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时间:2019-01-07 03:23: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教学能够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启迪、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和探求知识,并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心理产生某种需要时,就会对该事物予以注意,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稳定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对学习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有鉴于此,在每学期的开始,我都给学生上一次绪言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好数学,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介绍数学的基础学地位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该学期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这些,我采用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买彩票这一事件,可向学生提出花两元钱买一注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大?应该如何来求?化学上所讲溶液pH值是如何求出来的?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头,激起水纹的运动规律怎么来描述?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惊奇始。”而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
      二、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比较接近的数学概念,可通过具体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去感知认识他们的区别,进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易理解并增添许多情趣。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有三户人家,先要在他们房屋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都相等,此井该挖在何处?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既贴近生活,又使课堂的趣味性大增。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讲圆,学生很自然地联想:此井应挖在过三点的圆的圆心处。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我的设疑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也导入了课题。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开始画图、思考、讨论了。经过艰苦的劳动得到了正确的结果。通过艰辛的思维,学生在更深层上促进了思维意识,养成了思维习惯。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数学课的趣味性
      1.精选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古今中外有许多小故事、趣闻或佚事,与数学过程中的许多内容有关,如果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讲述,往往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无理数”时,可通过介绍“第一次数学危机”等数学史知识引入问题的提出,进而引入对“无理数”一节的讲授,这样既能增添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的培养。
      2.通过新颖有趣的试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材中许多内容虽然道理很深奥,不易理解,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这些内容的讲述可安排一些试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乘方时留给学生一道课外数学思考题:“一张纸按同一方向对折,对折次数能否超过7次?”当时,一个调皮的学生随即问了一句:“这个怎么折啊?”一个极限的数学问题立即就演变成为一件棘手的课堂突发事件,怎么办?于是我因势利导,请全班同学马上动手做折纸实验:用练习本大小的纸你最多能对折多少次?
      课内折纸实验结果显示:按同一方向对折,练习本的纸最多能折6次,超过6次的学生是按不同方向对折得到的。我趁机提问:
      问题:一般情况下,按同一方向对折,为什么无法把一张纸对折超过7次?
      将其布置为学生需要长期思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课后进行解决。
      实验结果:一些学生用纸反复对折,合作讨论后发现: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而宽度则减少一半,在纸的宽度不及其厚度的2倍时,就无法再将它对折了。
      一张纸对折了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1/128,这样就接近了可以对折的极限。
      对于上述数学例子,我将它变成很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使学生通过学数学而变得聪明起来。
      3.运用教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事先设计、制造出几何体模型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识图,并进行启发引导,培养立体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学生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这样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题规律,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4.通过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试教育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事情,有兴趣的要做,没兴趣的也要做,教学过程就像是往箩筐里放萝卜,放进去就行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要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胃口的教学模式。
      (1)实施趣味教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运用”、“摩玩”它时,便会发生许多的情趣来,由严肃变为活泼、幽默的,变为亲切、有味的。讲概率时,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父亲,让自己不太灵活的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之前反复叮嘱要试一试是不是好用。结果他的儿子一根一根划,等回家时,已全部划完,其父亲哭笑不得。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同时理解了其中的数学知识。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感觉到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抽象的,而是生活中需要的;生活中的乐趣,也反映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如果善于点缀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乐趣。
      (2)加强师生互动。在学分式的运算时,我先写了一个代数式:+1,接着说:只要学生所选未知数的值不是0、2、-2这三个数;老师一定能很快算出它的结果。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倒老师,结果当然是考不倒。于是我就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式的运算。”这样精彩的情景,既吸引了学生,又与新知识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思考问题和理解掌握数学,这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更加有趣。学生的好胜心强,如果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会产生极强的催化作用。为此,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具体作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通过对教材中某一章节的自学,分析、归纳和总结出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也可对某一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并列出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之后,同学们互相指出这些观点和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最后,老师加以总结讲评,借助学生的好胜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1.举办数学知识讲座。为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结合教学内容经常举办各种数学知识讲座。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重要命题和定理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一些著名的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良好素材。
      2.举办数学知识智力竞赛。经常举办一些数学知识智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既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了解一些数学史话。这样,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开设“数学爱好者”学习小组,就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每学期都有很多新同学要求参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收集材料并组织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实施快乐教学后,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了,这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然,也与教师努力钻研快乐教学的艺术有关系。只要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深入实施快乐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素养。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参考文献:
      [1]钟文丽.浅谈“快乐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09,(8).
      [2]盛怀甲.试论数学课的快乐教学[J].教育革新,2008,(11).
      [3]藏婷.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教法――我的快乐教学[J].中学生语数外,2009,(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数学 快乐 学习 学生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