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 名词动用的认知思维及分类

    时间:2019-01-10 03:31: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名词动用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使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凝练生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背景下,用原型范畴论和隐喻转喻理论解释名词动用产生机制的认知思维,并列举了名词动用的名词来源类别,以促进名词动用的使用,增强语言表达力。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认知思维 分类
      
      一、引言
      语言的发展变化最明显地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随之产生一定的变化,大量新词汇的产生,旧词汇的淘汰,以及已有词汇的词义变化。在当今社会,词性的转化(class shift)也是构成词汇变化的一大主流。在词性转化中,名词动用(denominal verbs)被认为是一种最活跃、数量最多的构词方式,在其词汇中的比例约为10.5%[1]。从构词法上,也叫零派生(zero-derivation)或变换(conversion),即名词不经过任何词汇形态,如时、体、态、格等变化,而直接应用为动词,获得动词的句法特征及相应的动词意义。由于名词动用表现力强,简洁生动,符合当今社会节奏潮流,使用频繁,引起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Zandvoort(1972),Adams(1973),Quirk,et al.(1972/1985)等的据释义关系分类;Clark & Clark(1979),Dirven(1986)等的格语法、Chafe(1970),McCawley(1971),Green(1974),Plag(2002)等的派生构词法,等等。
      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发现仅从词汇学词类转换方面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涵盖名词动用的特征。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类转换不仅是一种构词手段,更体现出认知思维过程。这种认知思维特征尤其表现在动物名词的动用上。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动词化和基名词的范畴语义关系,以及名词动用的生成机制。
      二、名词动用的过程
      名词动用不仅有从名词范畴到动词范畴的词类范畴的转移,在意义上也经历了变化。名词由指称转变为描述,意义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例如:“I texted you.”此句中text本是名词,指文本、文句、原文等。在此句话中,我们用text作动词,表达(用手机)“发短信”的意义。短信的内容就是编写好的文本。正如高芳和徐盛桓[2]指出:“名动转用有赖于名词里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分。同这语义过程相联系,动词里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分,我们称这两个互相联系的语义过程为‘名动互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名词动用是由指称义到描述义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名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概念意义(理性意义),产生了新的深层意义,具有了动词范畴的特征。静态的名词和动态的动词互相有了对方的语义成分。
      三、名词动用的隐喻意义
      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认为,统一范畴的所有成员具有一定的共同属性,即家族相似性;有更多范畴属性的成员成为原型;范畴内成员地位不同。一个语义范畴是由“中心”和模糊边缘构成的具有不同隶属度的成员的内部结构。因此,一个词类范畴的发展会导致词类边缘越来越模糊,出现与其他词类范畴的交叉。那么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看做是名词范畴的边缘成分。名词动用则可认为是名词范畴和动词范畴的交叉。
      名词动用的实现机制则体现出隐喻思维的功能。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存在于人类的所有知识中,我们认知过程中的概念、推理、假设等的构建都是隐喻性的,具有普遍性、系统性。隐喻是由源域到目的域的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的映射过程(Lakoff & Turllcr,1989:203)[3]。如何实现这种映射,则要找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使得本体和喻体从一个域向另一个域投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其核心在于我们必须依赖已经知道和懂得的概念及语言表达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联想力和创造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寻常的并列[4]。虽然名词和动词属于不同的两个范畴,但是由于范畴边缘的模糊性,以及它们词义的相似性,通过人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促使两个域之间映射的实现。
      名词的指称功能使名词在称及事物时具有某种意象,动词的隐喻用法同样也能唤起某种意象,尤其是表达物质过程的具体行为和事件的动词最容易唤起意象的产生。这就为名词转换作动词使用时隐喻思维的发生找到了契合点。名词动用就是“使用名词表达一个动词短语表达的一个事件,就是将一个概念性行为集中体现为一个具有某一特定物质形态的、清晰可见的、形象的动作”。[5]
      四、名词动用与转喻和凸显
