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对高校大学生快餐恋爱的思考|高校快餐

    时间:2019-01-13 03:27: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校对学生恋爱问题认知和管理的历史回顾      恢复高考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识和管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逐步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模式的过程。
      上个世纪70~80年代,当人们把恋爱看作低级趣味的时候,高等教育当然地对大学生恋爱实行全盘控制,采取了相应的否定原则。许多高校在学生管理条例等文件中,明文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谈恋爱,甚至对谈恋爱的学生进行批评、处分、歧视,还发生过多起在学生毕业时有意将恋爱双方分往不同地区工作的事情,造成人为地分居两地或劳燕分飞。
      90年代,人们把恋爱从低级趣味中解放了出来,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知和管理也随之有了质的变化。90年代初,高校对学生恋爱的管理变得宽松,基本采取不提倡不反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开场合还是不主张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的方式。90年代中期,高校对学生恋爱主张加强正面引导,尽量减少和避免恋爱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是默认了在校期间可以谈恋爱,一时间高校学生恋爱成风,双双对对,花前月下,热闹起来。90年代末,在校大学生能否恋爱已不是问题,高校大都没有制定实质性的管理条例,大学生恋爱基本是放任自流状态。
      到了21世纪,社会上出现了爱情泛化的潮流,大学校园里恋爱显现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扩张:刚入校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就开始了恋爱起跑;恋人行为举止越来越张扬,校园内随处可见恋人相拥、搂抱,甚至亲吻、抚摸,即使课堂也不能幸免。对此,教师反感,不少学生也厌烦,而高校对此的管理基本瘫痪,不闻不问。一般情况下只要不闹出事情,学校就不会主动管理和教育。进而恋人出外租房同居,女生人工流产,因恋爱矛盾引起的激烈冲突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恋爱影响学习成绩导致退学等不为鲜见。至此,教育部门不得不酝酿制定关于大学生同居、结婚、生育的管理条例,一些销售商也适时地在校园内外安放避孕套自动售货设施,围绕上述现象的相关话题被各媒体炒得火热。这些都对大学生恋爱变相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30年间,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管理经历了从禁止、管制到放开,再到变相放任的极大转变,变主动为被动,化传统为现代。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变化表现出某种程度上认识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大学生的人生关怀。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尤其得到了大学生们的赞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变化也难免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助长了大学校园不良的恋爱风气,置大学管理于一种无奈和苍白。必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和担忧,不少大学生也对校园内日渐嚣张的恋爱氛围很是反感,把这称为大学校园的另一种“污染”。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的缺损及偏差
      
