馆的科学管理与扶持力度。第二,要努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进一步加强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支持辽代大遗址群和阴山岩画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文物大遗址考古公园建设,加强长城等文物遗址保护工作。要积极抢救维修保护一批古代和近现代文物建筑、民族建筑、宗教建筑等,使自治区的各级重点文物单位得到妥善全面的保护。第三,要继续大力加强各级文物保护管理建设,提高全区各级文博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和管理水平。要继续依法加强文物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和机构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遏制破坏文物的行为,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四,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尽快出台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健全保护机构。加强名录体系建设,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特别要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濒危项目的保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民俗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文化遗产与生存环境的整体性保护;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和对外交流,鼓励群众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群众生活,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觉。
      五、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市场工作方针,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经营项目和连锁等先进的经营方式,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控制容易发生消极、负面影响的经营项目,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今后五年,要继续完善文化市场运行体系:重点培育和发展演出市场、娱乐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规范艺术品市场、动漫市场等新兴文化市场。不断改善消费条件,引导和刺激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规范文化市场准入体系。加强文化市场主体和内容管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特别是加快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通过政策发布、信息引导、表彰奖励、“黑名单”等制度,扶持优秀经营主体和产品做大做强,建立不合格经营主体和产品的自动退出和强制退出机制,做到有奖有罚、有进有出。要建立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制定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加强综合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制度建设、装备建设、形象建设和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统一执法规范、执法程序、执法标志、执法文书。制定培训规划,对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轮训。增强技术监管措施,扩展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的功能,建成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
      六、民族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我区对外文化交流近年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数量、质量、层次、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有新突破,成果丰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规格较高、影响较大。2008年、2009年,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安达”组合两次赴美国演出100余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2011年,内蒙古文化访问代表团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和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率领,赴马耳他、白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4个国家的6个城市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演出和展览活动,各国政府、民众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反响热烈;2011年7月,自治区政府和中国文化部联合举办了较大规模的对港澳文化交流的“艺海流金——草原文化之旅”活动,圆满成功。二是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对外文化交流延伸到各个领域。2011年我区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年度合作,包括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艺术培训、草原文化讲座等。马耳他国家总统以及国家政要出席了马耳他“内蒙古文化周”活动开幕式。这次文化交流活动使马耳他及欧洲民众对我区民族艺术及社会发展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三是在国际艺术比赛中反响热烈,获得大奖。内蒙古杂技团在朝鲜第23届“四季之春”艺术节取得了2个单项金奖及团体金奖的骄人成绩;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无伴奏合唱《白云飘落的故乡》2011年9月赴美国参加了“中国文化节”演出,受到文化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以及美国民众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
      “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展与驻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年度合作,合作项目包括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赴澳门参加中国文化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大力开展与周边国家如俄罗斯、蒙古、韩国的文化交流活动,2012年,将参加中国文化部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及“中国文化节内蒙古文化周”活动。
      七、文化体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
      近年来,在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的同时,积极转变人才工作思路,精心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一是文化资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合并组建后的内蒙古博物院成为全区最大规模的公共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一级博物馆。二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普遍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全员聘用制、效益工资制,建立完善了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稳步推进。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已基本建立健全。四是推进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在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等7个区直艺术表演团体和乌兰恰特大剧院的基础上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3个盟和48个旗县的51支乌兰牧骑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再保留事业体制的大部分盟市级艺术表演团体和部分农区乌兰牧骑通过转制、整合、划转和撤销等方式正在加快完成改革任务。五是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通过挂职学习、进修深造、定向培养、联合办学、业务培训等多种措施,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十二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加快。一是要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强化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文化发展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把反映和衡量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些重要关键性指标作为硬性内容,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二是要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改革投入方式为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把经费投入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直接挂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为目标,继续深化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艺术院团。四是要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通报、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区域协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五是要继续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富有创新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张燕翎

    推荐访问:全区 展望 回顾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