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及教学体会:考试成绩好的体会心得

    时间:2019-02-12 03:28: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技术经济学》课程及其考试改革方案;然后选取2006年春季、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三个学期共657名学生的《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作为样本来研究其分布情况、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分析;最后分析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并提出个人教学体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管理。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 统计分析 教学体会
      
      引言
      
      学生成绩分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反映教学结果的一个必要手段。因此,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使考试真正为素质教育服务,我们需要对考试成绩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细致的统计分析。
      
      1. 《技术经济学》课程及其考试改革
      
      《技术经济学》课程是我校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校管必选课。它是研究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协调发展的条件、规律、效果及实现途径的一门交叉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以及论证、科学决策的基本理论与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技术实践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评价和优选,作出合理判断,最终获得满意的方案,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经济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今后从事技术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自2005年以来本课程实行标准化考试,题型为80道选择题,考核知识点涵盖了技术经济原理,现金流量等技术经济基本要素,资本等值计算的各种计算方法,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项目经济评价的时间、价值、比率型指标,互斥、混合、独立方案比选方法,不确定性分析与价值工程的内涵等。能够全面考核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另外,本课程考试由考生涂答题卡,采用计算机阅卷方式进行,不仅提高了阅卷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阅卷的准确性。总之,标准化考试不仅要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的准确程度、应用的灵活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而且还要考查其综合应用知识、逻辑推断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作者选取2006年春季、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三个学期共657名学生的《技术经济学》成绩作为样本来研究其分布情况。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
      2.1 分布情况分析
      一般而言,考试成绩的原始资料的分布特征并不能直接观测出来,需要通过编制分布数列来反映。分布数列是统计资料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分布数列不但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在各组之间的分布特征和总体构成情况,即各成绩组相对应学生人数及人数所占比例,还可以据此研究平均成绩及其变动规律。下面是对学生总体按成绩分组,形成各个考生在各个成绩组之间的分布,如表1所示。
      
      为了概括地说明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通常还需要计算变量数列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上累计。当我们所关心的是小于某个成绩的学生的人数、频率分布情况时用向上累计法,以说明在此成绩以下所有人数所占的比重。如表2中说明657名考生中成绩在80分以下的有487人,占学生总数的74.13%。另一种是向下累计。当我们所关心的是大于或等于某个成绩的学生人数、频率分布情况时用向下累计法,以说明在此成绩以上所有人数所占的比重。如表2中说明在657名考生中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有170人,占学生总数的25.87%。
      
      根据教育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难度适中信度可靠的考试,学生成绩应接近正态分布。本课程考试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相反如果考试成绩呈现正偏态或负偏态分布,则说明考题总体难度过低或偏高。
      2.2 集中程度分析
      学生成绩集中程度的分析可以采用平均成绩,平均成绩把全体学生成绩的差异抽象化,反映了学生成绩分布的集中趋势,有利于学生估计自己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平均成绩的计算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2.2.1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成绩最常用的方法和基本形式,它简明易懂,受抽样调查变动影响较小,且反应灵敏,总体中任何一个成绩发生变化,计算结果亦随之改变。但它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且受极大值的影响更大,从而影响其代表性大小。然而本文所取样本量很大,所以受极端数值的影响会较小。本文分析的这657名学生成绩的算术平均数为74.83分,且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集中在60~90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2.2.2 中位数
      如果把总体学生的成绩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则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的成绩即为中位数。当学生人数为偶数时,则中位数为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当学生成绩资料不多,成绩分布偏斜程度不太大,但各个考生之间成绩差异程度较大或存在极端数值时,用中位数来代表总体学生成绩的一般水平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中位数的不足是缺乏灵敏度,也不如算术平均数可靠。本文分析的这657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70.5分。本文分析的样本量很大,但是成绩分布偏斜程度不太大,各个考生之间成绩差异程度比较大,所以用中位数来代表总体学生成绩的一般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3 众数
      众数是指总体学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考试成绩。当许多学生的成绩都为同一个数值或成绩分布偏态较严重时,用众数作为平均成绩有其特殊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众数来掌握大部分学生所处的水平,从而有效地制定或调整教学计划。
      众数计算简便、易于理解,不受极端数值影响,但受次数分布的制约。在一般考试中,如果考生人数较少或无明显集中趋势的成绩资料,可能会没有众数,或者有两个及以上的众数,此时众数的应用则没有多大意义。本文所分析的样本中,存在多个众数,比如64分、71.5分、77.5分、83分等,所以在此用众数反映学生成绩分布的集中趋势没有太大意义。
      2.3 离散程度分析
      平均成绩是把总体学生成绩的差异抽象化,代表了总体学生学业上的一般水平,但学生之间成绩或学业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必须在计算平均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离散程度分析,即计算变异指标。变异指标值越大,说明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越大,平均成绩的代表性越低,此时就不宜用平均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反之,则说明学生之间成绩差异小,平均成绩的代表性高。但变异指标并非越小越好,如果考题难度过低或偏高,学生成绩可能普遍很高或较差,此时各个学生的成绩会很接近,既没有特别优秀的,也没有太差的,以致掩盖了学生在学业上的真实差距,也就无法对学生的学业做出正确评价。
      常用的变异指标有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3.1 极差
      极差是总体学生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差。这是测定学生成绩差异程度最简单的指标。但由于极差只取决于极端数值的大小,忽视了中间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因此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学生成绩的差异情况。
      2.3.2 标准差
      标准差是测定学生成绩差异程度最常用、最科学的指标,是指学生总体中各个成绩与平均成绩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用σ表示。
      
