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迷惘【再看《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迷惘】

    时间:2019-02-12 03:27: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海明威对“迷惘的一代”的称谓是不满的,而这种不满明显地体现在了他的小说、自传之中。本论文将从与这一文学流派相关的作品出发,对“迷惘”这一主题做一次重新的审视。
      关键词:迷惘的一代 逃避 对抗
      
      一、引言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一书前引了斯泰因夫人这句带有评判性质的话。于是“迷
      惘”不仅成了小说的一个主题,甚至更是成了那一个时期的年轻人的思想的概括。“迷惘”二字本身就带有一种贬义,在英语中“lost”与confused或puzzled相近,意为不知所措、困惑。从下这个评语的人的态度来看,“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背后应该可以看出这样的意思:即你们都是不知所措、困惑的人,你们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而别人,至少“我”(说话的人)却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着。隐约的一种教训的口气,明显的一幅居高临下的姿态。所以我认为,随着斯泰因夫人的这一句话去寻找“迷惘”这一主题的前因后果,你就可能得出这样的一种结论:一群年轻人整天都活在对快乐、刺激的追求中,却又无时不被本身精神的幻灭所带来的痛苦纠缠。以至于他们对自己太过于关注,而对周围的一切漠然视之,从而置传统生活里一些责任、义务不顾,没有固定的生活规律,迅速的变化着生活方式。像一个低着头的人来到了道路纵横交错的迷宫,他总是从一条路走向另一条路,在别人看来却总也走不出迷宫的样子,但他却不愿抬起头来。旁观者基于这种结论可能有以下态度:愚蠢啊!你可以抬起头,辨清方向再走;可怜啊!你应该抬起头,来辨清方向再走,要不我来为你指明吧!不过真的如此吗?也许我们可以听听“迷惘的一代”自己的声音。
      首先,对于“迷惘的一代”的身份必须有个确认。这应该是容易做的,因为“迷惘的一代”这个标记虽说不上是耻辱的标记,但却是让人不太舒服的。所以很少会有人去故意标榜(当然在“迷惘”成为一种流行的风尚的时候又另当别论)。这里要说的是在“迷惘”的早期,也即早期的“迷惘者”们还未被正统社会接受的时候,敢以此标榜的人应该多是“迷惘的一代”或是他们的同情者。他们有哪些人呢?这些人的名单如下:“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肯明斯、多斯・帕索斯……”。作为作家、知识分子,与一般人相比他们通常应该是不太容易“迷惘”的,知识应该告诉他们“(人生的)路该怎么去走”。但“知不知道怎么走”和“是否在走”又该是两个问题,一个关于能力,一个关于态度。而历来社会给予“迷惘的一代”的评价却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就是对他们的能力的否定了。先不说这种评价对与不对,“迷惘的一代”中的一员――海明威首先对这种评价是不满的,所以他写了《太阳照常升起》这样一篇带有“迷惘一代”宣言性质的小说,作为对上面那种评价的回答。
      
      二、文学批评中的“迷惘”
      
      既然从斯泰因夫人的评价出发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不可靠,那么本人将试着从真正的“迷惘的一带”的作品出发,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因为这些“迷惘的一代”的身份已在前面确认了,所以可以保证基础前提的正确。而两部书将是本人依靠的凭据:《太阳照常升起》和《流放者的归来》。前者是宣言性质的小说;后者是回忆性质的理论著作。一个是当时对“迷惘”状态的准确的描写;一个是事后对“迷惘”状态的冷静思考。他们对迷惘的分析可能更接近真实。按着“迷惘的一带”自身的发展时间顺序,我们先从《流放者的归来》说起。
      在《流放者的归来》中,作者以回忆的形式,对自己所经历的美国当时的各种文学思潮都做了介绍和评价。其中第一个便是关于“迷惘的一代”作家和文学,而本文所关心的也只是这一点,余下皆不讨论。从作者的口气中,可以看出他是以“迷惘的一代”自诩的,并且还将自己归为真正那一种,而不是后来年轻人的自夸。他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肯明斯、多斯・帕索斯等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所以他对于“迷惘”的解释应该会有一些这个作家群的共性。按照时间的顺序作者将“迷惘的一代”的形成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学校的教育、战争的经历、流浪欧洲。学校的教育使得“迷惘的一代”失去了精神上美国的“根”,“他们知道西伯利亚各条河流的名字,却不知道俄亥俄河和它可通航的各条支流”,“他们以雅典、佛罗伦萨、巴黎、柏林和牛津等地的传统为传统”,在思想上这群人远离了美国。作者回忆到“回顾过去,我感到我们所受的全部训练,都是不自觉的在消灭我们在泥土中的那一点根,在消除我们乡土的和区域性的特点,在使我们成为无家可归的公民”。①所以一方面学校教育使这些人精神上失去了“根”,另一方面这又是“迷惘的一代”的根。战争的经历在“迷惘的一代”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来为批评者所最为注重,其观点不外乎以下:“迷惘的一代”带着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场上的残酷和死亡,使得侥幸活下来的他们身心受到严重摧残。通行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人生理想等等全都被战争摧毁了。概括起来“迷惘”就是理想幻灭后的结果。但这里却认为参加战争使得那一群在思想上失去了根的年轻人在物质上也失去了根。因为他们离开了美国的社会,失去了重新扎根美国传统的机会。而在战争中他们学会了旁观的冷漠,以放纵和挥霍来寻求刺激,这些都影响到他们战后的生活。而这样的一群人回到了美国,从精神上到生活习俗上都失去了根,美国的社会不再适合他们了。所以流浪欧洲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两种解释都有各自的理由,但马尔科姆的解释似乎更能令人信服。
      
