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浅析新闻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应用]主位推进模式

    时间:2019-02-12 03:22: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为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位和述位的划分对分析句子的功能和句子的信息分布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对语篇进行分析时,会发现信息是通过主述位的变化向前传递,这种方式叫做主位推进模式。依靠分析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篇,并且还可以起到指导翻译实践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主位推进模式在新闻语篇翻译中的应用,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利用这三种模式来分析英汉新闻语篇的特点,以此来指导英汉新闻的互译,从而达到提高新闻语篇翻译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主位 述位 主位推进 新闻语篇翻译
      
      一、引言
      作为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的划分对分析句子的功能和句子的信息分布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先提出这两个概念划分的是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根据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的划分,一个句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主位(Theme)、述位(Rheme)和连位(Transition)。在句子中,位于句首的作为信息出发点的内容称为主位,因为它是为交流的双方所知的信息,而句子的其余部分是述位,包含的是信息接受者所不知道的新信息。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主述位结构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人脑的思维方式符合由主位向述位发展的结构。因为人脑接受信息的过程就是从已知信息向新信息发展。因此,不同的语言的语法结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它们却有相同的信息发展的主述位结构,这样就有了不同语言都普遍适用的分析模式。此后,许多语言学家对主述位的划分进行了探讨和应用。系统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Hallidy)对主述位概念提出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位于句首的句子成分就是主位,而其余的部分则是述位。通常主位的信息是已知的,而述位则是未知的(Halliday,1985)。
      二、英汉新闻语篇的不同点
      汉语和英语在句子和语篇的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造成了在新闻语篇的英汉互译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现将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其中的不同。首先,在句子结构上,两种语言就有很大差异。英语讲究形合,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所以,在英语中,任何句子成分都必须由一定的连接词衔接和组织在一起。而汉语则不需要由特别的连接词相连,汉语注重的是语义上的契合。因为这种差异,在英汉语篇之间进行转换时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其次,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因此,汉语中的话题主位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中要更加自然和地道。在进行英汉语篇的相互转化时,需要注意这一差异。有时,英语中的主语主位可以转化为汉语中的主题主位,这样译文可以更为地道自然。
      三、主位推进模式和新闻语篇翻译
      主位和述位是小句中的成分,而一个语篇中通常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而每个小句都有主位和述位的成分。这时,前后句子之前的主位和述位结构就会产生一种联系,形成一种信息传递的模式。语言学家丹尼斯(Danes,1974)把这种语篇中各小句的主位和述位的动态联系和变化称为“主位推进程序”(Thematic progression)。信息在这种小句的主位和述位的交替变化中不断地得到传递,从而最终发展成为意义完整的语篇。这种信息通过主述位的变化传递方式叫做主位推进模式(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本文旨在运用主述位理论,运用主位推进模式对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主述位理论对新闻语篇翻译的指导意义。关于主位推进的模式,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徐盛桓把主位推进模式划分为四大类(徐盛桓,1985),黄衍认为有七种模式(黄衍,1985),胡壮麟持三种模式的观点(胡壮麟,1994),丹尼斯则提出了五种。在分析和比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以下的分类方法。
      (一)同主异述型。在一个语篇中,各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位,而述位则有所不同。可用下图表示:
      T1→R1
      T2(T1)→R2
      T3(T1)→R3
      例:President Bush has again expressed his support for an independent Kosovo.He spoke to an American television reporter.Mr.Bush sai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follow the lead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eciding whether to recognize Kosovo.
      译文:布什总统再次表明对科索沃独立的支持。他是在回答一位美国记者的提问时发表这一观点的。布什先生说美国将会听从联合国的领导,从而决定是否承认科索沃。
      在以上的英文语篇中,三个句子的主位都是布什总统。之所以让三句的主位都保持一致,是为了强调布什总统作为本文主人公的地位。为了在译文中保留这种原文读者印象,也尽量在三句译文中保留了与原文相同的主位,达到了相同的阅读效果。
      (二)同述异主型。这是指几个句子的述位是相同的,而主位互不相同,如图所示:
      T1→R1
      T2→R2(R1)
      T3→R3(R1)
      例:Iraqi officials say a suicide bomber has killed at least three people in an attack at a store in Baghdad.However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says only the bomber was killed in that attack.It says two other people were only wounded.The American military says Iraqi soldiers fired at the bomber when they saw she had wires in her hand.
      译文:伊拉克官员说一个自杀性爆炸杀手在巴格达的一家商店内至少杀死三人。然而美国军方则称只有杀手一个人在袭击中被杀。其他两个人只是受伤。他们还说伊拉克军人在发现杀手手中握有导火索时,对其开了枪。
      以上的原文中,每个句子都是以“自杀性爆炸杀手”为述位,而各句的主位则是不同的。正如韩礼德所说,述位在句子中的地位要比主位高,更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因为,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读者所熟知的内容。而述位所承载的则是新的信息,是作者试图重点表达的内容。此段新闻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有关“自杀性爆炸杀手”的新闻。“自杀性爆炸杀手”是这段语篇的重点,所以几句话都将有关她的内容作为述位。译文为了达到相同的写作意图,在每句中也尽量保证将“自杀性爆炸杀手”作为述位。
      (三)顶针型。在这种类型里,前一个句子的述位是后一个句子的主位,前后形成了线性的连续性,如图:
      T1→R1
      T2(R1)→R2
      T3(R2)→R3
      例: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这颗卫星是由三级火箭推动的,一直运转正常。它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运载工具和电子技术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译文:China’s first experimental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was propelled by a three-stage rocket and has been in operation ever since.Its successful launching indicates that our n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rier rockets and electronics.
      这个例子里的信息传递形式是线性的。第一句中的述位“卫星”成为了第二句中的主位。而第二句中的述位又成为了第三句的主位。这样前句的述位作为已知的信息,成为后一句的信息发展的起点。这种信息的线性传递使得报道的内容逐渐层层递进不断向前发展使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了解事件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报道的主旨。因此,在译文中也尽量保留了这种线性传递的形式,保证了前句的述位是后一句的主位。
      四、结语
      主位和述位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常被应用于翻译研究中。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述位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在句子中的分布,理解句子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主位推进理论为我们分析整个语篇的结构和信息分布特点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从主位和述位的角度来分析英汉新闻语篇的异同,同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主位推进模式,并通过分析具体语篇来探讨主位推进原理对英汉新闻语篇的互译实践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从而为提高英汉新闻翻译的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分析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
      [3]徐盛桓.再论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4]Danes,F.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Prague:Academic,1974.
      [5]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推荐访问:浅析 推进 翻译 模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