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浅谈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 浅谈体育锻炼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时间:2019-04-03 03:17: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从学校、教师到家长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道德文明呈下降趋势,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文明程度,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环境资源;情感态度;言传身教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道德的教育,以纲要的要求检查目前学生道德素质的水平,相差甚远,据调查,目前学生的道德文明呈下降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小学生犯罪率连年上升。这无疑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提高道德文明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抓住有利时机利用优质资源是培养优良品质的关键
      优良品质的培养宜早不宜迟,需要细心与耐心,教师必须抓住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资源及早进行培养。从人的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是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及理想形成的时期,这时候的德育对学生的成长有定向奠基的作用,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宜在此时抓紧。叶老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对学生的道德言行多加关注,并及时进行教育骄正,抓住最有效培养时机,教育起来事半功倍。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以养性",只要学校摒弃那种单凭考试论"英雄"以育人为本的评价制度,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耐心地进行教育,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就会大大提高。今年我们一年级实行课改,我们的老师极大程度关注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思想道德教育不但不影响文化知识教育,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有了优良品德利于学生各学科成绩的提高。教师不必担心培养优良品质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品质的培养宜早不宜迟。
      二、用好"活教材"以人格塑造人格是培养优良品质的前提
      "有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有一定偏激性。但"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千真万确。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过多思考的是怎样教,而忽略了身教的作用。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尽管是喊了多年,但从学校、教师、家长到学生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考试的指挥棒。重智轻德、重教轻管,一手软、一手硬,自然淡化思想品德的教育,更淡化教师自身思想品德方面的身教作用。以人格塑造人格,是培养优良品质最有效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强的求知欲,赢得学生尊重,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情缺少鉴赏力,所谓"爱屋及乌",他会把老师的一切,包括错误的言行一统吸收。据了解发现,学生对不良行为吸收要比对正确做法要快,良好的习惯需要经过多少反复的培养才能养成,不良习惯一学就会。教师对优良品质的培养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树立良好行为的同时切忌不良行为的出现。如培育学生不乱丢垃圾纸碎的良好习惯时,对一些生活习惯不好,单靠言教很难实现的学生最好的办法是身教,当你发现这些现象出现时,批评、责骂不是好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发现丢的时候,向他使一个提醒的眼神,然后抢在他前面把垃圾丢到垃圾桶,这样学生内心会引起更大的振动,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无意中教育了其它学生。学生这种不良习惯很快就能改过来。记得培养学生养成不乱丢垃圾时,我起先的做法是,发现垃圾往垃圾桶一踢,然后追查并罚做两天的值日,最后不但没有达到效果,还令人多一份担忧,学生座位下的垃圾踢来让去,兹生了另一种不良的品质。同一种良好习惯的不同培养方法和不同效果,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师身教问题的过多思考。学生在教师的行为中还学会了宽容。
      三、优良品德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才能事半功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不能把教师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理智的爱应该是深刻的,不仅关注其智力习惯,更关注其情感;不仅关注表面行为,更关注其内心所想;不仅关注其今天,更关注其明天。理解学生的遭遇,认识学生的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过失,信任学生的成长,扶持学生的前进,这一切都是爱。爱本身是一种美德,离开爱去培养优良品德,那只是空中楼阁。优良品德培养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中实现,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各种因素的不同,教育在每个学生中产生的后果也不同。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并承认学生存在差异这也是一种博大宽容的爱,这种爱是差生成长的催化剂。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爱,优秀的学生悟性高,资质高,自然使老师心花怒放,疼爱有加,那是自然而不可厚非;但教师因为有优而鄙视忽略差生,那是不公平的爱。因为教师的使命在于发现、唤醒、引导,只有把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转为"优",才体现教师工作真正的意义。差生教起来确需耐心,屡教不改、教而生厌也很自然,但只要"爱"到实处,"唤醒"将事半功倍。五年级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温暖,家庭教育不当,长期与邻居无业青年混在一起,养成一身坏毛病,休学不到半年要求复学,作为班主任不怕接这样的学生,那可是假话,班主任张老师接受不能说不勉强,可张老师接受后,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感化他:天气冷了,给他买鞋;感冒发烧,亲自送他看医生,对他的一点一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这样一颗因缺乏爱而冷冰的心终于被老师理解、认识、尊重、宽容、扶持这些全方位的爱打动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没有忘记给老师偷着带,亲其师信其道,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这位同学在品行、学习上都赶上了优生。三年级学生××,人长得挺可爱,生在一个传统家庭,上有四个姐姐,从出生第一天起,就成了家中之宝,父母的百般溺爱,造就了一身坏品行,成了校长专门的教育对象,可再差的学生也有其闪光一面,学校招聘鼓号队员,在这位同学眼里,加入鼓号队员是他入学第一天立下的愿望。这是一件好事,但像如此品行的学生行吗?经再三考虑,决定借此机会让他试一试,果然这是教育的好契机。加入鼓号队后,判若两人,不论是纪律还是品行,有了大改观。信任也是一种爱,只要教师留心观察,把握好爱的突破口,爱到实处,教育效果才事半功倍。
      对部分学生而言,打自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命运交给老师,特别是对家庭缺少爱的孩子,老师一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赞许,会使学生欢欣起舞,终身受益。相反,教师一句在教师眼中或许多孩子看来是无关紧要的指责、批评,就是一个稍带责备的眼神,也会给一部分学生一生带来创伤和痛苦,教师承认允许学生差异时要因材施教。当然也不是说对多愁善感的学生,要千般呵护,毫无原则,但爱无穷尽的,多一份阳光般的赞赏和鼓励,少一份冷冰冰的批评指责。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爱,教育过程中不要急于当"教育警察"角色,有时糊涂难得,心中有数的糊涂对差生有好处。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切忌想当然的猜测。遇上坏事,不分青红皂白,猜测过早下结论,其实这种不公平的态度正是学生不良行为养成的温床,"破罐破碎"自然而然为今后教育增加难度。"爱"要面向全体,教师把爱地分给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照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爱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
      四、依靠多方力量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部分甚至全部精力花在"教书"上,认为学生品德培养责任在于家长;家长都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得对学生一切负责,用不着操心,导致品德教育出现两头推的现象。回顾以往左思想观念盛行年代那种以思想道德教育代替一切教学,无思是错误的,但实践证明只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培养,后患无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最终为社会服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充分把这些家庭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给以科学的引导,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把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和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推荐访问:浅谈 优良 培养 品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