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但恐桃杏不敢当耳!” 桃杏府

    时间:2019-04-11 03:16: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化名人黄苗子今年1月8日在北京去世,再度引发对其早年是否“一笔一划”将老友聂绀弩送进监牢的争议,对立双方在报章和网络上爆发新一轮口水战。这一切,肇因于2009年3月19日发表的《南方周末》的长文《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而该文立论的依据,则来自2009年2月《中国作家》纪实版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聂绀弩刑事档案》。作者寓真,是当年参与经手聂案的办案人之一,以近水楼台之便,写作中得以大量引用有关法律档案,因之被简称“聂档”。后在香港出版成书,以不折不扣的“足本”相标榜。
      细读过后可知,该书中并未明确告知读者“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而且尽管作者有厚厚的档案傍身,还是留下了他自己也无法解答的一些疑问,而某些疑问又确实能让人产生联想,别具用心者还可据此引申、发挥一番。从全书来看,这并不偶然,作者在对档案数据考证和解释时,有些地方没有谨守报告文学应有的分际,甚至为了追求本不存在的雅趣,不忍割爱而自曝其短,遗下多处明显的败笔。书中“下编”第廿二节“扑朔迷离爱情诗”,亦即“关于六首情诗与离婚逸事”,可谓最典型的例子。
      在这一节,作者先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聂绀弩的一段情变故事,然后希图“以诗证史”,说是从聂的诉讼档案中发现了一页写有六首律诗的手稿,称“这是六首爱情诗”:
      微波远梦两凋残,裂茧冰丝绪万端。
      碧海已看催石转,青春犹是怨更阑。
      弥天芳讯惊鹈鴂,失路佳期感凤鸾。
      再世浮萍三世水,何妨清减为幽兰。
      莺飞草长入华年,短梦偏教拾翠钿。
      万古贞梦填海石,三生幽事出山泉。
      清歌声断春江曲,怅望人归落照边。
      楼上轻愁楼下怨,何须回首已成烟。
      十载归来对晚秋,秋心过雨小迟留。
      巴山历乱青春梦,江水奔腾故国愁。
      白眼惯看豺狼路,黄金能买鹔鹴裘。
      千生万死酬恩了,检点人间九世仇。
      楼台残照葬芳春,碧草天涯色正新。
      两地可同帘外雨,经年难避梦中人。
      娉婷旧影宁能老,婉晚佳期未是贫。
      天末云山山下路,情怀长负瞻轮囷。
      篱落阴阴白昼长,蔷薇藤蔓正当窗。
      蓬山远近同无恨,人世飞潜总是狂。
      旬日顿教观月阙,一生终遣梦鹅黄。
      只今北地哀风里,只有临风问夕阳。
      铲梦锄花总未真,文章何处赎青春。
      无端消息斜阳柳,着意思量陌路尘。
      逝水可经前日路,东风不揣再来人。
      此生已是蓬山隔,笑煞陈王赋洛神。
      作者花了不少篇幅,说明这六首爱情诗出自聂绀弩之手,论据主要是:一、原稿“写在印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笺头的信封上”,而这正是聂曾任副总编辑的工作单位;二、同时发现的一些零散笔记,“与《水浒》研究有关”,推知“笔记是聂在1954年前后缩写”,而这些笔记“与六首诗笔迹相仿”。由此,作者认为:“六首诗的诗稿疑似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期间所写”,时间“即1954年前后”。随之,又抄录在零杂材料中发现的聂绀弩写给妻子周颖的上司朱学范的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他与周离婚的想法。尽管“信尾没有日期”,但此信的内容很自然地成为聂发生外遇的背景,也成为作者解开六首爱情诗之谜的钥匙。于是,作者据此对其中的诗句作了颇具合理想象的解读,得出的结论是:“六首诗从始到终,都弥漫着这种缱绻悱恻的思念,和蓬山远隔的惆怅。”除了这些论据及解读之外,书中还举出聂绀弩本人在1955年“肃反”运动中,遭隔离审查时交代了与一位名叫杲向真的女性有“婚外恋”,而事情始于1945年下半年。作者就此分析道:“如果从1945年与杲向真相恋算起,到1954年也就刚好十个年头。”这便坐实了爱情诗中的“十载归来对晚秋”之句,进一步证明六首爱情诗就是聂抒发的这段婚外恋情。
      正是上述这些发现和体悟,促使作者远在“聂档”尚未成书前,就写了《六首爱情诗与聂绀弩的离婚逸事》一文,在2006年第6期《黄河》双月刊发表。但在该文发表前,作者获得讯息:老作家舒芜说这六首诗是他的作品。尽管如此,他并未要求撤稿,文章还是刊发了。之后,翌年第3期《黄河》刊出朱正就此文致该刊编辑之函,指出:“文章开头所引六首七律确实是舒芜先生的作品。它们全部编入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舒芜集》第八卷《天问楼诗存》中。”信中还说:“这在不同时间地点写的六首诗,原来各有标题,不好算是一组诗。即就诗作意境字句等等而论,将它们全部定性为爱情诗,似亦稍觉牵强。大约是因为聂有过离婚的经历,婚外恋的经历,才产生此种想象吧。”朱正还对这六首诗的出处、创作日期作出说明,并一一订正了寓真之文引证诗篇时的文字错植。
      事情至此应该已很清楚,聂绀弩与这六首诗没有多大的关系,寓真是将诗的作者张冠李戴,并误读和曲解了一番,在对聂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研究和写作上过于自信而轻率,理应从中汲取教训。但是,作者在书中不仅依然津津乐道自己的发现和解读,还发表了令人莫名其妙的高论:“即使这六首诗不是聂绀弩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聂绀弩肯定也写过类似的一组爱情诗。”在此,作者把他个人的假设和臆断用“我们”来表达,并说得如此“肯定”,这分明是强加于人,又怎么“完全可以”让读者信服呢?
      面对如此明显的讹误,既将错就错,又强词夺理,表露的是作者敝帚自珍而无以复加的心态。他在同一节中写道:“在我国诗歌创作史上,不乏有某些作品的作者究竟是谁的疑案。我们现在发现的这六首爱情诗,是写得非常好的,如果因为作者问题发生误会,或引起争议,也不失为诗坛的一则佳话吧。”原来,他并不以为其先前的误读误判有什么错,而仅仅看作是“发生误会”以致“或引起争议”,而且还可以为之谋取诗坛“佳话”的历史定位。确实,历史上不乏诗词作者之疑,追本溯源,各有其印刷不发达、传播不畅通等原故,但今人如因考订不足、立论粗疏而误认作者,岂能称之为“佳话”呢?更何况,在有识之士已经指正纠谬之后,仍然固执己见,不肯放弃误解成见,再以“佳话”自诩,则只能归于“打肿脸充胖子”的低俗了。
      走笔至此,不禁想起了一则真正的诗坛佳话: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有咏梅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向被称为千古名句。但有人问苏东坡:这两句为什么一定写的就是梅花?写桃、杏亦可。东坡笑曰:“此写桃杏诚亦可,但恐桃杏不敢当耳!”这话答得很妙,诗人那样描写梅花总有他的道理,不是别人可作任意指代的,否则被指代的事物也未必愿意认可。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对那六首诗的解读,亦即“聂档”的作者尽可以自说自话,将之认定为“爱情诗”,还可以断言聂绀弩必定会写下类似的诗,总之是要把它们与聂扯在一起,但一生求真求实的聂公若还健在或地下有知,是断然不会认可这类荒唐说辞的。

    推荐访问:不敢当 恐桃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