      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宽容,学校对学生恋爱的管理也越来越模糊、松散和边缘化,在校大学生获得了恋爱的绝对自主权,却也产生了由此带来的认识和行为上的缺损及偏差,形成了所谓的“快餐恋爱”。
      1.放任感性,漠视理性
      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恋爱认知的调查显示:不少学生认为恋爱就是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认为轰轰烈烈的恋爱必须“放任感性,放逐理性”。有的学生以为恋爱就意味着性爱,因而放纵自己的欲望,双方了解不深就踏入了最后阶段,备受快餐恋爱之害,常常因损失了恋爱过程美感的细细体验和享受而葬送了恋爱。
      一般地分析大学生恋爱情况,不难发现个中缘由:第一,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好奇,希望接触异性,了解异性;大学生活枯燥单调,希望恋爱的刺激为生活增味添彩;远离家人的孤单,需要恋爱排解内心的寂寞;时间的富裕,恋爱可以度过无聊的时光;情感的空虚,恋爱能够填补感情的需要。第二,从大学生活环境变化的角度看,大学生摆脱了多年沉重的学习压力,挣脱了以往老师和家长的管束,有了富裕的能量,需要寻找新的释放点;有了自由的权利,渴望尽情地使用和享受;大学又为他们提供了朝夕相处,广泛接触的平台。鉴于以上若干因素,大学生恋爱在所难免也无可指责。“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1]但恋爱泛滥、行为放任、举止失态、后果失控却超出了当然的范围。这就需要作进一步地思考了。
      进一步思考不难看出如果只停留于作生理的、心理的、环境原因的分析,停留于强调大学生的自然需求、生理特性、青春期心理特征等,更像是在为大学生非理性恋爱找寻理由,提供依据,进行论证,强调它的合情合理性。从效果看,这无异于蛊惑大学生去恋爱,任凭欲望摆布;就会误导大学生放大恋爱的必然性,张扬恋爱的非理性因素;就会让大学生误以为恋爱是一剂良药,可以化解大学期间许多烦恼,填补大学生活的诸多空虚;其结果只会更加助长校园内日益非理性的快餐恋爱之风,给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使管理更难奏效。至此,可以认识到,在非常宽松的校园环境里,在大量不良社会现象影响下,在相当偏激的舆论导向助长中,大学生疏于理性的恋爱观和过度感性的恋爱风气,放任感性,放逐理性的错误认识是最值得关注的。
      2.放任情欲,疏于情感
      大学生恋爱不同于社会其他成员,他们没有强烈的名和利的目的,没有确定的婚姻目标,对恋爱的责任认识不清,对恋爱的发展方向不十分在意。许多大学生仅把谈恋爱看作大学生活的既定部分,是学习、体验、尝试、累积经验的阶段,并不认真对待。这使得现在大学生恋爱快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恋爱开始的时间越来越早,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认识到肉体接触的过程越来越短。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怀抱“要在大学轰轰烈烈谈一场恋爱”的计划和对异性很强的好奇心理,往往入学后短期内就匆忙“上阵”,自然会出现以下情况:其一,对恋爱对象的选择不审慎,“先谈一个再说”是大学生的普遍想法,为谈恋爱而谈的恋爱,缺少情感基础,带有明显的情欲倾向。其二,对恋爱过程的处理不理性,进展超速,甚至认识没几天,彼此还不太了解就发生过于亲密的行为。疏于情感的培养,只能是情欲的放纵。其三,对恋爱行为及其结果不负责任,大学生普遍认为“两厢情愿不存在责任问题”,于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欲望走,放任自己的情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追求感官的刺激,满足生理的需求,享受一时的快乐。当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如此,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这么认为。
      恋爱不是禁欲主义,但必须是以情感的深厚积淀为基础,“以情�性”,[2]以理性的务实态度为前提,而现在的快餐恋爱却是纵欲主义,疏于情感,不思婚姻。这样的放任情欲,疏于情感的恋爱往往难以长久,少有成功,且很容易造成双方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创伤,甚至会给将来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留下无法弥补的阴影,还存在引发极端恶性事件的隐患。
      3.追随现代,抛弃传统
      现代是与传统相对应而存在的。大学生理解的现代总是带有先进性、开放性、自由性、浪漫性的,而传统又总是与封闭、保守、压抑、陈旧、循规蹈矩相联系,这样的理解也同样被他们带进对恋爱的理解。因此,追随现代的恋爱方式,鄙弃传统的恋爱方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潮流。
      传统恋爱观念是有消极的一面,但它毕竟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内含着一些符合我们民族气质的内容,“包括了某些人类的传统美德以及对人们共同生活经验的深刻理解。”[3]其中责任心、自尊自爱观念、对隐私的尊重和保护等道德积极因素恰恰是现代恋爱观所需要的。
      
