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良性交往及其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19-05-19 03:23: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方式。主体间性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主体间性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主体性而言:主体间性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影响或互换;主体性强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固定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两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出于还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本来面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虑,建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良性交往就尤为必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的应然本义
      1.不同主体之间拥有事实上的平等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能否达到事实上的平等,是判断这种主体间性是否是良性交往的重要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环境下,教育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价值和平等地位的自由主体,受教育者被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教育资料”这个共同中介客体基础之上的“参与—合作”的关系,二者都能发出“真的声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进行价值引领、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的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能动地选择并接受教育、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最终顺利实现双方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的目标,二者的主体性是并行的、辩证统一的。
      2.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成人之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人的世界”,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充满人文关怀。传统“主体—客体”主体性思维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暴露出种种弊端,就在于它混淆了人与物、人的教育与物的改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成了人对“物”的训练和塑造。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交往理论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用“人”的方式来认识人、思考人、理解人,直面人的生命,以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为终极目的。这不仅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良性交往关系的应然本义,而且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贴近生活世界充满生活气息
      “现代人类世界可分割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而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域,是生活的理性的积淀物。”“生活世界”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获得生活经验以及进行交往的场所,这就决定了必须要以生活世界为背景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强调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是一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中心,遵循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重视生活世界中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育情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源头活水。
      4.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和欣赏
      理解是一个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它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交往中,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理解的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相互包容和欣赏的过程,不仅包括包容对方的缺点和短处,还包括欣赏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另外,随着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不断丰富,这种理解会越来越深入。这与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双方体现出来的认知和占有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构成了维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同主体之间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5.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互惠共赢
      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双方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品德共进的过程。一方面,教育者并非十全十美,他们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果忽视自身的学习和改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比如更容易接受网络知识、接受新观点、知识更新快等。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每一个人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良性交往关系的实现路径
      1.教育者思维方式由物化思维转向人学思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具体教育行为的组织者、发起者、参与者,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直接决定着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的成败。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盛行的是一种物化思维,在此指导下他人成为了可以改造、利用的客体,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失效。马克思主义要求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尊重人,在此指导下的人渴望与他人共在并与之进行真诚交往。具备人学思维的教育者,对人的理解全面深化,教育对象观发生根本变革,会把受教育者看作跟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生命个体,会更多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而制定出更富有人性、更有人情味的教育交往内容和制度。
      2.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强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具体教育行为的接受者、互动者、反馈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另一主体。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就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受教育者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受教育者主体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良性交往,受教育者必须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在教育者的价值引领下着力进行自主建构,不再是被动式的听众,而应培养自己成为具有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学习者、具有质疑和评判能力的思考者、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实现人格的丰富完满。
      3.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   单向灌输是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单向性、强制性、权威性是其主要特征。在此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居高临下,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感受,“硬性填鸭”,往往会激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或者失效的原因也正归结于此。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良性交往,必须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在交流中频繁地进行角色转换,实现“传达信息—接受信息—分辨信息—反馈信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达信息”的一种良性信息循环机制。最终,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互影响中彼此接纳、达成共识、相互激励、共同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交流方式由“话语霸权”转向平等对话
      康德指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人在和人交往的状态中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更能发展自身的自然禀赋。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精神交往,语言符号是其主要的载体和工具。“教育的很多危机往往可以从语言那里找到某种征兆,教育的危机很可能是语言的危机,很多时候教育出了问题,需要医治的却不是教育,而是教育的语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良性交往的实现与语言交流方式是否有效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霸权”正是语言有效性缺失的表现,它直接导致了主体之间交往的阻塞,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倾听彼此内心的声音,通过言说的方式相互沟通知识、观念、情感和意向,达成理解与共识,构建和谐的主体间性关系。
      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文本教条转向生活世界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它的惟一基础。离开了生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根据文本教条照本宣科、单向灌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剥离开来,缺乏针对性,使得受教育者感觉这些内容大而空、高而远,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失效。这种现状强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从知性论支配下的抽象化、概念化、教条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建立体验式教育模式,开设生活化课堂,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受教育者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意义所在。这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真实需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落实到具体生活实践之中,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因而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正福,周正平.“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争及现代化的走向.襄樊学院学报,2000(6).
      [2] 梅宗奇,赵炜.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学刊,2010(6).
      [3] 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交往视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4] 尚丽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工会论坛,2005(6).
      [5] 王忠桥,于成学.论走向交往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9(23).(责任编辑:张茂林)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交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