      三、文学作品中的“迷惘”
      
      相对于《流浪者的归来》,作为小说文本的《太阳照常升起》对“迷惘”的解释却含蓄得多。这一方面是理论与具体文学作品的差别,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海明威写作风格的使然,即他的所谓的“冰山”理论。那么他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一面旗帜,又是如何理解“迷惘”的呢?这个问题当然也包括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个人态度,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想到:每一代人都曾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迷惘,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至于那些“迷惘的一代”的胡诌和所有顺手拈来的标签,全给我见鬼去吧。②
      可见他对这个称谓是不满意的,认为这是一个“肮脏的标签”,而“迷惘”是个人人都会遇到问题,并不为“迷惘的一代”所专有。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理解为他们这一代人确实碰到了问题,但绝不是斯泰因夫人所说的那样。如果硬要加上这么一个称谓,那么“迷惘”应理解成为“精神上的困惑”,是一种个人的精神状态,而不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判。并且每一代人都会有每一代的精神困惑,即“迷惘”属于所有的人类。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是以“硬汉”的角色出现的。所以当他写《太阳照常升起》作为对“迷惘的一代”的标签的回应时,他所持的应该是一种“与之搏斗”的态度,一方面是与标签本身,一方面更是与自身这种“精神困惑”的搏斗。基于此,我们进入文本。
      小说是截取了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一段生活来叙述的。共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将其命名为:巴黎的生活、旅行的生活、结束旅行。小说内容梗概如下:杰克・巴恩斯是一个美国青年,战争中受伤失去了性能力,后旅居法国,作为一家美国报馆的驻欧记者。他钟情于勃莱特却又不能与她结合,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为了缓解这种痛苦,他去西班牙旅行、钓鱼、看斗牛。当一切都结束后,他又不得不回到原先的生活,承受一样的痛苦。小说中写到了他在巴黎饮酒作乐,在乡村钓鱼,在潘普洛纳看斗牛。他的这些举动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摆脱痛苦。
      主人公杰克的“迷惘”当然可能让读者有不同的理解。一是逃避,而另外一种是对抗。本人想就后一种看法作一点讨论。因为从一般人来说他这样做可能是在逃避,而海明威式的“硬汉”却应该有另外一种态度,即我所认为的与痛苦的对抗的态度。小说中杰克始终都没有摆脱精神上的痛苦,这表现于他与勃莱特(小说中女主人公,杰克的女友)不能结合更不能分离的状态。但他也始终保持着正常的有规律的生活,正是因为身体的不正常,他反而觉得更要做到这一点。而且这也是作者所认为的一种真正的生活,凭着自身的能力、技巧去面对生活,像斗牛士一样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自己的尊严。所以他对钓鱼的过程写的那么详细,对斗牛的技巧一再分析。在两种活动中他得到了快乐。不管如何他保持了这样一条底线:保持真正的生活的态度你就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用从生活中得到的乐趣去对抗精神上的痛苦,因为真实的生活本身就包涵了痛苦和乐趣。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到杰克在巴黎的生活并不是与众不同的,他的生活方式是与当时的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中他们甚至比当时社会其他人更加“清醒”。如果说“迷惘”,应该是整个时代的“迷惘”,正如海明威自传中所说的:“每代人都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迷惘。”而这个标签不应该只是标在他们一群人身上。
      
      四、结论
      
      到此大概可以肯定《太阳照常升起》中作者对“迷惘”的态度是:直面这种人生的困境,并勇敢地去战而胜之。当然这是需要力量的,那么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呢?小说开始就引用了《圣经・传道书》中的一段话:“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处之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留,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留,仍归还何处”。“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ariseth)就来源于此。而这段出自于《圣经》的话本身似乎就充满了一种节制、隐忍的巨大的力量。海明威将这段话作为小说引言是否也就说明了海明威借助了这样一种力量去解决迷惘的问题呢?也许是他认为解决这样一个本属于全人类的问题,光靠“硬汉”的角色还不够,还必须由上帝、基督的引导,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
      
      注释:
      ①[美]马尔科姆著.张承谟译.流放者的归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103页.
      ②[美]海明威著.孙强译.海明威回忆录(流动的圣诞节).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25页.
      
      参考文献:
      [1][美]海明威著.赵静男译.太阳照常升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0年.
      [2][美]海明威著.孙强译.海明威回忆录(流动的圣诞节)[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
      [3][美]马尔科姆著.张承谟译.流放者的归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

    推荐访问:照常 再看 迷惘 升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