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根据农超对接现状的调查,浅谈农村发展展望:浅谈农村教育现状论文

    时间:2019-04-15 03:28: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引入产销新模式、新方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基本途径。随着“农超对接”新模式在我国的推行,通过对我省“农超对接”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究其对我省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超对接;农村发展;产销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2008 年 12 月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市场直接采购基地”。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其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兴模式兴起的背景下,结合对城市各大超市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及个体农户农产品产销现状的调研,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和关键环节,发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重视发展生产组织,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建设稳定的供销渠道,解决农民“卖菜难”和消费者“买菜贵”的问题。而目前我省农超对接发展的现状又是如何?制约在哪儿?如何来克服?我们来逐条分析。
      一、我省农超对接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建设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近年来的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0年,河南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我们走访了豫北各县市,实地调查了十几个村镇,发现我省的农副产品集约化生产程度是比较高的,农民联合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农业合作社在部分地区也初具效益,然而大部分地方在农业合作社方面依然存在空白。农业合作社仅仅流于形式,只在生产上给予农民一定的支持,在市场信息的提取、农产品销售的渠道等方面没有采取现代意义上的农业合作社应该采取的措施;在销售方面,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决定农民永远都是利益的缺失者;在终端方面,消费者目前对与市场上的价格直升采取麻木默认的态度。对于农超对接,所有被调查对象中30%有一定的概念了解,不足5%的生产者践行,其余的对农超对接这个概念一无所知。因此,农超对接在河南,仅仅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二、我省加快农超对接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较低。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设施设备,落后的经营模式依然占据着人们的思想;生产技术依然落后,集约化程度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依然赶不上快节奏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流转率低,这也使得在有限的耕地内无法更大幅度的提高产值的最大障碍;所以,制约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在于落后的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由于农产品家庭性经营模式过于自由,很难统一规划,也缺乏市场指导。很难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产经营现代化。
      三、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先要转变农民落后观念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需要多方面支撑,其中包括:观念支撑,制度支撑,引入竞争机制支撑,加大激励力度等。目前,作为经济建设主体的农民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是制约我省农村生产经营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其制约因素有:一是小农思想严重,农民固守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满足于现状的思想比较严重,阻碍农民自主创新。二是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使得基层政府及农民不敢创新。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严重制约了农副产品生产的创新机制的建立,使其无力创新。
      因此,转变观念,将实行农业合作化生产,集约化生产的观念深植农民心中,这最起码在上游环节保证了农超对接的实务基础。
      四、提高农民素质是农超对接项目实行必须解决的问题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向商品化、市场化农业转变,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更新、教育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等,最终都取决于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落后向现代的转型。
      五、转变与出路
      通过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社会化、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物质装备水平,科学地管理农业,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农业转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农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而言,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对农业发展来讲,土地使用制的作用似乎更直接、更广泛、更具可塑性。要推动农业发展,农业经营者必须拥有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这几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尽管目前的土地制度因不同的地区凸现不同的问题和弊端,但是,各地农民应着眼于农业发展和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在国家法律的大框架内,分阶段性地探索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国家土地制度的革新创造条件和时机。
      其次,大力做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实施者和推广者。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只有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才能真正发展农业。目前,我省的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还低,灌溉水的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离发达国家水平还有相当差距。
      再次,大力建设农业合作社体系。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斯鸠在《农民的终结》中指出:“当农业劳动者不再把自己看作生产者,并开始考虑自己的生产销路时,他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种地养家的农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业生产者具有完全不同的视野。”
      最后,农民必须积极参加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增强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傅一凡,张慧娜.我国农超对接发展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胡定寰,杨伟民.“农超对接”意义与挑战[J].农村经营管理,2010(04).
      [3]鲁先锋,吴叶苗.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孙君龙(1989-),男,河南南阳人,学历:本科,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

    推荐访问:对接 浅谈 展望 现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