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培训机构如何吸引生源【如何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吸引优质生源】

    时间:2019-01-13 03:25: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生源质量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问题的正确处理与否。不仅影响招生工作本身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学校人才的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高校必须认真对待。
      
      原因分析
      
      1.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的差异
      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的差异是导致高校招生生源失衡现象的最根本原因。高校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许多人或几代人的努力,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和完善。这种资源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财产的聚合,有的则是智慧的传承,其中大部分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如教风学风的形成、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构建、图书馆藏等。这是高校之间最根本的差别。
      另外,学校地域的差异在同类高校当中,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省会城市与地方城市的差别对考生的影响极为突出。相对地说,地处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的高校比地处不发达地区、地方城市的招生吸引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日益社会化的高等教育,考生需要的不仅是课堂、学历、知识,同样也需要接触社会、增强就业能力的经验。而地处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的高校无疑在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这些社会能力具有绝对优势。
      再者,学校信誉的差异也影响着考生的择校志愿。近些年来,一些公立的、私立的、民营的、中外联合的大学应运而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建校历史不长、办学经验相对缺乏、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很难区分出孰优孰劣。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跨越性发展中所出现问题的复杂性,加之教育监管存在的盲区,一些层次较低的学校鱼目混珠者也打着高招的旗帜,大行欺诈之举。为此,对于这一层次的高校,考生只能从是否公立、校园建设如何、国家是否承认毕业证书等外在的信誉因素选择所要报考的学校。往往是社会信誉高、知名度高的院校生源如潮。
      
      2.招生政策的变动
      国家招生政策对高校和考生影响重大。近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扩大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扩招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各个高校的内在潜力,使之能够充分根据各自的办学能力、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大胆突破招生的资金、师资等制约瓶颈,合理扩大招生的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从而在不断改革中促进教学质量、招生质量、办学效益的稳步提高,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了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高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教学质量下滑严重,从而影响了该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
      
      3.招生宣传引导不到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民营私立高校的不断兴起,高校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过去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已不复存在。可以看到,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引进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纷纷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向社会展示自己。有的还在招生前期深入各生源地、生源单位、面对考生个人进行宣传,真可谓用心良苦。在高校对外招生宣传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之时,仍有不到位、不充分之处,极大影响了宣传的效果,误导了考生,引发了高校之间生源的失衡。
      
      4.就业情况的影响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名牌高校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招牌,专业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本钱。一些考生在对院校和专业选择时缺乏长远的目光,不管自身条件如何,只选择那些“热门”专业,结果导致这些考生在志愿选择上出现失误。与此同时,在目前的一些高校中,有的不管毕业生好不好找工作,每年该招多少还招多少,专业课程设置多少年岿然不变,难以适应就业的需要。有的为了吸引考生,倒是对市场反应“灵敏”,什么热闹设置什么,或者纷纷改成时髦的名字。但由于教育资源所限,教师知识结构未变,不少专业“换汤不换药”,同样无法使考生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需要。
      
      5.考生个人的原因
      ―是考生具有从众心理。中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榜样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有的中学大力宣传去年哪些同学考上了什么院校,这些院校不错,对下届考生形成一种激励作用,“我也一定要报考这几所院校”,从而在志愿报考时就形成扎堆现象。与此同时,有些高校除其所在地外,在其他省市地区投放计划招生的数量较少,几个中学的盲目报考就会对这所院校的生源产生直接、具体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这所高校生源质量忽高忽低,波动不稳。
      二是考生的自我能力评估出现偏差。每年许多考生对自己的估计不够准确,有的估计偏高,有的偏低,报考时出现报考志愿过高过低的现象,这些个体的集合就会影响到高校之间生源状况的优劣。引起某些高校生源的波动。
      
      应采取的对策
      
      1.高校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媒体传播途径的选择
      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招生宣传工作会越来越重要,也会越来越激烈,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研究部署招生宣传工作,并加强组织策划、精心落实,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宣传体系,提升招生宣传的实效性。学校要采取合理的媒体传播途径,来完成既定的宣传方案。
      传播沟通的途径主要有:积极组织和促成学校领导与教职工、学生及外部公众的交往,通过聊天、座谈、访问、通信等方式将学校的有关信息传播出去。另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是,发动学生当义务公关人员,将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就业主要去向以及学校取得的成就、荣誉等信息向家长、社会传播。学校可根据需要举办一些公关活动,如招生信息发布会、教育教研成果报告会、开设大学开放日组织中学代表到学校参观、访问重点中学、举行节日庆典等活动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构建人性化招生政策
      
