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如何在课堂渗透政治学科素养 [新课改下政治学科高效课堂的探索]

    时间:2019-01-11 03:27: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常规课、复习课、新授课等不同课堂教学,从探索方法、实验成果、存在问题、引导方向四个角度给高中政治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政治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 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以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重新审视政治课堂教学,不断矫正和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不断探索适合政治学科高中不同阶段的生本课堂构建模式,以真正改变观念,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学习理解,制订计划
      学期伊始,在理念的贯彻和课堂的实践基础上制订详细计划。
      在理念上,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加强对“有效教学”和“生本教育”理念的探索,打破传统。在实践上,从上课(常规课、公开课、交流课、展示课等)、评课到成绩评判、教材分析,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所以确定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从师本到生本,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变苦学到易学,变死学为活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学会为会学,变低效学为有效学,变少数人学为全体人学。确定教研活动的重点是: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和实施策略。确定集体备课的重点是:如何按照该教学模式设计好一节课,如何把有效性、培优补差、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二、过程实施,成果反思
      一直以来,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和成效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其原因,有教材本身时事理论性较强,学生提到政治学科就很敏感、没有兴趣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固有的“以师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因素,所以,怎样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首先是理念的转变和认识,其次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上,特别是高中政治课堂。本学期,政治教研组生本实验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实施,从教学细节入手,着眼于微观课堂研究,对公开课精心打造。
      1.常规课――课前时政热点讲解
      在常规课中,充分利用政治学科特点,在非毕业班进行课前十分钟时政热点讲解。政治课教学必须关注时事热点,重视时事教育,时政热点是政治学科的独特之处,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时政涉及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内国外,等等,它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另一方面考试命题一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时事热点、焦点和重点问题的能力,甚至有些答案都是国家政策的表述,所以要一直紧跟时代特点,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不轻松的。
      探索方法:
      在不同班级采取不同的模式:
      ――成员分配上:分组并固定组内成员,各组每天轮流讲解;分组并固定组内成员,各组自愿讲解;不硬性分组,学生两人自由组合,轮流讲解;不分组,随机抽调学生讲解,每节课不超过两个人,等等。
      ――讲解方式上:直接朗读报纸或书刊;脱离纸质载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人互聊方式讲解;小组成员分类别讲解,例如政治上、经济上、国内、国外大事件等。
      ――讲解侧重点:从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广泛获取有效信息,自主鉴别重点热点;关注新闻热点,聚焦重要时政;综合分析实际,进行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评议。
      实验成果:
      ――在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关注社会热点的好习惯。
      ――在学生讲解过程中,学生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生评议时政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存在的问题:
      ――时政太多,学生自我把握不好重点。
      ――很多学生事不关己,没有轮到自己就不去关注。
      ――有的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个别学生表演欲望太强。
      ――评议时政时发现有的学生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消极悲观主义者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者也存在,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在个别同学身上荡然无存。
      ――理论迁移能力不够,仅仅是读而不会评,等等。
      引导方向和设想: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评议时政后,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适当地给予点评,及时纠正错误的偏离的,肯定正确的积极的;引入谈话或辩论的方式来弘扬主旋律;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机会,有意识地锻炼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差的同学,做到全体均衡发展,而不是总是几朵花在绽放。
      ――针对时政特点在政治课堂的运用,不仅仅是课前十分钟的讲解,还可以延伸到新授课、练习课、毕业班复习课等方面,从这一点看,有待进一步探索。
      2.复习课――网络知识结构构建