      大学生要有勇气理性地面对恋爱
      
      不少舆论认为,恋爱的本质就是感性,它强烈、热烈、排他、任性,跟着理性走,就会扼杀了爱情,就会错失恋爱的感受。笔者以为,恋爱关系“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4]人类的恋爱有别于动物的性爱,一定是以理性为支点,以理性对感性的控制和强化为关键。当然这需要勇气,现代大学生理应拿得出这样的勇气。
      理性面对恋爱首先是要对恋爱有全面的认识:恋爱的过程是双方以精神互动为主的增进了解,进行磨合,加深感情的过程。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才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人性与兽性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理性,人类的恋爱与动物的求偶最大的不同也在于理性。人类的恋爱是理性主导下的情感活动,而动物的求偶是生理支配下的性欲活动。作为有知识、有修养的恋爱中的大学生,请想一想,放任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等于将自己回归原始,降格为动物一类?再则,恋爱总是与谈相联系,谈得越真了解越深,谈得内容越丰富吸引力越强,这些都需要理性的内涵。理性地对待恋爱,才能带来感性的升华。这可能是所有浪漫恋爱的共同秘诀。而放逐理性的恋爱往往都是短命的。
      理性面对恋爱其次为要有恋爱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对现在负责,对将来负责;对个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一句话,对行为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及后果负责。据笔者调查了解,现今有不少大学生对恋爱并不审慎,有的事先抱定要恋爱的决心,为恋爱而恋爱;有的存着玩一玩的打算,只想借此改善单调空虚的大学生活;有的带着好奇心态,想通过恋爱了解异性,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有的学生恋爱掺杂着攀比、虚荣、自我表现、心理生理需要等复杂的功利因素,凡此种种,皆是责任心缺失所致。
      理性面对恋爱再次为公德心:恋人之间表达缠绵的情感没有错,但必须理性地考虑场合、阶段、对别人的影响,应有所节制,有所克制。要遵守公共场所人们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公共场所不能目中无人,我国公众的主流意识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接受恋人在公共场所为所欲为。有人认为恋爱天经地义,是两个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却认识不到在公共场所,恋人的所有行为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包括对少年儿童形成活生生的教育实例。
      理性面对恋爱又表现为自尊自爱心:要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形象,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恋人之间的亲昵是极具私密性的行为。一些公众人物会为狗仔队曝光自己的私生活而大动肝火,甚至告上法庭;一些娱记的偷拍遭到大众的谴责,皆因为行为的私密性被侵犯,有损个人的声望和形象。我们的大学生却随意公示私生活,公开私密性,这无异于自己践踏自尊和自爱,自毁形象。没有人在大众面前轻浮而能得到大众尊重的。这当然不包括大众认可的或在特殊情境下的亲密举动。很多事例证明过早亲昵的恋爱成功率很低。
      理性面对恋爱还表现为审美心:恋爱的动力在于审美追求,恋爱的活力在于审美创造,恋爱的魅力在于审美享受。谈恋爱就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抱着一颗审美的心,就会珍视恋爱的每个阶段,给恋爱生活适当长度的时间,让爱和被爱逐步展开,渐行渐进,才能真正感受恋爱的审美价值。过快的升温,跨越阶段的进展,如同囫囵吞枣,品味不到爱情的美感。十分可惜。不少大学生经历过后都有后悔,再想重来,却不可能再有当初纯真的美感和真情。
      理性面对恋爱还在于不过早和过度亲昵:现在流行一句话“重要的在于过程”,经历的是过程,享受的是过程,收获的也是过程。过程需要时间支撑,过程必须是渐进的。这条公理同样适用于恋爱。过早的亲昵一定会缩短恋爱的寿命。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5]恋人之间有亲密的举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恋爱不等于性爱,过度的亲热会使恋爱生活庸俗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乏味、疲劳,甚至厌烦的情绪,恋爱的终点也就为期不远了。
      避免大学生恋爱出现的诸多问题,化解传统恋爱与现代恋爱的矛盾,转变学校恋爱教育和管理的苍白和无奈,需要建立理性这个正确的支点。所以,引导大学生重建恋爱中的理性主导是高校恋爱教育和管理的首要任务。理性地对待恋爱,才是最人性的恋爱,最和谐的恋爱,最具美感的恋爱。才能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升华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参考文献:
      [1] [4]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9.
      [2] [3]陈瑛,温克勤,等.中国伦理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775.
      [5] ]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20.

    推荐访问:快餐 思考 恋爱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