      人性化的招生政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招生制度、招生程序的人性化,这往往是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另一方面是吸引、帮助考生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是由国家或主管部门提倡,由高校负责具体实施,具有较强的灵活度。
      从总体政策环境来看,招生政策应该以考生为中心,给考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材为根本目的。如现在已经在部分高校实施的按大类招生的政策,即先按学科大类招生,待大学二、三年级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让学生的专业选择更加理性科学,更接近社会的需求。再如可以参照。 香港大学。或国外大学的做法,考生可以同时被几家大学录取,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高校政策优惠来看,要以爱心为中心,切实贯彻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制定学习优秀但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政策,吸引考生报考。近几年,许多高校制定了利于考生成长、成才的优惠政策成为影响考生填报的重要因素。如:(1)设立各种助学贷款、学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缓、勤工俭学等,提高尽可能多的勤工俭学机会;(2)设立各种奖学金,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优秀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资助、行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个人捐助的奖学金等;(3)从培养方式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本硕连读、双学位、辅修班,拓宽国际市场争取对外合作交流,选送优秀新生赴国外留学等;(4)从学籍管理上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如实行学分制、采取弹性学制等;(5)制定优秀学生可重选专业的政策,即新生入学一年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可重新选择专业,吸引高分考生等这些政策都会对学校吸引优秀生源产生积极的影响。
      
      3.高校要与部分中学建立生源基地关系
      本着“三方有利”即有利于学生、有利于中学、有利于大学的原则。高校应该拟定例如《联合选拔优秀学生协议书》,以一些生源大省的省重点中学为主要对象签订该协议。以此建立学校良好的生源基地。同时,还选择部分生源质量较好的中学进行某某大学生源基地“挂牌”。一般来说各中学对这些举措都十分满意。他们认为高校在招生宣传方面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且,大多数中学会表示要与高校保持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他们愿意为高校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学生。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增进中学对高校的了解,也就是增进考生对高校的了解。特别是在考生填报志愿时,能够请中学协助宣传高校,势必会在考生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相当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把老师的意见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而且,对一所中学来说,容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关心上一年度本校学生的报考情况,考上哪所高校的考生多,每年填报这所高校的考生自然就不会少。而往年没有考生问津的高校,填报时也就很少有人选择。所以,要通过建立生源基地关系等渠道,不断加强和中学的联系。
      
      4.高校要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入学就是为了就业。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好的专业技术本领。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自己取得更好的回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然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就业,不就业任何贡献和回报都无从谈起。因而毕业生就业情况将越来越成为吸引考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努力扩大就业渠道,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考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在“推销”高校自己的同时,进而在“推销”学生上大做文章。在“推销”的过程中要多管齐下,一是努力“请进来”,举办校内人才洽谈会、供需见面会等;二是积极“走出去”,深入到用人单位工作一线去了解情况。介绍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才市场信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三是在可行的专业中推行订单式培养。
      而且,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招生和就业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是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选择高校的一项主要参考指标。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一所高校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去向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考生也就更为关注。因此,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加强与社会各部门、各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创造好条件,尽可能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此来推动学校办学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生源质量的提高。
      
      5.高校要了解生源的基本情况
      招生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但很多高校往往只重视对生源和招生过程的组织,而忽略对生源基本情况的有效了解与把握,或只是把录取学生的“考分”高低作为衡量生源重量的标准,这是失之偏颇的。我校在招生工作中,采取拟题问卷,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报到时收交,以较全面地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全面掌握生源质量开通了一条有效途径。
      
      6.招生工作要规范化管理
      加强招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做好招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把好进口关,对于提高学校办学,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招生过程中,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坚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确保生源质量。特别是要杜绝一些有损于生源质量的招生行为,不能为照顾某些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甚至降低录取标准。只有在录取过程中坚持原则、严格标准,才能确保生源质量的提高。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如何吸收优质生源成为以后高校招生、办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高校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政策,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访问:生源 招生工作 吸引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