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1000 论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教育

    时间:2019-01-16 03:29: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观念偏差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有助于大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力开发,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92-02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育部1999年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几年中,大学招生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十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999年的90,23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631万人。扩招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2010年毕业生人数几乎是1999年的7倍。
      在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的同时,其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2003-2006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5%-77%,2007年为70%。虽然近几年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但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然而,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这里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从用人单位角度看
      第一,部分行业市场萎缩。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发布的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计算机专业的招聘总量排名第二,而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排名位居第二。《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如法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都成为就业率偏低的专业。这些专业在五六年前都是热门专业,由于前些年热门专业的扩招、行业的稳定成熟,导致过去的热门专业现在已经成了失业率高的专。
      第二,招聘单位用人标准盲目抬高。有些用人单位招聘时一味强调高学历,而不考虑人职匹配。还有些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只选择名牌学校的毕业生,结果往往是“大材小用”,最终人才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流失严重。
      
      2.从大学生角度看
      第一,就业观念有偏差。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放弃“热门”,导致了就业难。而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上的一些误区,如过于看重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导致了就业难。在就业期望方面,大中城市、发达地区依然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依然是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激励机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此种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们的就业筑造了壁垒,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而在中国西部、基层单位、条件艰苦的单位或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有很多岗位需要大学生,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去这些地区和单位工作。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
      第二,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差距。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偏高;而在学生看来,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偏低,出现这种差距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第三,部分大学生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一些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经验不足、就业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的。
      第四,职业规划意识不强,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毕业生无法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盲目从众,从而导致其职业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清楚,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大学职业生涯教育“落伍”,势必影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从学校角度看
      目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在调整过程中又出现某些热门专业跟风现象,造成供需失衡,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总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中,职业发展路线不清晰、专业能力与要求不匹配、就业定位发生偏差等是重要原因。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要在专业设置等方面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同时,更要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这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举措。
      
      二、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入手提高就业率
      
      职业生涯的英文是“career”,习惯上将其翻译为“职业”或“职业生涯”,往往被理解为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职业生涯不仅局限于“工作”或“职业”,还包含个人的“生活风格”,即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所有活动。美国著名职业问题专家萨帕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是生活中多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是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简单地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终生职业经历。
      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时间里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职业教育开始引起高校注意,并且发展迅速。2003年,随着高校毕业生突破百万大关,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毕业生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校提出了要在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设想,并做了一些尝试。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些高校已逐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但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就业的作用如下:
      第一,可以克服盲目攀比心理,调整择业心态,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职业生涯教育能引发学生分析和思考素质现状,即思想状况、道德状况、人格魅力、性格特征、技能和能力,素质优势和缺陷等;能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理想职业应该具备的全面素质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而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丢掉“精英”意识,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
      第二,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爱好以及社会环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潜能,扩大对职业的了解和对各学科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使其尽可能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获取职业途径,学会独立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生活。
      第三,帮助大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力开发。许多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处于迷茫、浮躁甚至颓废的状态,学元所长甚至学业荒废,导致毕业时不具备就业的条件和能力。职业生涯教育,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另一方面,经过科学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有助于学生增加认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知识能力储备的方向性与针对性,为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提供一些途径和办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大学毕业生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能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很多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不能从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对将来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更是不清楚。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找准职业定位,作出科学、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人可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但未必能在任何一种职业中取得成功或得到快乐。只有从事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己又喜爱且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职业,才能在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的感受。职业生涯教育正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并积极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推荐访问:职业生涯 大学生就业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