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课改背景下的 课改背景下对学生“主动参与”的再认识

    时间:2019-01-17 03:35: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13-02      一、“主动参与”的内涵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将“主动参与”看做是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一种主要特征或类型。我们认为这是不妥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以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社会性品质的方式和形式。而“主动参与”中的参与并不具备方式、形式的特征,它只强调了参与学习活动,并没有指明较具体的参与学习的方式、形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乐于探究”和“交流与合作”都具备较明确、具体的学习的方式和形式,即学生是通过探究、交流与合作等具体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所以,我们认为“主动参与”不属于学习方式。
      那么,“主动参与”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它又属于什么教学范畴呢?由于“参与”一词是一个不具体限定行为方式的词,所以,“主动参与”的主要特征就体现在“主动”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有主动、被动甚至不动之分。显然,“主动参与”强调的是要使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至于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形式则没有限定。可见,“主动参与”的实质是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态度,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即“主动参与”属于情感、态度这一教学范畴,而非学习方式这一范畴。澄清对“主动参与”实质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这条关于课程实施的重要要求。
      
      二、“主动参与”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主动参与”就是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活动,即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1]。显然,在教学这一特殊认识活动中,学生居于认识主体的地位。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各种能力并获得全面发展。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身是否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将直接决定着他们掌握各类知识、技能的质量和效率。
      
      2.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人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而且也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同时人的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离不开人的自觉能动性[2]。在具体的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学生离不开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元认知等基本认知心理活动;在进行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还离不开收集和处理信息、动手操作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活动。显然,如果学生能不断地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那么学生参与与他们各种能力密切相关的活动的机会和质量就会显著提高,这必将利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超越于其他动物,成为万物之灵并不断超越人类现有水平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的动因。主体性也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目的。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发展时曾指出:“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化为自主活动时,才能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的体现。”主体性就是作为客体对立面的主体所具有的属性。它主要包括主体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3]。自然性指人的生理、身体等方面的物质属性;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不能离开他人或群体乃至社会的;意识性是指主体是不同于动物、不同于本能的自觉的人,他有理性,能思维。意识性是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学生自然属性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体育、文艺活动,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将有利于他们健康身体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与同学、伙伴以及教师、家长的交往,其中尤以与同学、伙伴的交往更为重要。如果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在课下共同游戏,那么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学生的意识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控制性上。如果学生在课内外、校内外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那么反过来必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良好发展。
      
      三、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因素,我们先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不同环境做以下考察: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环境主要有课内学习环境与课外学习环境。在课堂学习环境下,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主要有听老师讲课并思考、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和参与合作学习、讨论、实验、探究等(生生互动);在课外学习环境下,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即复习、记忆、练习、阅读等。
      在课堂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在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能否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恰当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并使教学具有良好的艺术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而在生生互动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安排也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具有一定影响。在课堂学习环境下,学生自身因素对其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也具有较大影响。如果说在师生互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显得被动些,那么在生生互动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就要主动得多。而在课外学习环境下,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多地决定于学生自身因素,其中以学生自身非智力因素最为重要。
      
      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态度的策略
      
      “主动参与”属于情感、态度领域的教学范围,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更好地主动参与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就必须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态度等方面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与途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1)充分开展实验、科学探究、课本剧等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在“乐”中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2)恰当运用各种直观教学媒体。无论是传统直观教学媒体(如样品、标本、模型、挂图等),还是现代电化视听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电脑网络等)都能发挥其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设置疑难,激发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求知欲。认知冲突是当学生遇到依靠自己已有知识结构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发生的。当学生受到挑战时,他们会以积极的全新的方式去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4]321。
      
      2.调动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情绪,维持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现代情感心理学指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它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涉及到对人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的影响[5]。著名心理学家孟昭兰也指出:“情绪的动机作用并非只体现在对内驱力的放大作用上。人类的高级目的行为和意志行为的驱动作用中,十分重要地包含着情绪因素。”[6]可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如提高教学的可接受性、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等)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轻松、愉快、喜悦等正情绪),必将利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障学生“主动参与”
      要激发学生的动机,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这是因为如果缺乏自信,学生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动机[4]316。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开始。”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惧怕失败,怎么会愿意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呢?尤其是在面对对他来说较困难的学习任务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给缺乏自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根本方法[7]。
      
      4.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1)实施合作学习,满足学生交往、归属的心理需要。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互学、互助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恰好符合学生的交往、友谊和归属的心理需要,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合理奖赏,满足学生受人尊重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学习原理”早已为教育实践所证实。当学生表现出好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时,教师及时给予合理奖赏(鼓励、赞赏、表扬等)会满足学生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和自我成就感的心理需要。这样便会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
      以上策略都能从不同侧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但我们认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态度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69-570.
      [3]齐振海.认识论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8-61
      [4]吴庆鳞.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9.
      [6]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0
      [7]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17.
      〔责任编辑:徐光宗〕

    推荐访问:再认 课改 主动参与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