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影响浅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

    时间:2019-05-15 03:22: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竹般涌现,作为股东、投资人、债权人等使用者的参考依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的公允性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融资上市、达到某些财务指标等目标,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寻求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即进行盈余管理。本文通过对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以及实行过度盈余管理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以说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并对比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 关联方交易 大洗澡
      
      盈余管理的准确定义,目前在学术上还没有达成一致,如果仅理解为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或者理解为利用管理层和信息使用者信息不对称这一特点操纵利润以达到某些利益集团私人目的的表述,显然都是不全面的。本文以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科龙)的盈余管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来阐述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 海信科龙盈余管理情况简介
      科龙集团是以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销售、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等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家电企业。在2001年10月至2005年7月期间,科龙集团发生了一系列关联交易及不正常的现金流入流出,引起外界广泛关注,被外界认定为运用了全面、纷繁、严重的盈余管理手段。2006年年底,海信成功收购科龙电器,掀开了中国白色家电的新篇章,海信科龙由此产生。但海信的入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该企业的运营状况,直至2011年,海信科龙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从未顺利进行,审计机构连续多次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 海信科龙盈余管理动因及手段分析
      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的动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创造”利润达到上市条件以公开上市融资;二是为了获取政府补贴;三是为了达到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配股和停牌的有关法规规定,保持上市资格避免被特殊处理甚至摘牌。四是进行合理避税。这些主要的动机迫使企业管理当局采取盈余管理手段。那么,海信科龙为什么要进行盈余管理呢?海信科龙从2001年至今状况频出,前任掌门人的东窗事发、审计年报的会计师事务所多次变动、公司管理层变动频繁,这些外在环境的改变对海信科龙的经营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容乐观的经营成绩使得海信科龙多次戴上ST的帽子。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海信科龙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管理层变更前后新任管理层为了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为了摘掉ST的帽子以避免摘牌退市,从而创造盈利假象。
      海信科龙运用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信科龙某些年度与其他年度相比出现费用突增的现象,在同一会计年度内摊销大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等期间费用,有“大洗澡之嫌”,为下一年度的扭亏为盈提供条件;二是海信科龙原来的一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以下简称“格林柯尔系公司”)与海信科龙在2001~2011年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关联交易,对涉嫌的资金挪用行为,海信科龙已向法院起诉,使得没有充分证据来判断特定第三方公司的应收款项所作估计坏账准备是否合理、应收款项的计价认定是否合理。三是海信科龙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调节了大量的减值准备。四是海信科龙通过虚增收入或者少计费用的手段来虚增利润。其中,包括通过对未真实出库销售的存货开具发票或销售出库单同时确认为收入来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并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例如,2002年年报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年报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年报虚增利润为1.4875亿元。科龙电器2003年年报现金流量表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少计借款收到现金30.255亿元,少计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1.36亿元,多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97亿元。科龙电器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等重大事项,也未披露与格林柯尔公司共同投资、关联采购等关联交易事项。
      三 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在正常的经营管理业绩不能满足企业的各方面目标时,海信科龙选择了采取一系列手段高明的盈余管理来调节企业收益。在公开透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一行为必然会被相关机构所察觉。由于海信科龙一系列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2009年被证监会处以60万元罚款,这使企业声誉严重受损,而对企业的其他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如会导致政府补贴减少、向银行贷款的数额受限、投资者的青睐程度降低,使企业的资金流入减少,生产经营状况受到影响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海信科龙很难提高经营业绩,摘掉ST“头衔”。通过海信科龙的案例,我们应该看到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消极影响。过度盈余管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使企业声誉大大受损,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不利于长远发展。
      四 结语
      从海信科龙盈余管理的案例中值得反思的是,股东、投资者以及社会各方应该在纷繁变化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表象下,应该识别其背后的“实质”动机所在,准确判断其实际经营情况。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存在重大经济活动异常时,更应加以密切关注并及时予以提醒。同时上市公司应该规范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现行上市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规范企业经营活动,防范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方媛.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基于科龙电器的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07(11)
      [2]查道林、吴少元.科龙电器盈余管理动机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2)

    推荐访问:盈余 浅析 上市公司 手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