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优化学科交叉理论建立交叉学术环境] 学科交叉理论

    时间:2019-01-13 03:27: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学科交叉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学科交叉是指突破已有的学科壁垒,将不同的学科理论、方法或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其实质是知识体系的渗透和融合[1]。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在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新思想、新学科不断涌现,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学科交叉成为科学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说过:“很多关键性的新东西不属于哪一个专业,常常是两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产生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当代重大的突破常常不是来自单项孤立的技术,而是来自并列的几种技术或来自几种技术的综合。”英国著名学者贝弗里奇指出:“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出现于科学分支的交叉点上。”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说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2]近百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三百多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交叉融合的结果。
      同时,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理工科的一般长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学人文科学的惯于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直觉与逻辑是科学思维和创造的两翼,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轮[3]。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校长维・安・萨多夫尼奇教授在谈到如何留住拔尖人才的措施时,强调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一条有效途径。
      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已超过60个,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三大学院。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在中国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探索的热点。据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介绍,多学科交叉融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探索的“多学科融合”方式,把理科、工科、医科、生命科学等结合起来,搞平台实验室、中心等,收到很好的效果;另一种是中国科技大学等探索的“多学科交叉”方式,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间的东西放在一起,有多位院士参与,出人才、出成果、有可喜的前景。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在题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的演讲中,把“适应科学发展进程,促进学科交叉”列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8项主要措施之一。学校还将本着鼓励大学科跨度研究,以公共设施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建立实体研究机构,探索新的运行体制的方针,重点建设一批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并组建交叉学科研究院。
      
      当前交叉学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性和综合特色,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队伍等保证。
      1.现行体制不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
      现行管理体制强化学科边界,绝大部分高校学科点都在行政上隶属于学院或系,学科资源分配主要以现有的相对固化的成熟学科、专业为根据,人员编制隶属于单一学科基础上的院、系、所,考核评价以传统学科标准为体系,本专业同行评议为主,森严的学科量限使我们失去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动向的机会,直接影响了高水平的交叉学科联合研究项目的实施。现行学科建设资金如“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经费一般是按学科体系划分的学科进行投入,交叉学科属于建设资金投入的“盲点”,在各自的学科中极易受到排挤,不易申请到建设资金或得到基金项目资助。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学科人为条块分割,学科之间产生壁垒保护,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设备的共享,这对学科交叉极为不利。
      2.教师本身素质缺陷
      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各学科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认识和探索方式上的不同,都成为学科间“横向”交流与对话的障碍。由于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知识面宽又懂得其他学科“语言”的科学家少,从而使不同学科间的沟通困难;由于门户之见,学科壁垒,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合作交流,寻找共同兴奋点、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习惯于关门研究的“小而全”模式,超越本学科进行跨学科战略思维的科学家少。
      3.管理层面的问题
      高校管理层缺乏战略思维,认识不到位,政策支持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大学的科研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者必须相信其科研人员会努力工作,营造诚信、责任、不断学习与合作的相互信任机制和提升科研能力的文化氛围,建立客观的考评体系和合作激励制度,特别要给那些酷爱科研、乐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虽然暂时还未出名的学术新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鼓励他们对自己所承担的课题进行创新;还要探索完善鼓励创新和合作的考评、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等制度环境。
      上述这些因素使处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不易被认可,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成长壮大困难多。即使不少高校成立了“交叉学科中心”,也由于上述原因而多以虚拟为主,易流于形式。
      
