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从社会视角分社会角色 三大部门关系视角下第三部门社会角色研究

    时间:2019-04-16 03:21: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日趋多元。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多变,政府与市场在解决社会福利方面要么丧失敏感性,要么太过功利化,脱胎于公私二元结构的第三股力量——第三部门组织,在此大背景下蓬勃发展。分析第三部门组织的社会角色,发掘其社会作用,对于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大部门关系;第三部门组织;社会角色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65-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宽领域全面转型,社会层次多变,经济结构复杂的时期。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影响着政府、市场两大部门的作用效能。近十年来第三部门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通过运用有别于行政资本、区隔于市场资本的第三类资源——社会资本影响全社会,实现组织目标。在此背景下,以我国第三部门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社会角色,发掘其社会作用对于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社会三大部门之关系
      (一)观察平台的确立
      首先这里有必要对于观察维度作以说明。从宏观层面上看现代社会组织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组织,活动于政治领域,无论民选与否都是以公民生而放弃的部分权利契约集成的公共权利为主线,从事公共物品的供给及公共利益的维护,按拥有权力划分不同层级,承担相应义务;二是利益组织或简称做市场组织,活动于经济领域,以追逐利益最优为主线,从事准公共产品及私人物品供给,企业是其社会利益的微观活动主体;三是民间组织或称作第三部门组织,以区别于前两类传统部门组织,它的出现转变了人们传统非公即私的观念,除了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外的一切组织均列入其范畴,包括诸如民间协会、社会团体以及志愿民团等。
      (二)现阶段三部门关系
      站在宏观视角分析三部门关系有助于更好理解第三部门在其中的角色与作用。三部门的关系可以从对下面两个问题的分析中得出:一是社会利益的分配机制;二是现阶段的突出问题。
      1.三大部门对社会利益的分配
      关于分配机制的讨论形成的观点认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市场作为社会利益初次分配的主体;政府则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初次分配;“有良知”的企业家慈善家应出于自愿捐赠服务公益。这种观点强调第一次分配以效率为基础,第二次分配则出于维护社会公平,第三次分配则出于个人的良知或者说社会责任。因而政府实际上主导着社会利益的初次分配,其次是市场,再次是第三部门主导。
      从利益分配关系看,第三部门组织处于另外两部门资源配置之后,处于从属补充地位,可见市场与政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部。我们知道商品经济区隔于自然经济的重要一点在于生产目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特征十分明显,生产目的在于满足自己即表现为纯粹意义上的自利动机;而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产品剩余量达到满足交易市场需求时,人类步入商品经济时代,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他人需求,进而满足自身需求,目的的最大变化在于商品经济是间接利己的,利他是首要目的。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市场经济中,这种利他形式内化物质丰盈者内心,为第三部门的产生壮大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土壤。第三部门组织提供的主要产品,具体地说: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并不是一项个人事业,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它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或者说补足所缺。
      2.现阶段的突出问题——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概念均源自经济学对外部性问题的讨论。主流经济学认为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会导致私人边际成本大于或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引发实际产量低于或高于参照系中的均衡产量,而偏离均衡就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偏离帕累托最优,因而类似公共产品的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同时外部成本游离于价格体系之外,外部成本不受市场价格体系约束,导致类似污染的负外部性产品供给过量,这些都最终导致市场失灵现象。
      然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政府干预产生了更多负面问题,甚至更进一步扭曲了市场机制。于是形成了“政府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认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存在着非理想化现象,存在自私动机,追求官僚集团自身利益,无法真正代表公共利益。由于官员追求威信与政绩,不顾经济成本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因而官僚主义的产生存在客观必然性。而官僚主义行为的存在明显不符合社会利益,因而认为政府存在失灵。
      二、第三部门的社会角色与职能
      (一)市场失灵的补足者
