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统筹城乡发展下的农民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2018年会计继续教育

    时间:2019-01-15 03:34: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农民继续教育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继续教育应以农民为本位,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科技和创新能力。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解决当前农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应整合城乡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关键词:农民继续教育;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继续教育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在职或从业人员,以知识与技术的补充、更新和提高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工种的一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培训。它是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农村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因此必须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民继续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培养高素质农民,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影响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是实现现阶段农业转型的必要条件。 �
      实现现阶段农业转型,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创造最大的农村经济效益,使农村中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农民继续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以及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广大农民对市场的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资源的优势有准确的把握,提供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实现农产品更高的价值。�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占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又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强调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迁移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必须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具备自觉向城市转移的条件,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趋势。�
      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少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从4 000多万到2亿多,总之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事实。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民工潮”正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突出表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
      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有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已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为初中以下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文化,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没有一技之长,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往往疏于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相应的就业优势。因此通过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岗位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具有更强生命力,更多发展机会,更大发展前途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从‘动力时代’向‘能力时代’过渡”;“从业状态由‘就业时代’向‘创业时代’过渡。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现阶段农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继续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农民继续教育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继续教育的意识欠缺。多年来对农村教育过于强调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农民继续教育是农民自我发展的主要渠道,是实现自我价值,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不论是国家和农民本身,都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0%。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这其中,农民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从农民自身来说,继续教育意识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农民继续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我国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国家和地方财政近年虽然对农民培训投入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不相适应。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有一些专门的教育项目和培训工程支持,但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还缺乏制度保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渠道。这些都显示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和农民培训支持体系还不完善。�
      第三,农民继续教育内容滞后,不适应市场需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民继续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缺乏、条件落后、实践设备器材陈旧缺乏,继续教育的内容很难跟上时代的需要。由于受经费和条件限制,多数培训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项目,这直接限制了农民接受培训的选择范围和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些部门和培训机构没有以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为真正出发点,没有把培训的内容和质量作为重点,使一些培训项目流于形式。�
      第四,农民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很难适应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基本上是长周期、全日制学历教育,属于正规教育类型。在社会普遍的就业压力之下,农民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困难,难以正常运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紧迫需要是迅速就业和增加收入,因此农民希望学习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技术。因此,农民职业教育应积极创新办学模式,由原来的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方式,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同时在培训内容上由原来单一的农业技术培训转向农业培训和非农职业教育并举,更好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服务。�
      
      三、如何建构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农村和城市两种因素,两种资源,使其形成良性互动,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使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就农民继续教育而言,应当是整合城乡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一)在农民继续教育主体上,将农村的继续教育与农业高等院校、城市的职业培训相结合。农民教育的资源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第二个部分是城市的教育资源。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虽然有很多缺陷,但这是农村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广泛开展农民的继续教育活动;同时,农业高等院校应当与农民继续教育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民工培训计划,也是农民进城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把农村和城市有益于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促进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在农民继续教育投入上,农民自主承担、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农民是农民继续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由农民自主承担一定的继续教育成本是理所应当的。农民继续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继续教育的扶持,增加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农民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仅靠农民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并且职业教育有着经济利益指向,因此实行市场化运作是可行的。�
      (三)在农民继续教育的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应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农业技能培训与科学技术培训相配合,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教育并举。�
      (四)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学习引入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把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农业实践统一起来。实际运作中可以把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除此之外,农民继续教育还要诉诸理性的法律的保障。我国现在对农民继续教育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农民继续教育的权利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这是影响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应该进行农民继续教育的有关立法,把农民继续教育纳入法治管理之中,使农民的继续教育能有法律保障。 �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农民继续教育也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
      参考文献:�
      [1]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9�
      [2] 田素仙.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OL].农博网,2005.12�
      [3]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 职业教育研究,2006.6.�
      [4]张云华,杨晓燕[R].SKP中国-行业报告.�
      [5]姜岩,窦艳芬.浅析“三农”背景下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J].乡镇经济,2006.5�
      [6]梁东红.不能忽视农民的继续教育[J].河北农业科技,2006.7.�
      [7]刘奇.观察中国农民的十个视角[N].中国经济时报,2008.4.4.

    推荐访问:继续教育 统筹 城乡 农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