      建立学科交叉环境和培养土壤的措施
      
      学科交叉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学科,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既鼓励教师从事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建设一支在学科交叉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又有监控和质量保证手段。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在推进学科交叉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向采取必要的措施:
      1.成立学科交叉研究的专门机构
      成立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背景应反映学校的学科布局情况,同时应具备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丰富经验。该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对学校整体的学科交叉发展战略作出规划,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评审学科交叉的课题项目;评估学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科研、教学情况,考核教师参与交叉研究部分的工作情况。
      成立学科交叉信息办公室,建立学科交叉信息库。该办公室受学科交叉委员会领导,主要职责有:搜集整理现阶段科学系统中已有的交叉学科,了解其发展历程;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跨学科活动的研究,找出现有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的模式,对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学科实验室、中心等进行案例分析,确立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要素;建立本校与跨学科工作有关的教师的基础信息库,包括研究课题与进展等。定期组织学科交叉论坛,开展学术交流,为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的合作和思想碰撞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研究人员的思想创新。
      成立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根据学校战略决策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现有学科力量特色,确定突破口,组织建立一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以交叉研究中心为依托,组织不同学科的学术力量,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并在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科水平提高。
      2.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
      促进学科交叉必须建立一种适宜于多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为学科交叉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机制。学校的建设、学科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的优秀人才作支撑。为培养优秀的学科交叉学术带头人,学校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让从事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师得到培养和发展机会,在成果评审,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晋升、晋级、评奖、评估等有效机制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的新兴学科交叉的学术带头人。二是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开放式的由固定成员与流动成员结合组成的学科队伍,鼓励学科队伍成员合理流动,鼓励跨学科合作,支持多学科联合申请课题,使更多的学科在各种层次上实现交叉、融合、渗透,寻求新的生长点,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共享机制。一个学科的自有资源是相对有限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建立面向全校的开放式的仪器设备中心;另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不同学科间相互使用大型仪器设备,使得学科自有设备与他有设备都能为我所用;为学科交叉提供设备保障。四是资金投入机制。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和扶持实质性学科交叉项目,支持那些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点上新的研究方向,促进原始创新,研究发展基金提供合作平台,使不同院系教师打破院系壁垒,共同探讨科研合作契机,从而营造一个鼓励实质性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优势。增加人才引进的投入,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五是激励机制。出台鼓励学科交叉的相关政策,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适当减轻交叉研究教师所在院(系)的工作量,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机制,在晋升、晋职、评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参加多学科合作研究的研究生,可以给予奖学金、助学金方面更多支持。
      3.调整学科结构,建设优势交叉学科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学科跨越发展的关键,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学科新陈代谢,承接重大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实行动态发展与滚动竞争,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并凝练学科方向,使学科发展向更高层次跃进。
      通过学科课程化和课程综合化,加速交叉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直接开设一些交叉边缘学科课程,使学科发展向课程建设渗透;另一方面,可以开设各类综合课程,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融合[4]。
      4.建设学科交叉学位点
      以建设交叉性硕士点、博士点为契机,进行学科交叉研究[5]。交叉性学位点建设,由所涉及到的院系负责,由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统一管理,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导师指导小组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全面负责,并积极开设“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为研究生安排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5.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科研项目是学科的生存空间,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之间相互作用,互为依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水平科研项目会带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水平提高,而学科水平的提高,又可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承担更重大的科研项目,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7]。学科建设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重大科研课题为牵引,可集中人、财、物发挥综合优势,形成对课题的联合攻关群体,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问题。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促进学科间的联合并形成多方优势。
      6.培养网络式协作研究的风气与环境
      网络式协作研究的核心,是引导知识的流通与碰撞。不仅指多学科间协作,而且指产业、学校、政府部门协作,也指市场、制造、研究之间的协作。不同行为知识主体之间的快速度多方向地输入输出。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4):32~35.
      [2] 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44~50.
      [3] 叶松,张磊,蒋国俊.深化体制创新 促进学科交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4~16.
      [4] 程莹.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模式与建议[J].教育研究,2003(11):77~80.
      [5] 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1~41.
      [6] 余泽高,张相乐.加强学科交叉 促进学科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3(3):17~19.
      [7] 陶应发,张锦高.加强科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联合[J].理论与实践,2002(8):57~58.

    推荐访问:交叉 学科 优化 学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