      文章第一部分分析了三大部门存在的问题,指出转型期社会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状况。上文所述的种种失灵状况为第三部门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因而第三部门组织的一项社会角色便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补足者。
      如前所述传统理论认为政府是市场失灵的有效解决途径可以通过公共权利扩大公共产品供给解决外部收益补偿问题。然而政府自身的种种问题又制约着其职能的发挥,称其为政府失灵。第三部门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其拥有对政府的比较优势:官僚主义制胜下的科层制政府,机构庞杂、缺乏灵活性、运转效率低下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深入关键问题加以解决;而第三部门组织生于民间自下而上的行事逻辑也让其更加贴近问题现场,机构偏平化机制灵活,可以更快捷地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具有资金运用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的优势。因而第三部门组织成为缓解政府失灵并最终缓解市场失灵状况的新途径。
      (二)政府治理的公民社会角色
      前文提及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在国家政治社会资源配置上其主导地位,与竞争性市场构成国家社会两大部门,与国家社会相对第三部门组织被称做公民社会。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独立的“民力”成为解决政府治理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的可选路径。
      第三部门组织使命性、公益性、利他与服务的四大职能催生出其促进政府治理职能的诸多职能、角色:一是弥补政府资源配置功能之缺,虽然政府主导控制着部分社会资源,然而随着当今社会日趋多元一个全能政府职能背弃其最初的意愿,而处处摊薄。具有公民社会角色的第三部门组织可补助其行政不足。二是以弹性与创新驱散僵化体制阴霾,行政官僚化导致政府部门中体质僵化,从而成为笼罩在弱势群体福利事业上的一块阴霾,公民社会角色以其完全的亲民基础,可以减少官僚体制的限制。三是成为政府的伙伴角色提供多元价值选择,政府行政部门对于适宜委由非政府组织办理的事项,委由非政府组织办理后不但能突显政府的重视与经费提供的重要性,更能使非政府组织为争取委办而更加努力,同时保障了社会福利项目不为政府所独占,民众获得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第三部门组织社会公民角色对扶正社会公益的天平、重塑理想政府职能进而完善政府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信任的维护者
      社会信任是一种与社会资本关系密切的社会元素,它对于社会资本存量增加起着一定作用,而第三部门组织这类志愿性团体在社会信任的构建中担负着重要责任,通过促进社会信任的渠道第三部门组织提升了社会资本存量。
      第三部门组织掌控着巨大的民间网络,参与主体遍历社会各个角落,涉及各个阶层,因此首先这种网络有利于培育广泛的社会互惠规范。Putnam认为普遍的互惠是一种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这种规范可以有效地约束投机,促进人们之间密集的社会交换。其次这种网络成为信任的重要传播途径,网络使得信任可以传递和扩散。“人们借用原有的社会联系来解决信息不完全和执行方面的问题。如同常规资本之于一般借贷者,社会资本就像一种担保品在起作用,那些无法进入普通信贷市场的人也可以得到它。在没有物质财富作担保时,参与者实际上是在用他们的社会联系作保。”
      三、结论及展望
      经由本文分析,可以对于现阶段我国第三部门组织社会角色,及三部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一)第三部门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全球化热潮的国际背景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国内背景下,社会的经营已经明显趋向从“政府到治理”发展,第三部门组织是人类处理公共事务的另一种理想方式。现阶段我国第三部门组织在补足市场失灵下弱势群体福利产品、服务不足;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信任基础,促进社会信用及社会资本存量增值等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二)政治、经济、社会三部门关系有待整合优化
      粗略地讲宏观层面上的三部门分别代表着政治、经济、社会力量,因此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利益分配关系:反映着不同的主体要求、运作方式、组织形式、价值理念、目标及社会意义。但彼此之间存在交融制约与依赖,这反映在其转型期各自暴露出的问题上: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反映出非公即私的古老制度存续千年依然存在问题,呼唤着新力量出现,而第三部门组织可以看做一大可能,同时也要看到第三部门组织也并非无暇之玉,存在志愿失灵的问题,故而三大部门的关系整合优化意义重大。
      (三)第三部门组织面临着新挑战
      非政府组织所处的位置是暧昧的,从它的名字与定义可见一斑,这在前文已有论述,加之其公益性、志愿性、民间性特点更决定这所面临的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一些议题的推动可谓是阻力巨大困难重重。其中挑战如:维持稳定的经费来源、保障自身独立性的问题以及民间组织在缺乏公权力时对于政府组织的监督等外部压力问题。再便是第三部门组织自身志愿失灵(慈善供给不足、慈善的特殊主义与家长作风及慈善业余主义)问题。
      总之,现阶段问题种种困难重重,社会关系复杂,第三部门组织身处其间更需要生存的智慧与勇气,无论是做补足者、维护者还是公民社会,厘清关系知己知彼与政府与市场整合,提升完善自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科恩,普鲁萨克.社会资本——造就优秀公司的重要元素[M].孙健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部门 三大 视角 角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