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群体

    时间:2019-01-13 03:25: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互联网向大学校园的迅速渗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网络上出现了一种令大学生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虚拟社区,他们在这些“社区”中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彼此交流,充分享受网络世界的“自由”魅力,并逐步结成了各种“虚拟群体”。网上虚拟群体的存在满足了大学生情感归属的需要,同时亦带来了一些前所未遇的新问题。如何针对这一新型学生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
      
      1.虚拟性与现实性
      虚拟群体中的“人”及其交往对象是符号的化身。以一个个ID形式的存在,无法确认个体的真实身份。但由于虚拟群体成员是电脑背后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投影,因而虚拟群体成员又具有现实人的种种特征,有着情绪、心理、价值观等的表达;同时由于虚拟群体的讨论基于共同的话题,使得群体成员之间有一定的心理相容性。当前,有些网上虚拟群体与现实群体合一的交错状态。
      
      2.自由性与规范性
      虚拟群体的存在完全基于共同兴趣或价值观。是否加入某一虚拟群体、加入后何时退出或在群体的交往或活动、发表什么样的观点,完全由上网者自主决定。但是,基于社区管理和交流讨论的需要,加入群体通常会有一定的附加条件,在群体中的行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网上社区以及虚拟群体内部往往存在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比如某种言论只能在特定的板块和群体中发表,群体中长期不“发言”的成员可能会被“开除”等,但这些规范的力量往往很弱,效果并不明显。
      
      3.内容和目的多样性
      由于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聚在一起成为网络虚拟群体,内容包罗万象,从政治历史、天文地理,到财经体育、休闲娱乐,每个人都可以从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群体,有“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有“休闲娱乐”,有“相互交流学习”,还有“加入有共同话题的群体”等。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1.自由的言论表达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下降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却难以在网络虚拟群体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因为信息在虚拟群体中自由传递和流动,单一主体性开始转变为多极主体性,参与者参与群体是自主的而不是被动的,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参与或退出群体,可以自己决定何时何地参与群体的交往或活动,可以自行决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可以不顾及网上他人的反应、评价和好恶,从而动摇和削弱了组织教育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2.合理的归属感有利于缓解心理压力。但不利于健康独立人格的形成
      在网络研究中人们发现,上网需求中的“合群需求”是虚拟群体中关注度最高的指标之一。谋求合群需求满足的群体认同即形成“我们感”是虚拟群体形成的心理基础,群体中的成员在这种归属意识的推动下,才能有群体的向心力,形成心理群体,从而达到群体凝聚和维系的结果。
      但网络虚拟群体的存在容易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网上虚拟群体一方面缩短了成员之间的时空距离,另一方面却拉大了现实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特别是内在的亲和力要求得不到较好地满足,可能造成实际生活的疏离感和孤独倾向。因为在依托网络技术生成的虚拟环境中的活动。违背了教育的“在人间交往中延续文化与传统”的本质,容易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隔膜。他们可以轻松自如地在虚拟环境里与远方的网上朋友联系,却不善于与现实环境中的邻近伙伴沟通或适应不了周围的真实环境,极易诱发双重人格的形成,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将导致人性的异化。
      
      3.自我呈现有利于发展个性,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自我呈现的需求”是虚拟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另一个心理基础。自我呈现的需求除了自我表露之外,就是自我的建构和扩展。虚拟群体成员可以在网络提供的广阔空间里自由地、自主地设计、扮演和塑造一个自己期待的自己,并获得群体的赞许。网上成为虚拟组织的成员,基本上没有特别的壁垒,入门的资格不需要任何审查,可以轻松获得展示自我的平台,而现实中要获得这样的机会却存在种种条件限制。但是同时,网上虚拟组织中的成员要成为核心人物却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充分展示个性的魅力,虚拟群体中,认为自己在网上虚拟组织里处于核心地位的仅1.1%,有21.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网上虚拟组织中的地位是“一般,不太突出”,6.6%的人对于虚拟组织“若即若离”。说明虚拟群体并没有真正成为发展个性、张扬个性的场所,对于青年个性发展的现实作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比较有限,自我呈现的价值功能还没有充分展现。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与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因此,必须要树立系统化的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体制,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两课”是政工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教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也负有责任,应该把管理与育人,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种上下左右纵横交错,多方位和复合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的形成并有效开展工作,才能形成合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2.加快对网络虚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的建设
      首先,建立一支精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队伍。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有一批能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办事,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以现有思想教育者队伍为基础,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深造,通过再学习,提高他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建立一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从这支队伍竞选核心成员,培养大学生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其次,建立一支尽职的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兼职队伍。专职人员按照在校学生总人数的一定比例配置,负责教学组织和网站建设与维护,并依靠兼职人员的配合,共同开展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可以从学生党员、干部中选拔优秀分子,让他们参与到教育信息收集、调查,校园网建设和维护等工作中来,增强大学生网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充分发挥自由德育的作用。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内容的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要从长计划、结合现实、充实内容,做到远与近、虚与实的结合。
      第一,弘扬主旋律。一是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结合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理论阵地。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二是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使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第二,加强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现代知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用的知识,对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和陶冶高尚情操的精神食粮,都吸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论和有神论,反对封建迷信,抵制伪科学,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反对愚昧迷信的良好风尚。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在政治思想、职业理想、学习、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其心理潜在的某种孤独、压抑、忧郁等心理因素,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群体 思考 虚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