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信息技术不安全的表现与对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1-14 03:39: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也暴露出课程目标一维化、课程内容重复化、课程实施形式化等误区,价值理性的缺失、人文旨趣的匮乏以及课程类型的断裂是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通过强化课程价值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活化课程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52-04
      
      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素养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而直接与这种要求相呼应的信息技术课程也相应地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表中。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下连以综合实践活动形态存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上接形式各异、要求不同的各高校各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特别的意义。随着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正式走进高中课堂时间较短,加上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这门课程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种种问题。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正视其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试着梳理了这门课程的现状,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相应的反思,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取得的成绩
      
      信息技术正式进入高中课程实践领域不过短短十年时间,但课程的推进是明显的,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1 指导思想明确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既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要求,又是教育领导部门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课程的发展一直有明确的思想依据和政策指导。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着重指出要“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教育部又专门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初步确定了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等;在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被明确纳入课程计划中,同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标准的形式详细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学段、主要内容等。各项法规文件的出台,反映了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并从政策层面明确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
      2 课程开设普遍。
      在稳定的政策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的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各试点高中开设,各学校又根据自己学校特点开设了不同选修模块,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截止到2010年,高中课程改革逐渐推广到全国,信息技术课程也普遍地在各个高中学校得以实施。从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数量这个侧面可以直观的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据教育部2009年的统计,普通高中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达到了39101人,已经超过了音乐、美术等传统科目的教师数量,由此可以间接证明信息技术课程落实的情况。
      3 研究成果丰富
      与课程的广泛实施相对应,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了。我们有了多种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有了专门的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刊物、有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专业,在这样一个蓬勃向上的氛围中,许多学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等许多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形成了许多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成果。
      
      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取得的成果让人欣慰,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 课程目标的一维化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有全面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理论上也应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但实践中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程的实施,人们往往更容易把重心放在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介绍和技能的训练上。在教材编写上,有研究者考察了十余种现行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发现当前教材普遍存在重工具操作轻实践应用、重技术轻人文、重已有技术轻未来发展等问题。在课程实施环节,这种目标缺失的现象更为直观,当询问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了什么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普遍是具体的软件操作:“学了word里面的艺术字”“学了上网搜索”等,很少有学生会从“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角度考虑自己学习的内容,这种学习结果上的单维认识实际上是学习目标一维化的必然反应。
      2 课程内容的重复化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制定时考虑到了小学、初中阶段已经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前提,虽然也兼顾了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但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还是选择了非零起点的设计思路,但这种思路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表现的并不明显。特别在课程的必修模块,高中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软件应用等,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因此有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反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学、中学、高中的课程重复,又都没学好,真的运用不行,教他们吧,他们又不爱学,可真的做东西又做不明白。一讲学生就不耐烦,而学生又学得不扎实。”课程设计时理想的螺旋式组织课程内容变成了实践中的机械重复。而这种内容上的重复在选修模块中也有所体现,如“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的大部分内容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前已经学会了,而诸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等模块的内容又与大学里普遍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非常相似。
      3 课程实施的机械化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课程,现行教材中并没有对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和各个专题模块的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给出中肯的建议,教学中也缺少一些具体的教与学活动过程作为师生的参考范例,教师们只能各自摸索。因此,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还在沿用传统学科的讲、学、考模式,把生动的属于学生的信息探索变成了机械的信息灌输。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老师过度采取了任务驱动的方式,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参照书本或自己找资料完成这个任务,虽然理论上这种主题式的教学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一知半解地使用主题式教学实质上放弃了教师的作用,结果使课堂成了放任自流的网吧。这两种现象都是课程实施机械化的具体表现,这种机械的课程实施使信息技术课程失去活力,使得本来喜欢玩电脑的孩子却非常厌恶计算机课程。
      