      转喻和隐喻在认知模式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且转喻更为基础,很多隐喻都有转喻基础。在Lakoff & Johnson(1999)的专著中,转喻被用来解释文化中一些基本的概念隐喻的本质。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凸显”的关系[6]。转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射是在同一个域中进行,本体和喻体是一种替代关系,即通过某事物的凸显特征来辨认该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7]转喻的本质即凸显出易分辨、易感知的重要的部分来代替整体,或是用整体代替部分。名词动用也是认知转喻的结果。由于人的认知概念,观察角度和关注点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被识解方式也有不同。语言使用者和认知主体通过自己特定的认知视角,凸显出同一个域的不同区域,激活不同的语义部分,使原有名词意义转化为动词使用。
      五、名词动用的类别
      (一)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日常生活中表示具体事物、现象、物质或是抽象概念的名词。这些名词本身具有一定有意象性的意义,通过联想,将其转喻为具有相似动作意义的动词。
      (1)The flower girls carpeted the floor with rose petals before the bride’s entrance.(新娘进来前,花童将玫瑰花瓣撒满了地板。)
      carpet原义毯子、地毯。此句用作动词,表示铺满、撒满。隐喻过程即两者表达都有像地毯一样铺满的相似性。
      (2)The trousers greened her new white skirt.(裤子把她的白裙子染上绿色。)
      green在此用作动词,表示染上绿色。
      (二)专有名词用作动词
      表示人名、地名、机构、国家、节日等专用名称的词,由于历史渊源、特殊属性等可用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1)I googled the company,but cannot find any useful information.(我搜索了下这个公司,但没找到有用信息。)
      Google本是一个公司搜索引擎的名字,人们大多用此进行搜索,在此句中使用为动词,意为搜索。而且google这个名词现在越来越多地作为动词使用。
      (2)“I don’t want to enron the American people.”Said Senate Democratic Majority Leader Tom Daschle.(“我不想祸害美国人民。”参议院民主党多数派领袖汤姆・达歇尔说。)
      Enron安然是位于休斯敦的大型能源交易公司,后来宣布破产,该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安然的崩溃使投资者损失了数以百万计的金钱,安然的员工因此失业,很多人的退休金也成了泡影。在此句中用作动词,使用了它的隐喻,表示祸害、破坏。
      (三)拟声词的动用
      拟声词由于声音意象更易于进行联想隐喻。
      (1)The crowd began to “hiss” and “boo”him for his unsportsmanlike conduct,but he sat unmoved.(由于他那种缺乏运动员道德的行为,人群中开始用“嘘嘘”和“呸呸”向他喝倒彩,但他仍坐着一动不动。)
      hiss和boo这两种声音描述出人们的不满。
      (2)The whip cracked as the wagon master started the horses.(马车夫赶马上路时,鞭子甩得“劈啪劈啪”响。)
      鞭子只有甩动才能发出声音。
      (四)其他常见的名词动用
      食品和动物等名词由于它们的形状或是习性常常被用作动词。
      (1)He lives a miserable life,sandwiched between his wife and mother.(他夹在妻子和母亲中间,生活悲惨。)
      sandwich在此使用它的形状,表示夹在中间,意象生动,易于认知。
      (2)He has nothing of his own.He always parrots what others say.(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总是人云亦云。)
      parrot名词鹦鹉,鹦鹉的特性是重复别人的话,动用为人云亦云。
      六、结语
      名词动用在语言中是常见的语法现象。张韵斐从表达的角度指出,因为动词的数量大大少于名词(名词占总量的73.6%,而动词只占8.6%)。名词转换成动词主要是填补动词表达的空缺[1]。名词动用的产生机制有很多。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论认为动词范畴和名词范畴有边缘交叉,动词可视为名词范畴的边缘成分。隐喻和转喻是名词动用的认知思维过程。“从根本上说,这类词义扩展和具体化更多地带有借喻(转喻)思维的特征,但将这些过程中的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中意义扩展和定向化链接在一起时,起关键作用的是隐喻和隐喻思维”。[5]隐喻和转喻的理解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认知思维过程。转喻的研究起步较晚,仍需继续深入。名词动用中的隐喻和转喻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蕴含丰富的显性或隐性文化特征,从而彰显出名词动用的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特点。同时,名词动用使得语言更加简洁、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参考文献:
      [1]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4-98.
      [2]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0.2.
      [3]Lakoff,G.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正光.名词动用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5.
      [7]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田.外语教学,2006,(3).
      [8]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推荐访问:动用 认知 名词 思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