      无论是高一、高二的模块知识复习,还是高三的综合知识复习,复习课的最大特点都是狠抓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网络化、层次化。所以,构建网络知识结构对学生真正掌握系统知识、分析解答主观试题尤为重要。
      探索方法:
      在第一轮复习后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完成四个模块的全部知识,主要在高三年级展开,重点班和普通班有所侧重。
      ――范围:重点班: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知识梳理;平行班:以模块范围内部某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梳理;重点班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扎实,所以无论是练习还是知识掌握的要求都要有一定的难度,而针对普通班学生,无论是练习还是知识掌握在高三都要以给学生更多的信心为主线,所以难度降低。
      ――要求:确定模块或单元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来把握原理、梳理知识,并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成框架,不能结构分散;课堂完成。
      重点班关键词核心概念学生自己找,普通班老师事先给予引导。
      实验成果:
      ――对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层记忆;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知识的盲点和遗漏点;可以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
      ――对教师:通过作业呈现,可以使教师真正了解不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
      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以及学习成绩的差异,对于有的学生而言,课堂任务足以完成,并没有任何负担,而有的学生课后给多少时间还是不能自己完成全部甚至无从下手;绝大部分同学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和融会贯通能力。
      ――对老师:由于时间问题,没有全面的点评。
      引导方向和设想:
      ――对于学生的成果挑选有特点的,用投影仪给予展示,并让同学自己讲解构建思路,大家给予肯定或建议,教师给予引导。用这种方式,一个班级只需要展示两到三份,就可以使全班同学通过给别人建议或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而修改完善自己的框架图,达到教学目的。
      ――可以更多地尝试发挥学生主体性,任意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是知识树,可以是框架,可以是考纲为主线等方式。
      3.新授课――备课组公开课展示
      本学期,同备课公开课以“生本研讨”为方向,到目前为止,在高中三个年段共上了六节课。
      高一年级:《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二年级:《国家财政》、《新时代的劳动者》。
      高三年级:《专题复习》、《试卷讲评》。
      针对公开课的展示,全组共同评议,评课不形式化、模式化,有针对性、有效性,利弊分析,使上课者和听课者都有收获。对政治课堂的方法、学生的状态及接受的程度、课堂效率、教师发挥的角色等进行探索,寻找适合政治学科的生本教学模式。
      探索方法:
      ――坚持主体性、创新性、协作性的原则。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班级内部交流、总结和巩固。
      ――穿插教师点评。
      实验成果:
      ――对学生:生本教学模式已经被绝大多数同学接受,并能主动完成前置性作业;学生准备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理论探究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学生在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拓展知识;对全体学生而言,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自信独立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主动求索的能力;在整个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驾驭课堂,让学生拥有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
      ――对老师:前置性作业对生本课堂而言至关重要,前置性作业不等同于预习,要求教师必须先对教材做好总体上的设计探索,设计的内容是简单的开放的多层次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多的是框架结构,是逻辑性、时效性,条理线索要清晰。在高中六节课的推进完善过程中,这一点在马忠老师的公开课上体现得最好。
      存在的问题:
      ――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素质不同,有的班级学生自主性还有待提高;在分组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会表现出浅层次的理解或者出现盲点。
      ――有的课堂全部是学生在展示,教师几乎没有任何表达;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突出不明显。
      ――分组展示,容易导致只准备自己的,只关注自己的,在准备过程中和在别组发言过程中,忽略其他知识点。
      ――有的课堂存在每个组每次都是固定几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得不到锻炼,等等。
      引导方向和设想:
      ――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素质不同,当条件不具备时,怎样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怎样指导学生,有待进一步探究。
      ――无论是学生知识上的盲点,还是对知识理解的浅层,还是各组成果展示,整个课堂教师都应该给予引领,可以通过表扬、肯定、点评、总结、补充等方式,及时弥补学生的不足。
      ――针对核心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应该适当时机指出并点拨。
      ――还课堂给学生不应该流于形式,不应该只关注课前的准备和课上的展示,更多的还要关注课后的效果,即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通过试卷练习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课程改革旨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点滴尝试若干思索,意在抛砖引玉,引发更深层次的研讨,为人师的我们要心怀学生,心怀教育梦想,不断前行。

    推荐访问:高效 学科 新课改 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