      标准差综合反映了学生总体中各个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程度。标准差定为多大才合适?实践证明,当学生的成绩接近正态分布时,在百分制情况下,标准差为10―15分,成绩的差异程度较为合理。如果是选拔性考试,标准差可以大些,如20分以上。
      本文分析的这657名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9.83分,说明成绩的差异程度比较合理。
      2.3.3 变异系数
      极差、标准差都是对总体学生的成绩差异程度进行测定,如果要进行同类科目在不同班级(或不同专业)之间差异程度的比较,在平均成绩不等的情况下,就要用变异系数来解决。
      
      比如,2007年春季化工类(生物和制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平均分分别是69.01分、66.19分,标准差分别是8.46和8.97,由于两个专业平均分不等,所以不能直接比较标准差,可以分别计算其变异系数为0.123和0.136,可见化工类(生物和制药)专业的变异程度比土木工程专业要小。
      
      3. 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分析及个人教学体会
      
      《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亦从总体上为把握考试质量及学生的真实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这三个学期学生成绩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平均分数比较高。79.75%的学生成绩集中在60~90分之间,但是仍有15.99%的学生处于不及格的水平,说明还有少部分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不够牢固。
      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主要有:(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是很高,这是由于《技术经济学》不是理工科学生的专业课,所以他们在认识上往往有误区,认为经济管理类课程跟他们的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2)学生的基础程度的差异,我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招生,而各地考生的高中学习基础水平参差不齐;(3)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不足;(4)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5)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指恋爱、父母离异或已故、家庭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会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因素会对学生成绩有一定的影响。鉴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以下教学体会,仅供参考。
      3.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不是很高,而且这门课程学生上课人数较多,教学十分困难。所以首先要强调理工科学生学习经济类课程的重要性,进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术经济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学习的投入和产出问题,个人买房、买车月供如何计算,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专心听讲,寻找答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要多为学生提供教学相关参考资料,鼓励学生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主动学习,扩展学生知识面。
      3.2 活跃课堂气氛,开展课堂讨论。
      活跃的课堂气氛既能调动教师的讲课情绪,又能使学生全面掌握、正确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所以建议采用开放的、积极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进行案例讨论,比如三峡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问题;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比如大学本科生毕业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继续学习,买车好还是租车好,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讨论可以让学生随便发言,也可以将学生分为甲乙双方进行辩论。
      3.3 理论联系实际。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必须结合实例教学。比如,作者在讲解资金时间价值的资金回收公式时,以一位教师买房为例讲解如何计算月供的问题。通过一些例子的讲解,把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结合了起来,由此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
      3.4 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和多方位的沟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听不懂的情况,从而影响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因此建议讲课时允许学生随时打断授课,举手提问。课下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了解学生的困难。
      
      参考文献:
      [1]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2]陈娟.讲授技术经济学全校性选修课的几点体会[J].技术经济,2004,(5):50-51.
      [3]何庆光.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89-91.
      [4]金秀岩.应用统计分析评价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诸因素[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24-26.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6)

    推荐访问:统计分析 考试成绩 经济学 体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