      三 多维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的分析
      
      简单的现象描述对于深入认识问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多学科的省思来分析问题的根源。价值理性、人文旨趣 的缺失是构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的基础,而课程形式的变化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1 价值理性的缺失:哲学关照下的信息技术课程
      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人类社会活动的合理性时,把人的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主要指一种实现目标的工具,它关心目标实现的程序与条件,而不去思考目标的价值,不会进一步深入研究或评估目标背后的意义;而价值理性的作用在于对自己活动目标做出整体性与终极性的意义评估,它更关注行为本身对人的关怀,强调动机的纯正,关心行动的终极目的。理性的行为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通,是在价值理性指导下台工具理性的实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者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课程的终极目标,是课程价值理性的反应,而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等都是为目标实现而设计的方法与手段,是课程工具理性的表现,而在一些课程设计实施中,许多实践者不自觉地忽视了价值理性的指导,泛化了工具理性的作用。他们忘记了“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根本追求,反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这个手段为根本目标去追求所谓的教学“效率”。于是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只关注与外显操作相关的能看得到的“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无视隐性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满足于罗列与考试相关的知识,重复当下社会正使用的各种计算机软件技术,而漠视诸如思维能力、信息伦理等与考试、直接应用无关的主题;在课程实施上,不问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这一根本目标,醉心于研究应付外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这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缺失、内容单一重复、实施机械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回到起点,时刻注意追问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2 人文旨趣的匮乏:文化研究视角下的信息技术课程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兼具技能训练与文化培养这样的双重使命,是技术旨趣与人文旨趣的统一。其中技术旨趣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具有实现某种目的的使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教师使学生掌握信息工具,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训练为主要形式,在反复操练与练习中强化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而人文旨趣则要求超越应用的目标,发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蕴涵和人文价值,以学习者潜移默化的感悟为主要目标。技术旨趣和人文旨趣本应是共融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的,前者反映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真”,后者反映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美”,然而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旨趣往往被淡化了,因此许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呈现出一种“有信息而无文化”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学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知识信息的传授,完全丧失了文化、精神、价值养成的功能。这种人文旨趣缺失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能进入课程体系的知识信息只剩下了有限的社会流行的一些软件使用,这使得课程内容匮乏以致初中、高中、大学重复讲授这些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习内容抽象为干瘪的机械操作,导致学习者感受不到课程的吸引力。因此,在实践中要特别关注容易忽视的课程的文化内涵,研究中也要考虑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思考信息技术问题。
      3 课程类型的断裂:课程研究视角下的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形态及其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课程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如从教育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与经验中心课程,从分科还是统合考虑,可以将课程分成学科并列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这里我们仅取学科与活动这一个分类角度来分析。透过学科与活动这个框架,可以看到初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类型上的转换。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研究领域,本质上是一种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中以探究为主,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往往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课程的实施。而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则属于一种学科课程:《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信息技术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课程有统一的目标、内容要求等,课程实施也往往因袭了计算机教学的历史,以讲授为主。虽然研究者一直希望能够实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一体化,并提出一些将二者融合的构想,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类型的课程,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是生活世界,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心理经验与生活的关系,而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学科知识,所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简单将二者在实践中按时间排成一列,往往只会造成内容上的混乱而并不能保证课程形态的融合。因此,在实践中应注意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形式,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熔于一炉。
      
      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改进
      
      多视角的审视有助于我们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践中漫无头绪的散乱问题统一起来,从而找到更好的变革的方略。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种做法:
      1 强化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维度
      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强调的是对客观操作的具体描述,和人类的社会生活联系不多,因此是“价值中立”的。计算机教育的这种传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多维目标的落实。虽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体系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类构成,但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关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信息技术工具的熟练掌握这部分外显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这在根本上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整体、科学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三维目标。首先,在课程理念上不能只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结合内容具体设计价值目标并认真思考这些目标的可能性及落实手段,其次在具体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的把“社会问题情境”这一要素融入到技术操作中,并在课程实施中明确这个“社会问题情境”并不仅仅是技术操作的载体,而是价值和态度学习的必要平台,引导学生在这类问题解决中体悟信息技术的伦理意义。
      2 丰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目标达成的根本途径,实践中我们要围绕多元的目标,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以往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往往立足单一学科立场,只围绕学科体系组织选择主流课程知识,因此课程内容虽然系统但却略显单薄。从文化的视角看,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体现为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共存;课程实施上应是学生、教师、信息内容之间的文化交互,应该是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人与媒体以及多元信息文化的共生过程,而我们的课程恰恰缺少了对边缘文化、草根文化的关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信 息技术课程反复讲解Windows但没有Linux,重复练习Office却不关注WPS更没有Google文档,用IE但不用Firefox,有程序没游戏……这种对边缘文化漠视导致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性缺失使得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失去兴趣,因为虽然学习者无法决定正式的课程的生产,但他们却可以决定了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消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有课程意识,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有意识的丰富课程内容,如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诸如博客、维基等流行信息技术的介绍,或者引入一些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人物、事件等内容把信息意识、信息价值等内容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丰富将信息技术知识“真”的追求和学习者个人“美”的体验结合起来。
      3 活化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课程,但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它有着超越学科的逻辑体系。从课程衔接上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起点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从课程内容上看技术从来都是要依附于具体活动的,都是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课程有着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这种特殊的课程逻辑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学习情况活化课程的实施形式,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实施的策略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课程实施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例如,在应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起点”的问题上,有研究者提出“分层、分组”的教学策略;但也有学者指出分层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仆从,在理念上“落后于时代”,而且在实践效果上也无助于学生学力提高。类似的对课程实施策略上的不同观点要求我们对课程实施的理念进行系统的梳理,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课程实施的形式,诸如任务驱动、讲练法、讨论法、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教学等教学策略或方法都应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并鼓励教师通过反思检验这些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分课程专任教师学历情况[EB/OL]
      [2]张青,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9-64
      [3]徐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9,(6):33-35
      [4]容中逵,学科、授受还是活动、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26-29
      [5]张华,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兼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7,(4):8-12
      [6]钱旭升,童莉,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的文化阐释[J],课程墩材・教法20iO,(7):77-81
      [7]朱光明,汤向东,多起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2):46-49
      [8]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3):43-47
      
      编辑:宋树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对策 现状 高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